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午,60岁的麦当劳总裁杰姆斯·坎塔卢波心脏病突发逝世,当时他正在出席麦当劳公司的国际股东和特许经营权拥有者会议。 对麦当劳公司而言,坎塔卢波的逝世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这是一位拯救了麦当劳的英雄。 2001年,坎塔卢波从麦当劳一把手的位子上退下来,打算结束自己28年的CEO生涯。可惜的是,他的继任者杰克·格林伯格没有能力把这个全球最大的快餐连锁公司带向正确的地方。到2002年底,麦当劳公司利润下降,市场份额逐渐被对手蚕食,投资者、特许经营商和董事会成员纷纷表示不满。从去年1月开始,坎塔卢波临危授命,重新成为麦当劳的总裁,并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去年,麦当劳的净收入增长了65%,达到了14.7亿美元。 但是,杰出的公司业绩背后却是坎塔卢波日渐衰弱的身体。这位商业天才没有死在病榻上,而是猝死在会议中间,多少让人感到心寒。这似乎是一个预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社会,CEO并不是那么好做。 就在4月8日晚上,类似的遭遇也降临在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杨迈先生身上。当时,杨迈刚刚从上海参加完会议飞回北京。随后,他拖着疲劳的身体迈上跑步机,原想放松一下,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心脏已经无法负荷这种运动了。 对于爱立信而言,杨迈是一个兢兢业业、卓有成效的领导者。爱立信公司在悼念文章中这样写道:2000年12月1日,当杨迈就任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的时候,正值国际电信业开始走向低谷,然而,他作为一个勇敢的船长,却带领爱立信中国公司不断开辟新的航程。从2000年起,爱立信在中国的研发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爱立信在中国已经建立起3G本地供应的强大能力。 步履匆匆的商业世界 19世纪时,如果你是一个CEO,你不必担心时刻盯着公司不放的记者,不必担心公司上市问题,不必担心证监会,也不用担心在电视机里抛头露面,更不用担心自己的事业是否需要在全世界展开——即便开拓海外市场,那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瑞士首富托马斯·斯密德亨尼说,当自己的祖父1926年打算开拓埃及市场的时候,从瑞士到埃及的交通工具是船只,来回行程需要几个月。19世纪的商人们过着平静的生活,有充裕的时间来思考很多与商业无关的问题。而他们所需要耗费的脑力也许还比不上现在公司中的一个普通员工。 随着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逐渐把商业捆绑到一个茧里。会计师事务所是最典型的例子。他们需要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做IPO项目,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审计。普华永道的一位员工讲了她为什么加入普华而不是其他几家事务所:“当初听别人说普华还人性化一点,因为至少里面还有人生了孩子。”普华的员工每天需要面对数字的汪洋大海,平均在半年里面要做七八个项目。他们有钱,但是没有时间消费。而审计、投行和咨询行业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自从安达信倒闭之后,接连不断的会计丑闻导致了信任危机。行业的下滑,使得竞争加剧。为了从竞争中获取项目,公司只好压低价格,不少员工都有被剥削的感觉,被eating time(指明明加班了很多时间,在填写时却不得不少写时间,因为有的时候项目资金少,同时也为了给老板留下高效率的好印象)。 与普通员工相比,现在的商业领袖更是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大公司的领导们日渐走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地带。人们认为CEO有义务为整个公司的财富承担起个人责任,对商业领袖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公司结构的变化。大型的跨国公司往往在很多个国家和市场进行运作,合资、采购和结盟增加了商业帝国的复杂性。中间管理层消失了,更多琐碎的报告被直接送到最顶层的那个人面前。在节奏日益加快的商业世界,商业领袖的头脑也需要一刻不停地转动。易普斯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心理学硕士杨希昊认为,现在很多高层经理人的生活节奏非常紊乱,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节奏,都是跟着市场走。 作为一个21世纪的商业领袖,你必须练成乘飞机旅行而不必倒时差的本领,不论何时何地,上了飞机就能补充睡眠。杨迈在一年365天里,几乎有一半的时间不在办公室,而是坐飞机在国内外出差。有一次,杨迈在飞机起飞之前就睡着了,最后醒来的时候飞机已经落地了。这让旁边的乘客十分羡慕,连连问他吃了什么药。 杨迈每次去瑞典出差回来,总是会给陈晔带回一包瑞典有名的巧克力糖。陈晔从杨迈被任命为爱立信中国区总裁以后就一直担任其助理,至今已经有三年了。陈晔把这些糖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然而这些糖果最大的“消费者”却是杨迈本人。