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3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ChaseDream Career 2015年1月刊文章推荐》--共同感知,共创未来——组织和个人的变革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11:0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共同感知,共创未来——组织和个人的变革之旅

文/ Susan

采访小札
      就在我们邀请到U型理论的传播者徐莉俐聊一聊U型理论时,U型理论的提出者、麻省理工学习型组织研究中心里的新生代大师奥托.夏莫博士(C.Otto Scharmer)的新书《U型变革:从自我到生态的系统革命》刚刚在北京发布,同时通过国外基金会进入到中国,做跨界领导力项目。


      许多研究管理、变革的职场人士都听说过《第五项修炼》。奥托和彼得合作《第五项修炼心灵篇》时提出了U型理论的概念。“U型理论”可以说是“第五项修炼”的升级版,它是关于系统思考、创新、领导力、正念觉察的行动学习框架理论。
      彼得圣吉、奥托夏莫等人收集了150多位科学家、社会领袖和企业家的经验和智慧,更多地涉及了内在的纬度。当奥托采访前汉诺威保险公司CEO时,得到一个让他深有共鸣的观点,“一项干预措施的成败取决于干预者的内在状态”。一个领导者/干预者所采取相同的行动,他们的内在状态不同,行动所产生的结果就不同。在他的书中照亮了这个盲点,即“内在纬度”。内在的纬度怎样触及到,更重要的问题是,不单个人,集体/企业团队/社会如何连接内在纬度,方法论都是一个U型的过程。
      为何为“U”?
      这类应对当今世界颠覆性变革的管理学理论,所采取的手段共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反应式(React);第二层,进入重设层面(Redesign),可深入想想公司政策流程;第三层,到重构(reframe)层面,涉及企业价值观、使命,已经涉及人心;而比之再深的第四层面是再生(Regenerate)。当我们集体去到和源头连接的纬度觉察它时,则会在团队中形成一种和而不同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我们可以感知正在生成的未来是什么,我们需要去做什么。它是一个paradigm shift,完全打破了旧有的管理和领导力格局。
      与大卫.库伯的学习圈是向过去学习的过程(即向导师、朋友、过去取经即可解决)不同,面对当今世界颠覆型的变革,需要向未来学习,能够感知到正在生成的未来是什么。U型的过程在于,必须要观察、观察、观察——现实中发生了什么,再向下打开心灵,站在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上看待想要做的这件事情,并能够找到一个退省和反思的空间,允许内在的新知生成,也就是经历了一个U的旅程之后所产生的真正的创新。
      当你已经开始系统地思考这个问题,去到奥托所说的最后一个中心——打开意志,放下对过去成功经验和过去的“我”的执着,允许最高潜能的“大我”生成。从集体的角度看,在场域中放下对未知的恐惧,进入到U型的底部,连接源头,进入自然流现的状态,这时才有真正的创新,此后再顺着U型的右半部上去,通过原型演绎,在行动中不断探索,成型后再大规模推广和实施。它是非线性的,它是向未来学习的,而非向过去学习的。把整个系统作为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共同连接源头,从而感知生成的未来。它是连接到看不到的纬度的集体觉察、创新的理论。

系统思考、感知未来和创新
      彼得圣吉与奥托有过一段关于系统思考的对话:系统思考的实质是创造一个环境让系统看到自己并自我觉察。同理,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对自己有所觉察:我在干什么,我的模式是什么,我现在内在的情绪和心智是怎样的。系统思考是让系统看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面对时代颠覆性的变革,真正有所创新。
      很多职场人士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的事,但事实上,生命就是创新。不管你在哪里,在组织中,或自己成为组织,生命无时无刻不在创新。
      怎样能够真正的创新?如何做到系统思考感知未来?U型理论是在众多理论中独树一帜地把集体感知的部分很好地呈现出来。
      关于如何做到感知未来真正创新,奥托提出了非常好的方法论。与内在“三器”有关,思维、心灵和意志,即大脑、心和双手。三者如果真能打开,就可以通到源头。在打开三个中心的时候,会遇到三个敌人,比如,第一层面是打开思维,会受到我们所受教育的思维模式局限,非黑即白的观念使我们对于很多东西有评判。例如一个成功人士会对自己成功的模式非常认同,和自己经验不符的方式充满了评判。在大企业你会发现,这种评判之声非常强烈,甚至有人认为你不认同我的观点即是在攻击我。欣赏多样性,真正打开思维,允许自己暂悬内在评判,好奇地观察,这时很大的一项修炼;第二个层面是打开心灵,在系统中换位思考,是否能够真正同理他人,是否能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感受。当我们与人意见不合时,是否能感知他的出发点是什么?怎样真正打开心灵面对嘲讽之声?在大型机构中时间长了,有时会有愤世嫉俗的心态: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多少人已经做过,做了又能怎么样呢;最后是打开意志,我们所受的教育很多是线性思维为主的。其实我们在学校里并没有真正学会思考,只是现有知识的搬运工而已。不但个人,当代许多企业运作方式也是线性化的过程。越是大型机构做高管的人,线性思维越强烈。由于非线性的创造是需要穿越对未知的恐惧的,我们需要打开意志,有勇气放下恐惧接受新知,接受暂时的无序的状态。当你能真正放下恐惧之声时,你就可以允许新的东西涌现在场域中。当你可以打开内在“三器”,你即可以找到连接它的源头——创造力的源头,探索更深层次、更高潜能的自我。这是U型理论中奥托提到的过程,于个人和集体都是一种修炼。
      对于U型理论所刺激的创新,Lili有自己的看法:“当今的科学界正在发生非常神奇的颠覆,传统科学如牛顿的机械论告诉我们一切是客观存在的,用科学的眼光处理问题,拿望远镜观察外在的客观事实。近些年来的科学研究,如量子科学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也在启发我们用科学的方式应对面临的变革。不但有第三人称向外看的过程,还有调转望远镜,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观察系统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也可说,科学从单一的维度发展到一个更广阔的层面,包括在心灵层面的第二人称的‘我’与世界的关系。随着深入的探索,我们是重新在定义什么是以科学的方式处理问题。”

