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2047|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抛砖引玉,我的复习感想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3-21 23:47: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抛砖引玉,我的复习感想

距离最后一次考试至今也就4个月,说起当初的复习过程,竟然记忆模糊,唉,年纪大了,健忘呀。现在请大家开始看我的废话:

我的复习战线拉的很长,从去年(2002)3月糊里糊涂报了新东方的班后,虽然告诉自己要事先准备一下,结果由于一直以来的惰性什么都没做,直到耗到5月份开始上课。上课刚开始也还算认真,按照上课进度复习,作业按时完成,笔记也能做到复习。后来无奈中间插了世界杯,于是放纵自己好好过了一把足球瘾。

不行,害怕出现臭鸡蛋,言归正转,说说我的复习过程吧。虽然没什么特别的,因为在新东方什么都是按部就班的来,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不管对还是不对(复习过程就是做OG和补充教材的题目)。自己额外也就是背背单词,当时的确因为还要上班,没有过多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上完课之后题目也做差不多了,因为担心自己数学底子差,开始狂做一切书里的数学题主要是新东方补充教材和数学难题精解,终于到后来有了点感觉才放心了。(插叙一件糗事,在新东方上课的时候,数学基本听不懂,于是怕怕的去问老师有没有单独的数学辅导班,被老师告知他实在头疼教数学这么差的人,当时巨郁闷无比。)断断续续,毫无章法的复习就到了9月中,时间紧迫,跟公司告假开始全面总攻。当时还觉得自己该看机经了,于是到各个网站瞎逛,看感想,看前人的经验。发现了一些自己还没复习的资料,特别是lsat,于是开始紧急突击,每天强迫自己做这种令人痛不欲生的题目,特受打击,当然也有提高。自己本来也是热心肠的人,看到网站上有问题就会试着解答,时间长了,发现对自己很有好处,自己回答的问题会记得很清楚,自己当时不会的东西会去查找答案。同时自己的付出也会得到很多人的回应,我有不会的问题也会有很多人来帮我解答,这样我尽量不给自己留下不懂的东西,有什么就拿出来问明白。只是当时知道GR论坛的时间太短,没来得及汲取足够的经验就上考场了,因而惜败。第一次复习感想总结:
1)不会就问,多多讨论
2)重视OG!这个我是被新东方害了,白大侠说OG的解释没什么意思,因此报着偏见,没怎么看关于答案的解释,我最大的败笔呀!
3)不要太看重模考成绩,当然也不能像我一样当阿Q(我每次模考成绩不好就去找一个大牛的机经,因为他的模考成绩也不好,所以我总这么安慰自己:没关系,说不定我也能考好)
4)注重分析和总结自己做错题目的原因,不要轻易放过自己的错误,而总是单纯告诉自己只是粗心(我的教训之一,我这个人就是太阿Q了)

第二次考试的复习相当的有效率也有计划,第一次考试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弱势所在,同时加强了参与讨论的力度,最最重要的是有一个PPMM和我形成了互助小组,每天进行交流,提高真的很快。第二次复习总结:
1)还是要多讨论!
2)杨鹏难句坚持看,对阅读一定是有帮助的。
3)做题严格定时,绝对不能宽限自己。
4)作文一定要动笔练!
5)数学机经要自己亲手做每一道题,verbal机经我就不说了,个人意见作用不大。

唉,不知道自己都罗嗦了点什么,大家要是没看明白或者有什么问题再单独问我吧,现在有点犯迷糊了。


沙发
发表于 2003-3-22 01: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飞雪在2003-3-21 23:47:00的发言:
距离最后一次考试至今也就4个月,说起当初的复习过程,竟然记忆模糊,唉,年纪大了,健忘呀。现在请大家开始看我的废话:


take the final test on the same afternoon with feixue sis. Same feeling, hehe.

XDJM, feixue is a niuniu sis, got the score of 750+
板凳
发表于 2003-3-22 15:05:0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本来也是热心肠的人,看到网站上有问题就会试着解答,时间长了,发现对自己很有好处,自己回答的问题会记得很清楚,自己当时不会的东西会去查找答案。同时自己的付出也会得到很多人的回应,我有不会的问题也会有很多人来帮我解答,这样我尽量不给自己留下不懂的东西,有什么就拿出来问明白。"

这也是偶的心得. 多讨论, 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就提高了自己. 因为要回答问题, 就要确保自己说的有根据, 因为自己好骗, 考友可不是随便就能糊弄过去的呀! 所以, 自己钻研的精神更强了, 对题目的理解更透彻了.
地板
发表于 2003-5-29 18: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飞雪在2003-3-21 23:47:00的发言:
距离最后一次考试至今也就4个月,说起当初的复习过程,竟然记忆模糊,唉,年纪大了,健忘呀。现在请大家开始看我的废话:

