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达到自己的预期,心满意足。 所以现在,谢谢CD,所遇见的同道朋友和鼓励~~ 虽然没有什么宝贵的经历,但还是分享一下个人的感受,以此共勉在路上的你们~~ 本人很懒,只看了OG,练了PREP,前前后后两个月吧,就这样上去了...... 之前在看完第一遍的OG时,在想是否需要看GWD,后来还是决定不看,而这样的决定对自己来说也并不错误。个人认为所有的题海战术都只是暂时的,掌握最本质的东西才是重要的,而最本质的,也就是最简单的,把握了就不会被轻易地遮蔽和盲目,也许,现在,奋斗在考G路上的朋友,停下来,想一想,回顾所看的,您认为什么是最本质的呢,您是否已经掌握了呢?最初接触G时,就有这样一个印象,数学是用来提升信心的,逻辑是用来辩证思考的,阅读是训练快速查找信息和决策的,语法是用来规范用语文书的,而写作,则是彻底的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想想我们的作文考试吧)~~而所有的这些训练都是管理者必不可少的素质,所以,当您在选择这条路时,您就要学习这些素质,而不仅仅为了考试。 在CD上看见的一篇印象深刻的文章,作者没有写自己的成功,想反,是失败,我之所以被震动,一是因为他的勇气,二是因为他意识到的错误,引用如下: “如果我描述的行为中有几点也是你所有的,那赶快摒弃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你进入低分库的因素 1. 温水煮青蛙 – 不按计划走,训练强度低 2. 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 没有定力,没有毅力,专注度很差 3.掩耳盗铃 – 看不到自己的短板 4. 杀敌一百,自损三千 – 过于依赖机经 5. 患得患失– 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6. 闭门造车 – 不懂得沟通和调节 7. 疲劳之师 – 很差的体力和精力 8. 我适合这个考试吗?” 前三点我和作者很像,所以在看书的时候有意识的规定了时间去避免,而机经则是在考前一天浏览了一下,主要是看看大家对一月考试的反映,总体的状态如何,至于沟通和调节,个人认为,不管讨论如何,事情还是得自己做,不能因为别人看了什么就自己也看,一定要对自己的水平有所知;疲劳之师,我想每一个考G的人都是疲劳的,关键是心态和调试。而最认可的是最后一点,我适合这个考试吗?也许当您确定之后,您才会走得更坚定。最后,作者写了一些结语: “结语,试考完了,前面的路还要走下去。不需要再找任何的借口,再回头看这篇文字,我都不敢相信自己身上竟然有这么多的缺点。上天是公平的,当我无数次的退却、畏缩、逃避时,我终究没有突破自己,而注定了今日的结果。如果说还有收获的话,那这次考试经历让我明白了一点:用心做事,用心做人。” 我想如果一个人能意识到这里,他就已经突破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再谈谈自己的考试,觉得能取得满意的结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心态,没有紧张,也没有太多压力,GMAT终究只是一个考试,它不会决定什么,也决定不了什么,如果你相信自己,你就一定能做到,结果就是必然,而不是选择。我看很多同学在CD上互相倾诉,互相安慰,其实真的到考试时候,您没有必要去想那么多,安心做题就是了。二是数学,对中国学生来说,拿高分其实是很容易的,仔细,再仔细,不要轻易掉进陷阱。 我也一直认为上帝是公平的,如果失败了,那就是说自己在某个方面做得不够,不能简单归罪于运气和外界。 最后,祝每个在G路上的朋友都达到自己的梦想之地,相信自己,回归本真。 P.S 附上一点AWA: AA:某地的房价最近几年上涨,而平均股票市场的价格下跌;而且,投资房屋不仅可以一方面享受房屋,另一方面还可以价格上涨,而股票没有这种功能。因此,投资房屋比投资股票好。 AI:因为电视、电影、音乐等娱乐节目中的暴力因素使其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因此需要在这些产品中incorporate 暴力。 HAPPY NEW YEA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5 22:33: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