他总会趁着两个会议的间隙里,拿些糖果吃。每次杨迈总会特别不好意思地对助理说明:“我需要补充一些能量。”有时见糖果少得快,杨迈就开玩笑说:“是不是办公室里有一只大老鼠?” 杨迈只要在办公室里,就几乎会一直在开会,因为20多个部门经理都需要直接向他汇报情况,最忙的时候甚至会安排午餐会议。陈晔为杨迈的工作做了一个比喻:“就好比是一个很大的家庭的家长,他得管着家里的20多个孩子,了解这20多个孩子的秉性,并且还要了解这20个孩子的小家庭里面很细致的事情。”仅仅公司内部的事情,就足够杨迈忙乎的了。更何况,如果杨迈有时间,他对属下提出的要求几乎是来者不拒的。陈晔曾经计算过,作为公司里和杨迈最接近的同事,她有时候和杨迈一天说话的时间不满十分钟。往往是趁着杨迈开会期间上厕所的间隙里,陈晔赶紧汇报工作、让他签署文件或者布置任务。 信息时代的陷阱 即便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商业领袖仍然需要努力保持事业发展的动力。他们需要花费时间和被自己领导的人进行沟通,因为这部分人的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保持和发展他们的才能至关重要。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一方面为CEO们提供了与更多人沟通的机会,另外一方面也消耗了更多他们原本可以节省的精力和体力。 “让员工知道目标、知道愿景,这样的团队才是高效的、投入的、有激情的、有归属的。”这是杨迈的领导哲学和风格。杨迈曾经对员工们举了个例子:有两个工匠在砌石头。有人问其中一个,你在做什么?“我在砌石头。”问另外一个,他非常骄傲地回答:“我在建一座世上最壮观的庙宇!”杨迈的手机号在公司内部是公开的,任何员工都可以直接联系他。他在国内的时候,瑞典的同事可以不考虑时差随时联系他;如果出国,手机也是24小时照开。 从2003年1月1日开始到现在,杨迈的电子邮箱里就已经累积了3000多封email,其中800多封还是未读邮件。陈晔会为杨迈筛选重要的email。即便如此,通常在周日,杨迈才有时间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处理这些email,或者上网看信息,完成他平时工作日里无法完成的工作。 许多商业领袖发现难得有时间静下来思考真正重要的事请,他们像杨迈一样被email、电话和留言淹没了,并需要不时在电视上露面或者出席重大晚宴。爱立信的公关总监屠敏说:“杨迈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他总是在工作,有时候周六都会被我们拉过来接受采访。”今天的CEO不亚于好莱坞明星,他们被媒体监视,同时也需要媒体的力量来制造繁荣。在1981年,《商业杂志》只有一期封面报道是财富1000强中的CEO,但是到200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8。除了应付媒体,今天的CEO们还要面对来自政府、消费群体以及金融市场的外部监管。对于许多CEO而言,在透明的金鱼缸里进行管理,这种压力变得尤其繁重。“公众认为他们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势必会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他们已经不是在为自己工作了,可以说是在为整个企业和自己的公众形象工作。”杨希昊这样比喻CEO们的工作与生活,“新买了一台电脑,刚开始非常好用,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运行速度变慢了。第一个原因是装了很多软件;第二,上网或安装文件时我们会在临时文件夹中缓存一些东西,占据了系统空间;第三,我们在读写操作文件的时候会导致数据在硬盘上分布不均匀,我们叫碎片。最明显的原因是病毒。” 难以平衡的工作与生活 据报道,前台湾飞利浦总裁罗益强在1999年作健康检查时,医生告诉他健康状态一切良好。那年他60岁。但就在检查完成时,他突然发觉心脏不对劲。急救时,医生检查了每一根心脏血管,发现没有一根有阻塞。但是罗益强的心脏却在短短几分钟里坏死了三分之一。幸亏在医院病发,否则性命难保。被抢救过来的罗益强当场打电话辞职了。 罗益强每天都会在跑步机上跑步一个小时,为什么心脏还会这样脆弱?运动一向被认为是放松身体的好办法,但是仅仅有运动显然是不够的,精神压力不是靠运动可以完全消解的。 普华的一位员工对记者说,如果她感觉自己压力太大的话,就会打电话找人倾诉。但是像杨迈这样的CEO,他们的工作圈已经覆盖了生活圈。杨迈没有心理医生。陈晔说:“像我老板这样级别的人,能够和他在一个层面上沟通的人也不多。他轻易说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也会很大。”因此,杨迈平时轻易不说话,在利益冲突剧烈的工作环境当中,他表现得非常谨慎。只有在特别亲密的朋友面前,他才会表露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 平衡工作与生活,这对CEO们来说,似乎只是梦想。8年前,杨迈只身一人远离瑞典,来到北京。只有在每周六,如果不出差的话,这个瑞典人才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打打高尔夫——在中国,这是惟一可以让他放松的方式。杨迈热爱船,每年夏天两个星期的休假里,他都会在欧洲航海。积聚了他一生梦想的小游艇用不了两个星期就将在瑞典完工了。杨迈曾经说过,退休以后要驾着这条船去周游世界,圆自己一生的梦。而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经济观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