我的复习战线拉的很长,从去年(2002)3月糊里糊涂报了新东方的班后,虽然告诉自己要事先准备一下,结果由于一直以来的惰性什么都没做,直到耗到5月份开始上课。上课刚开始也还算认真,按照上课进度复习,作业按时完成,笔记也能做到复习。后来无奈中间插了世界杯,于是放纵自己好好过了一把足球瘾。

不行,害怕出现臭鸡蛋,言归正转,说说我的复习过程吧。虽然没什么特别的,因为在新东方什么都是按部就班的来,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不管对还是不对(复习过程就是做OG和补充教材的题目)。自己额外也就是背背单词,当时的确因为还要上班,没有过多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上完课之后题目也做差不多了,因为担心自己数学底子差,开始狂做一切书里的数学题主要是新东方补充教材和数学难题精解,终于到后来有了点感觉才放心了。(插叙一件糗事,在新东方上课的时候,数学基本听不懂,于是怕怕的去问老师有没有单独的数学辅导班,被老师告知他实在头疼教数学这么差的人,当时巨郁闷无比。)断断续续,毫无章法的复习就到了9月中,时间紧迫,跟公司告假开始全面总攻。当时还觉得自己该看机经了,于是到各个网站瞎逛,看感想,看前人的经验。发现了一些自己还没复习的资料,特别是lsat,于是开始紧急突击,每天强迫自己做这种令人痛不欲生的题目,特受打击,当然也有提高。自己本来也是热心肠的人,看到网站上有问题就会试着解答,时间长了,发现对自己很有好处,自己回答的问题会记得很清楚,自己当时不会的东西会去查找答案。同时自己的付出也会得到很多人的回应,我有不会的问题也会有很多人来帮我解答,这样我尽量不给自己留下不懂的东西,有什么就拿出来问明白。只是当时知道GR论坛的时间太短,没来得及汲取足够的经验就上考场了,因而惜败。第一次复习感想总结:
1)不会就问,多多讨论
2)重视OG!这个我是被新东方害了,白大侠说OG的解释没什么意思,因此报着偏见,没怎么看关于答案的解释,我最大的败笔呀!
3)不要太看重模考成绩,当然也不能像我一样当阿Q(我每次模考成绩不好就去找一个大牛的机经,因为他的模考成绩也不好,所以我总这么安慰自己:没关系,说不定我也能考好)
4)注重分析和总结自己做错题目的原因,不要轻易放过自己的错误,而总是单纯告诉自己只是粗心(我的教训之一,我这个人就是太阿Q了)

第二次考试的复习相当的有效率也有计划,第一次考试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弱势所在,同时加强了参与讨论的力度,最最重要的是有一个PPMM和我形成了互助小组,每天进行交流,提高真的很快。第二次复习总结:
1)还是要多讨论!
2)杨鹏难句坚持看,对阅读一定是有帮助的。
3)做题严格定时,绝对不能宽限自己。
4)作文一定要动笔练!
5)数学机经要自己亲手做每一道题,verbal机经我就不说了,个人意见作用不大。

唉,不知道自己都罗嗦了点什么,大家要是没看明白或者有什么问题再单独问我吧,现在有点犯迷糊了。






我现在的情况和你第一次复习很像!
5#
发表于 2003-5-30 00:14:0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尽量象第二次吧。
6#
发表于 2003-6-3 22:46: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数学也很差,和你差不多,该怎么复习?
7#
发表于 2003-10-5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我是刚准备考G的,你说的OG的解释在哪里呢?我怎么找不到呀。
8#
发表于 2003-10-5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indynew在2003-10-5 16:44:00的发言:
不好意思,我是刚准备考G的,你说的OG的解释在哪里呢?我怎么找不到呀。


og means official guide for gmat, is a book.

you can download og from our download zone.
9#
发表于 2003-10-6 19:09:0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一语法题
233.    According to a study by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compan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providing job training and general education for nearly eight million people, about equivalent to the enrollment of the nation’s four-yea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equivalent to the enrollment of
(B) the equivalent of those enrolled in
(C) equal to those who are enrolled in
(D) as many as the enrollment of
(E) as many as are enrolled in
10#
发表于 2003-10-6 19:19:00 | 只看该作者
another problem
237.    Although schistosomiasis is not often fatal, it is so debilitating that it has become an economic drain o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A) it is so debilitating that it has become an economic
(B) it is of such debilitation, it has become an economical
(C) so debilitating is it as to become an economic
(D) such is its debilitation, it becomes an economical
(E) there is so much debilitation that it has become an economica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7-5 14:5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