职场人士对U型理论的学习
      任何想要真正活出丰富充满激情的人生的人,都应该向更深的维度进发。“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创造的过程,是提出新现实的过程。”享受创造的成果,更要享受创造的过程,个人创造与集体中与他人共创是一个有机的结合。这样你的生活不止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成长、共创的喜悦。
      从宏观角度,当今世界面临所有的颠覆性的挑战,如果还用过去的方式一定会走很多弯路。不管是从创造的过程还是成长的苦头,都是需要向更深的维度探索。

对MBAer的思维启示
      当今的教育体制并不是真正培养人思考的过程。很多时候是“死知识”(dead knowledge)的搬运工,如果我们能够探索“我是谁”、“我一生的工作是什么”,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奥托在写U型理论之前,采访了150位各界的高效能人。当他采访了几位硅谷企业家时,这些企业家说,我在斯坦福的学习中有一门课对我启发最大。于是奥托找到了这门课的教授Michael Ray. 教授说,我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在学期中创造条件让学生思考两个根源性的问题:我是谁(Who is my Self),和我一生的工作是什么(What is my Work)。那个真正的“大我”是谁——我为何而生。每个人都会对此有所觉察,真正活出本我,不管我们在哪里,创业或是身在企业中,都会有非常精彩的职业生涯,对周围带来真正的影响。
      探索自己是谁,来到这个世界要做的工作是什么。U型理论可以帮助大家回到原点。MBA要不要读,其实不是那么重要的问题。真正帮助大部分的年轻人能够在浮华的社会静下心思考内在的东西——想过什么样的人生,走什么路可以真正帮助自己提升力量,才是一份可贵的力量。
      读MBA很多是为了networking,余下一半是为了学习。MBA的教学主要是在总结过去,别的企业如何成功,而借鉴有多大的成功率无法考证。这是需要每个人消化的过程,而消化效果因人而异。而我们每天的工作是要面向未来,我们一直缺乏感知未来的机制与思维方式。
      社会的变化如此之快,精英们都在竭尽所能赶上社会的变化,同时也在创造变化。最好的方式不是跟着时代而变,而是共创时代。在现有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被适应,主动创造的很少。
结合U型理论,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既看到外面,又觉察内在,既看到过去的案例、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又看到未来,回到自己的内心或企业的内部,去真正看清楚——如果是我在做这件事会发生什么。它对MBA的教育可以是一种补充。

生命是为了创造——致创新者们
      U型理论创业与在企业中创新,在原则上是一样的。U型理论能够给创业的精神一种许可,同样也值得创业的同仁借鉴。创业,或是企业中做项目创新,我们在意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在U型理论中,打开了心灵和意志后,有很多维度是不可见不可测量的,而这往往就是创新发生的地方。U型理论允许个人和大型组织机构在不可测量的维度中跟从热情和心灵去探索,允许你的成长中无序和未知的沉默,而且认可它们的必要性。它使我们可以面对评判之声、恐惧之声、嘲讽之声,带给我们自我觉察、信念和指导。对于创业或企业内部的创新人士,当他们被给予这样的许可时,创新是迟早的事情。
      社会需要创新,创新的本质来自每个人内部。每个人都是创新者,只要开动了这个按钮,每个人,每家企业,每天都在创新,只是看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和状态创新。对于企业或个人,心态和状态调整好,创新并不难。创新并不一定是invent,有时只是跨行跨界为自己所用。结合U型理论,内在的创新可能是更有颠覆性的。
      比如,食品安全是热点话题,国家制定法律法规管理食品行业应该如何考虑,这是典型的跨界创新例子。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教育、农业、能源、水等各行各业的创新,讲求对社会生态有益(social entrepreneurship)。从自我到生态的系统革命,来源于生态层面的创新。工业化带来的效应包括小家庭概念的打破,从系统的角度去思考。中国社会以自我和家庭为中心的概念根深蒂固。如何不但关注自我和家庭的福祉,同时满足社会的丰富性。扩展意识,打开感知系统,造福自己的环境。你是可以既得利益又得熊掌的,关键是你是否愿意打开思维意识。
      古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社会和谐创造福祉,是从修身打开思维做起。国学大师曾国藩曾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干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在当今的年轻人面临压力挑战,但不代表创新不可能发生,U型理论可以为年轻人照明一条心中的大路。

刊于ChaseDream Career 1月刊“牛人来了”栏目
编读往来信箱:journal@chasedream.com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2-19 04:2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