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9213|回复: 5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逻辑解题方法(2)Assumption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9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逻辑解题方法(2)Assumption

逻辑解题方法(2)Assumption

一、说明

很多人对assumption题很疑惑,当然也包括我。但是,如果从出题者角度出发去分析该类题型,也就是出题者希望我们找出怎样的逻辑问题,在哪里找出问题,我们就容易得出该类题型的攻击点了。

举个例子:(前提)小明是第一中学篮球队的队员,(结论)小明身高肯定有180cm。这里存在什么问题?很显然,前提和结论中间缺少了“连接”,这个“连接”就是GMAT的考点。也就是说,原文作者如果想要别人认可他的结论,就必须假设在前提和结论中间有一个“连接”,这个“连接”英文就是“assumption”。

Assumption题的题干大多比较一目了然,会直接存在“assume"等单词。少数有些变更,比如:The argument presupposes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或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if added to the passage, will make the conclusion logical? 

还有一些问题虽然明知是assumption题,却会让我们在审题时浪费一些时间,比如:The author assum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bout the "one day only" sale merchandise in predi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sales?  这个题干中包含了文章中的一些内容,对于刚开始复习的,特别是阅读较差的人来说就是个灾难。其实,我个人很喜欢这种题干,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题干就给我们明确提示了我们应该注意的关键点。

二、答题思路

在这里,我依旧沿用(1)中的方法,使用“因为和所以”代替“前提和结论”进行分析。

解题方法很简单,既然GAMT要我们找到“因为”和“所以”之间的“连接句”,我们就要首先找到因为和所以。然后从因为和所以中提炼出关键词,最后,对关键词进行比较。正确选项,就是存在着这种比较的一个答案。

接着前面的例子,我们按照这个思路简单分析一下。

(前提)小明是第一中学篮球队的队员,(结论)小明身高肯定有180cm。

第一步,找到因为和所以——

  因为——小明是篮球队员

  所以——身高180

第二部,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要抽象出因为和所以里面的最关键因素(后称“关键词”)。

  因为——篮球队员

  所以——有身高

第三步,对关键词进行比较,

  篮球队员=身高

第四部,到答案中找这两个关键词,并根据第三步的比较结果审查答案是否正确。

  答案:所有第一中学的篮球队员身高都在180cm以上。

三、例题分析

1.In recent years, attacks by Dobermans on small children have risen dramatically. Last year saw 35 such attacks in the continental United States alone, an inrease of almost 21% over the previous year's total. Clearly, then, it is unsafe to keep dogs as pets if one has small children in the house.

The argument above depends up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ssumptions?

原文大意:

    因为——D攻击小孩次数增多(D攻击小孩)

    所以——有小孩的不要养狗。(狗不安全)

关键词:

    因为——D

    所以——狗

只有在D和狗之间建立连接,才能使因为和所以顺理成章。

比较:

    D=狗

分析到这里,你就要到答案中找有D和狗这两个关键词的选项。记住,任何只存在一个关键词的选项,在大多情况下部正确。

答案:The behavior toward small children exhibited by Dobermans is representative of dogs in general.

2.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newspaper articles exposed as fabrications serves to bolster the contention that publishers are more interested in boosting circulation than in printing the truth. Even minor publications have staffs to check such obvious fraud.

The argument above assumes that?

原文大意:

    因为——出版商喜欢发行量>真实

    所以——虚假报道增多

关键词:

    因为——出版商

    所以——虚假报道

比较:

    出版商decide虚假报道

答案:The publisher of newspapers are the people who decide what to print in their newspaper.

本题关键是找出因果,一般来说,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本题恰好用serve to颠倒了这个顺序,增加了难度。

3. This editorial cannot be a good argument because it is barely literate. Run-on sentences, slang, and perfectly dreadful grammar appear regularly throughout. Anything that poorly written cannot be making very much sens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dentifies an assumption in the argument above?

原文大意:

    因为——(1)这个期刊是文学;用的都是不好的句子、语法;

                   (2)用不好的句子、语法写作的文章,不是argument

    所以——这个期刊不是argument。

关键词:

   因为——语言

    所以——argument

很显然,因为中的两个因为,都是以“不好的句子、语法”做桥梁,所以,因为中的关键词就是“烂语言”(简化为“语言”)

比较:

    语言=argument。

我们可以从中推出,答案可以说“烂语言不是argument“,也可以说“好语言是argument“。但是,请记住,单纯重复原文的选项不太可能出现,因此,也就鲜为正确答案。所以,基本可以肯定答案是第二种。

答案:The language of an argument is indicative of its validity.

四、总结

    综上所述,该类题的解题方法就是“找到关键词进行比较”。因此,你要在看到题干时立刻反映出要去找关键词。这样,在读原文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记住,大多正确答案都会包括两个关键词,而不是一个。

    另外,Flaw题和assumption题比较相似,都是找到关键词进行比较,区别在于assumption题支持结论,而flaw题反对结论。仅举一例为证:

Time and time again, it has been shown that students who attend colleges with low faculty/student ratios get the most well-rounded education. As a result, when my children are ready for college, I'll be sure they attend a school with a very small student populat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f true, identifies the greatest flaw in the reasoning above?

原文大意:

    因为——老师/学生的比例高,导致学生好

   所以——要参加学生少的学校

关键词:

    因为——老师/学生的比例

    所以——学生

比较:

    学生=老师/学生的比例

很显然,这就是缺陷所在,学生不能代表老师/学生的比例。如果题干问你assumption,你就要选择“学生能代表这个比例”。

答案:A very small student population does not, by itself, ensure a low faculty/student ratio.

“逻辑解题方法(1)”,请点以下链接: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24&ID=391102&page=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3 14:34:13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9-6-10 00:44:00 | 只看该作者
分系得很精辟。值得好好推荐!

Thank you for your hard work!
板凳
发表于 2009-6-10 00:50:00 | 只看该作者
One more favor to ask...

Could you please share with us your strategies on "Conclusion" question?

Highly appreciated in advance!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Conclusion题,应该是最简单的题型了,这符合我们的思维惯性。不像其他类型那样需要找出前提和结论,因为原文给我们的都是前提。因此,只要把前提简化,就能够立刻明确答案。类似于conlusion题,fill in the blank题也同样如此。因为conclusion题不常见,而且我认为相对简单,所以没有刻意搜索例题。抱歉。

我17号就要考试了,所以对其他类型的题暂时没时间总结。留到考试以后再总结吧。不过,解答问题还是可以的。所以,如果你有关于conclusion的疑问,贴出来,我随时解答。

5#
发表于 2009-6-11 22:26:00 | 只看该作者
有茅塞顿开之感~~~谢了~~盼续。呵呵
6#
发表于 2009-6-12 12:51:00 | 只看该作者
xfi兄,没有找到1啊。。。。在文章里编辑个1的连接吧,弄成连载也方便大家阅读学习
7#
发表于 2009-6-12 22:41:0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例子很好,值得称赞
8#
发表于 2009-6-17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谢谢分享!

“找到关键词进行比较”,这个比较概念有点模糊。

9#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01:33:00 | 只看该作者
实际上,找到关键词是第一步,进行比较是第二步,比较的概念确实无法确切定义,因为这个过程就是你再找到关键词之后的一个推理过程。如果你能一下子找到这种比较关系,就直接去找正确答案。如果找不到关键词之间有什么比较关系,有两种可能存在,一是关键词找的不正确,二是关键词关系复杂,如果是后者,那就直接用关键词到选项中去找这种比较关系好了。
10#
发表于 2009-9-7 15:45:00 | 只看该作者
thx for shar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6-17 05:2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