回国三个月,总算是终于松了第一口气,连着紧凑地考了三次,心里压力是巨大的,身体上也会觉得扛不住。考之前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了,但又其实隐隐地焦虑,难道这次没上七就真的不考了吗。但我知道我坚持不到第四次,至少我需要缓冲期。
因为是晚上考,下午的时候心情已经到了很崩溃的状态了。就是紧张,焦急,想吐。从来没这样过。自己一直是个很淡定的人,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承受不住不好的结果,我也知道这只是一次考试而已。但我控制不了自己的生理反应。包括最近吃什么都不对劲,感觉体重也降到了这几年的新低。
打电话给妈妈,她点醒了我,说白了我就是担心最后去不了想去的学校,但谁又能保证去了好学校的人最后一定能在更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找到好工作。她说她就不一定会招那些从拔尖学校出来的人,因为这些人可能自我感觉不要太好。我当然知道企业家并不是都像她说的那样,她说这些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安慰我,但还是提醒了我,背景、成绩并不会决定你最终会在哪里,没有必要把有些因素的影响放大来压抑自己。重点是,我有这么好的爸爸妈妈,未来不管在哪,我都是幸福的。当时我就觉得最后去了哪里也没什么大不了了,我还是会体验到不一样的生活,我还是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继续前进。
今天做得特别顺,数学是五次GMAT经历以来做得最简单的一次,每次都踩点做完,结果今天做完了还剩二十分钟。我就坐在位置上,在草稿纸上写着激励自己的话,如最近上某大仙的课他讲到的“人性里面有对自己过高估计的倾向”,如“这只是一次考试,人生充满了考试”,如“保证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题都做对,反映自己的真实水平即可”等等。我想心里建设还是起了作用,这次语文也考得很顺,第一次提前做完。只是看到成绩是710的时候我还是稍稍失望了一下,看,果然我的人性高估了我自己。事实上不错了,数学如自己所愿考了最高分,语文也是有进步的,如果还感到失望,我就是在做不基于实际的幻想了。
我很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家人还有陪伴我考试的好朋友。他们的惊喜总归是大大地安慰了我。爸爸说:“我女儿好棒啊,其实你考多少我是没关系的,主要是你自己在乎。”对啊,除了自己,我从来都没有感受到任何人给的压力。
这已经是一个圆满的结局,我却在考完安慰自己“就这样吧,人生本不是事事都圆满”。一直以来我都在犯一个错误。我总是跟自己说不要跟那些所谓的大牛比,有些人可能稍稍努力就考了750+,但本身基础就不一样,为什么要去做这样无谓的比较。人生是公平的,你的实力加上你的努力是反映你水平的真实原因。看清自己的实力,对自己左前后对比才是合理的。做不可比的比较,可不就是GMAT逻辑的经典FLAW吗。
另外,我想我也没必要钻牛角尖,我就应该对自己说,你已经超过全球91%的考生啦。难道还要为了再冲百分之几投资你的时间,身体,甚至,额,心理健康(应该不会严重到这个地步啦)? 我想我本身并不是做一件事一定要做到极致的人,何必强求自己。
到这里,GMAT就告一段落了,这确实是一段很有意义的经历,我哭过笑过也终于愿意认清自己。
还是那句话,人生那么长,所有现在看之极重的事情若干年后回过头来都不过微不足道的小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