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前拿到成绩,一直很感谢在CD上无私分享的大牛们,所以虽然是绵薄之力,也无甚才学,但还是希望能出自己的一份力。 背景: 初中毕业去新加坡上了高中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全英文学习,考试时正值大三假期,以前没有考过托福或英语四六级,只考过GCEA-Level, 6A+1C (general paper)。我在大学里面学的是商科,平时英文的报告阅读和呈现还有自己写的报告不少,以为可以像我在知乎上看得那样随便学习个一个月一次过关,还好现实把我碾压,让我学习了宝贵的一课。 一战 640 Q49 V24 准备阶段: 8月9日 -10月25日 复习资料: 1 刷 OG2018 1遍ManhattanSC分册 SC: Prep 07, 08, 12 554 题 RC:OG 练习分册 125题 CR: Prep 一半 Quant: 模考带练 模考: prep1-8 全卷 GWD 1 套全卷 Prep 9Verbal + GWD 2 Verbal 复习方法: 主攻SC (因为当时做题发现自己的RC 和CR 相对不错,就没有怎么管) 因为听说RON讲解地特别好,所以我就跟着一位CD上前辈分享的方法,(在prep中不会的题目,copy 题干的前4-5个词,然后再360 搜索器上搜索,可以找到Manhattan的讨论页面,很多题目都有Ron的解释。) 整理了很多题,也觉得Ron说得不错。 心态:这一次考以为是一次就可以过,所以给自己的时间比较宽裕,自己在10月初的时候给自己制定的计划基本完成,也在kkk上模考了几次,均分在700+(先埋坑),所以就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熬夜看了2个星期的DoctorX (有3季还是4季不记得了,几季的量自己 几天就看完了)。 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考试的时候,我选择了 AWA/IR-> Q-> V 这一个选项,我具体的感受记不得了,只记得到最后还有12题左右,我发现时间不够用,脑子瞬间一片空白,做RC的时候,连原文都没看,就直接选了。 一战心态反思:在考试的之前,我就看知乎上大家对GMAT上700的回答,感觉回答都是一律轻松上700的,我那时候有着蜜汁自信,就觉得自己应该也可以一次就过。现在想想,这个想法太错误了,就算自己考上了自己向往的大学,但那只是证明我好好准备了我的大学入学考试,不代表考上这所大学,我就应该什么好的都得到。其实在拿到大学入学那一刻起,大学入学考试成绩的价值就几乎是零了。我能感到自己的浮躁,就像有希望春天播种,春天收获那样。是的,我们周围的人优秀的人很多,在CD上也随便一搜索就可以看到“小白10天拿下Gmat””懒人2周准备,一战730”,我们当然会羡慕他们的成绩,但也许我们更该做的,是学习他们高效的学习方法。我一战的惨败让我认识到,自己需要做的是扎实踏实的学习方案,学一天就认真一天。 二战 690 Q 50 V33 准备阶段:10月28日-11月21日 复习资料:《杨鹏长难句》 Manhattan CR 分册 Manhattan RC 分册 OG RC分册练习 CR rep 剩下的一半 SC: 第一轮复习中的错题 模考: OfficialPrep 软件6套 复习方法:我在一战实战中发现自己RC虽然能读懂,但是是在花费长时间的情况下完成的,就是什么都读得懂,但什么都读得慢,所以造成之后的时间不够用。所以,二战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熟悉长难句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和理解速度。具体的步骤就是,背 《杨鹏长难句》中的句子,我每天先读(记住!是默读,嘴是很难跟的上眼睛的速度的,所以记住是默读!)5-10句,分析理解后,背下来,然后第二天再默写出来。我把所有的GMAT部分 (70多句左右)背完之后。又看了一位CD的前辈分享,即先分析然后背 整篇文章。 我试了一下,背了4篇,之后发现如果背完整篇文章,几乎一个下午要没了,为了权衡,我就退一步,坚持《长难句》而没有继续背文章。 心态: 被一战打醒,所以想要脚踏实地地学,希望可以给自己制造一段”回想起来让我自己感动到热泪盈眶的日子”。 二战反思: 总体感觉比一战要好很多,时间虽然很紧但是够用。发现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GMAT考试的字体,尤其是Verbal部分,因为是一种圆圆的字体和平时看的不一样,所以前几题不是很适应,浪费了一些时间。 三战 720 Q 50 V38 准备阶段:12月13日-1月4日 复习资料:自己在OG中所遇到的长难句 OG 再刷一遍 (RC 3遍) 重点分析二刷OG中的错题 模考: OfficialPrep 软件1套 复习方法:在二战中发现对字体熟悉度的欠缺,我找到了一个学习GMAT的网站叫做 “GMAT啦”, 这个网站所有的字体和实战一样,我就用这个网站刷了OG,让自己熟悉这种字体。 《杨鹏长难句》很好用,但是我发现因为是杨鹏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长难句,没有上下文,会影响我对句意的理解,所以我选择自己创造自己的 《M氏长难句》,即摘抄在OG中遇到的长难句,用来复习。我自己的二次实战都已做Prep的题目为主,因为想要看Ron的讲解,但是无可厚非的是,这些题目都有些年头了,我想在三战准备中把复习重点回归于 OG18。 我知道很多朋友听说OG上的题目简单,但是我敢保证就是如果可以把OG上的每一题都吃透了,上700是必然的。