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锟喜获迟来的肯定 光纤之父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明报)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05:05 【明报专讯】早于40年前已提出光纤传送信息理论、造就现今互联网世界的「光纤之父」高锟,昨日终于获得「迟来的肯定」,与两位美国 学者共同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第9位获奖的华人学者。高锟得悉获奖后发表声明说﹕「有赖光纤的出现,这个喜讯已于瞬间传到千里……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感到非常惊喜。」行政长官 曾荫权 透过发言人祝贺高锟,「是我们的无比骄傲」。 特首:是我们的无比骄傲 高锟虽然于1933年出生上海 ,但一生与香港结下不解缘,早被视为本土学者一分子﹕他幼年来港入读圣若瑟书院,其后从英国 学成归来,为中文大学当开荒牛建立工程学院,其后担任中大校长达9年之久,退休后亦以港为家。 高锟﹕深感荣幸 非常惊喜 高锟现时身在美国,中大副校长杨纲凯引述高锟的获奖回应说:「我对于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深感荣幸。诺贝尔奖 鲜有表彰应用科学的成就,故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感到非常惊喜。过去40年,光纤大大促进了信息世界的发展及进步;亦有赖光纤的出现,这个喜讯已于瞬间传到千里。」 香港学界纷纷赞扬高锟在光传导和信息传播研究的贡献,高锟徒弟、研究光纤逾30年的应科院行政总裁张念坤形容,恩师1966年已发现光纤技术,这个奖迟了20年﹕「全行公认他是首个发现光纤的人,诺贝尔奖应早于1980年代就颁给他。因为1988年以后,全球海底电缆都以光纤铺设。」全球光缆系统总长度已逾10亿公里,足以环绕地球2.5万次。 瑞典 皇家科学院本周颁发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昨在香港时间傍晚宣布物理奖由3名光学大师分享,排首位为是高锟,他与两名发明CCD光学图像传感器的美籍科学家博伊尔(Willard Boyle)和史密斯(George Smith)共同夺奖。高锟可获1000万瑞典克朗(约1100万港元)奖金的一半,其余一半由另外两名科学家平分。 高锟是历来第9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亦是继去年钱永健凭绿色荧光蛋白夺化学奖后,连续第二年有华人学者夺奖。高锟也是继崔琦于1998年夺得物理学奖后,第二位在香港读书成长的诺奖科学家。 评审团今年集中表扬光学研究,形容3位光学大师把铜线电话和邮寄通讯年代引领向互联网、电邮和实时通讯的新纪元。评审团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扬两项给现今网络社会奠下基础的科研成就。它们为日常生活创造出很多实用发明,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评审团赞促成宽带发展 评审团赞扬高锟在光学通讯上取得开创成就,更促成环球宽带发展,「令文字、音乐、影像和影片在一瞬间传到世界各地」。 60年代曾与高锟一起研究光纤的科学家Richard Epworth说﹕「光纤对遥距通讯的重要,就像车轮对交通运输一样——只需一条幼如发丝的光纤,用很小的能量,就能够以高速作长距离信息传递。」 至于另外两位得奖者博伊尔和史密斯所发明的CCD图像传感器,更已融入大行其道的数码相机,成为数码摄影器材的「电子眼」,令传统菲林成像技术出现翻天覆地变化,造就市民以手机等小器材,也可举机即拍,分享生活。 评审团指出,现今网络通讯之中,数码影像占去很大部分,博伊尔和史密斯凭早年爱恩斯坦创立的光电概念,于1969年成功以CCD数码感应器,为后世开创了数码成像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