此外,我看很多前辈在CD上说,对分数影响最大的是 Q和RC,所以我这次复习,重点放在了对RC 的训练上,我命名为“合纵连横分析法”。 具体方法如下: 1 以4篇为一套,做OG18 的题目 2 (纵向学习)每一套做完之后,开始分析文章和题目: 第一步: 写出每段的大意 第二步:确定本文的类别,人文?科技?历史? 第三步: 看作者的态度,是有态度 (”啊,A专家的研究太帅了,而B专家说的完全没有道理”)或是没态度 (“我只是在这里总结汇报,A专家和B专家的最新研究,我自己没有任何主观想法”) 第四步:用不同颜色的彩色荧光笔标注出每一道题目在文中的对应部分并在题目旁边标注题目的类别(有两大类别的题目,General:不用回归文章就可以作答,知需要看第一步写的文章大意,例如: 本文的结构是什么?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段的存在价值是什么?Detail: 需要找到相对应的句子才可以回答, 例如:你认为以下的哪一个选项,在文中提到的A会最不同意? 以下选项是经济发展快速的好处,除了哪一个选项?)<看一看自己最薄弱的题型,比如我就对于细节题当中,“except”类的细节题比较弱,就着重练习了这一类> 第五步:用一句话或图标 概括这篇文章的结构,例如: 有新的发现->所以旧的问题可以得到解答->介绍新实验如何进行->陈述实验结果 第六步: 再通读全文,看看有没有自己不能一遍过的长难句,有的话摘抄下来,每天挑5句坚持看5-10遍。 3 (横向比较)把OG18中的30篇按2做完之后,把2中提到的2,3,5步用卡片抄下来,一张卡片对应一篇文章,然后分类,你可以按照主题分类: 历史分一类,科学分一类; 作者有,无观点分类;或者文章架构分类 (我最推荐架构分类) 4 按照3 中的分类,去按照类别横向比较文章,摸索GMAT的出文章的招式 5 放下OG, 去练练其他的题,1-2星期之后,再把OG 的30篇RC 从头到尾做一遍,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读文很顺畅,也感觉知道作者下一句要说什么, 心态: 引用另外一位CD的前辈所说的“不要用机械的劳动来掩盖思维的懒惰”,温和且坚定地抬起胸膛往前走。 三战反思:这是我在CD上看到一位前辈分享的实战时间管理推荐,(Verbal部分)
如果没有时间,请果断地挑出1题长难CR,然后跳过,给接下来的题目准备充分的时间。不需要慌张,你只是在实施你的战术。 当年疑惑自己的问题,在这分享我的建议: 1 Prep 官方模考准不准? 我一战的时候 Prep 模考 690 700 (实际:640) 二战的时候Prep 模考670-790 都有(实际:690) 三战的时候 prep 模考 740 (实际:720) 因为我一战和二战的复习资料主要是prep, 所以模考会有重复题目,所以如果你的复习以prep为主,模考的估分就不大准。 我三战的时候,主要的复习资料为OG18,而且离做prep题有一段时间了,所以不记得大得,所以三战前的模考还是较准的。 2 GWD, Prep, OG 哪一个最重要? OG, 我知道很多朋友推荐Prep, 但是我个人在以prep为主复习的时候,虽然寻找RON讲解容易,但是在实战时觉得题目很陌生,在准备三战的时候以OG为主,感觉题目熟悉了很多。我的建议是有时间的话 以Prep开始,去搜集RON的讲解,然后再回归于OG 18 、最新版本。 3 SC 注重语法吗? 我是没有上过任何初中以上语法课的人,什么定语,状语什么的,完全不懂。而且,如果大家有查看过OG上的解释和RON的解释,就会发现他们很少是从语法的角度切入,而大多是是看这个句子到底写的清楚与否,精炼与否。当然,如果朋友们有擅长以语法方式去解SC题的,我很佩服,但是对于我来说,进步最大的学习方式就是,长难句。当你学习了足够多,足够深的长难句,你就会发现,SC中句子虽然长,但是主干很简单,把主干和修饰的地方分层次理解,就会豁然开朗。 4 kkk, L和GMAT 啦 哪一个最好? 首先,到目前为止,GMAT是怎么算分的,除了官方没有其他人知道。所以,这三个地方,都不会非常精准,如果想在非官方prep上模考,我建议是以练习时间安排而不是以估分为主。 这三个网站在练习上差不多,但是我个人从kkk 转到 GMAT啦是因为我在实战中发现自己对GMAT实战中提供的字体不熟悉,一开始的几题会感到有些生涩。除此之外,其实三个网站都差不多。 5 每天的复习量是什么? 要提醒朋友们的是,SC很容易手生,所以我自己是每天都天天练的,不需要天天50题,但是要保证当天练的,当天错的要全部弄懂。 这是我的每天的学习安排,供朋友们参考: 长难句 5句+做 SC14题+ CR 12题+4篇RC+ 订正 错题 + 按照 “合纵连横学习法”分析RC的四篇文章+ Q两种题类各12题+记录学习要点, 比如: SC 中常出现的考点,可以用卡片记下来 (配上例句),往后复习起来会方便很多。 6 考试的选择顺序和休息时间? 我个人强烈不推荐AWA/IR+Q+V, 因为到最后会觉得体力支撑不下去了。。。 我个人之后选的是 V+Q+AWA/IR, 而且每个休息都有休息5分钟左右,喝口水,去下洗手间,然后做做广播体操的伸展动作,感觉不错。 最后,想和大家说,虽说我三战成绩最好,但是我最难忘的却是二战的复习,因为那是自己下定决心踏实学习的一段日子。长难句一开始看真的很可怕,感觉像天书,但自己就硬着头皮往下看,5遍,10遍,20遍, 最终被我全部拿下。我相信,有这么多CDers 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朋友们你们也会将GMAT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