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2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机精大全!!!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3-17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差了一篇,INSPIRE牛牛的机警。我贴过来!

终于结束了, 看到屏幕上m50, v41, total 760的分数,我长出了一口气.
自从6月初第一次考GMAT以640收场以来,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去碰GMAT,
一来是有担心自己再次失败, 其次最主要的还是收拾心思去考TOEFL去了,
直到8月底考完TOEFL以后, 我还是很担心考不好GMAT, 想来想去觉得都很郁闷,于是
决定去黄山一游, 回来再马上开始, 不过很不幸的是, 从黄山回来就得了个重感冒,
一直拖到9月20日左右才完全康复, 然后是从9月23日开始一直到10月23日左右,
大概一个月的时间, 先花了2天时间认真想了想上次失败的原因, 然后定了个计划就
开始了. 我会把我的经验按照一个系列, 从Red,orange,..Purple依次写出, 希望
能给大家一个参考.
Red Series ---- 阅读
RC能力不过关应该是我上次失败的最主要因素, 其实自从我3月份最开始复习
GMAT以来, 我一直就很害怕RC, 每次都是强迫自己复习, 直到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我
都没有充分的准备好, 抱着侥幸的心态看了看JJ就去考试了, 结果考试的时候我一直
都在拿着文章在想这个文章到底是不是JJ, JJ上面是怎么说的, 结果阅读不仅耗去了很多时间, 而且也没看懂文章, 答题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找到原因以后, 这次复习的时候我就认真多了, 因为时间不是很长, 大概只有一个
月的时间, 所以我只准备复习GRE PP2REVIEW的阅读部分, 还有就是OG的RC部分. 选择这2
种材料的原因主要是它们2个都是机考的题目, 而且都是ETS的作品, 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而LSAT RC我只看了一篇, 我觉得时间不够,可能做不完, 所以我好发表评论.
我的时间安排是前面15天的时间主要是用心做GRE PP2REVIEW的RC, 总共有大约
480题的样子, 按阅读和做题加起来平均2分钟来算, 总共需要16-18个小时来完成. 做完
后也不能敷衍了事, 而是认真的按照"花儿的pp2阅读分析"认真做了一次总结, 大概总共
需30个小时, 所以前面15天每天花3个小时来完成是完全够了.做完这个以后, 我对自己的
阅读所花时间, 自己的阅读习惯有了一个很深刻的了解, 最重要的对ETS的出题手法有了一个很好的了解. 做完GREPP2的时候我的阅读大概稳定在每分钟能看100词, 后面的题目
基本上是一分钟一题. 而且准确率都达到了80%以上.
后面的10几天时间我放掉了GRE阅读部分, 开始看OG的RC部分, 其实OG是一本很好的
书, 不仅是它的SC不分, 我觉得RC部分同样编的很有水平, 至少可以让你知道ETS自己的
想法, ETS是怎样来找出正确答案的.OG的RC我也用了和PP2同样的方法, 都是自己先做,
然后仔细分析. 直到最后我终于稳定了我的RC的水平: 阅读文章大概是每分钟20行,
做题平均是一分钟一题, 这样下来对以后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PACE很有好处.
可能会有人问怎样知道自己的花了多少时间, 我是找了一个秒表, 每次开始看文章的
时候按下直到阅读完毕, 这样就知道自己花了多少时间了. 长了以后就能稳定自己的
时间了.
最后给大家贴一篇杨继的阅读理论,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一、按文章套路分类:
1. 新老对比型
特点:喜新厌旧,标新立异
老观点标志词:
旧:traditionaly, once, old, 具体的过去时间
众:most, many, common, frequently, usua(ly)
新观点:一般在大转折后出现
位置:第一段中部,或第二段开头
TS:明确,完全概括新观点
2. 现象解释型: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人物,时间,事件)。
解释原因,为什么/如何发生。
解释一般有多种理论,主体词是对每种理论的评价(应记录)
TS:概括正确理论的句子。如果没有正确理论,则没有主题句。
判断文章类型,根据过程,不根据结果。
特点:重点是为什么/如何发生
3. 问题解决型。
问题包括疑问,标志词:疑问词,问号,question, puzzle
任务,标志词:task, difficulty, challenge, problem, criterion, requirement
解决:回答问题,完成任务
解决一般有多种理论,主体词是对每种理论的评价(应记录)
TS:概括正确理论的句子。如果没有正确理论,则没有主题句。
判断文章类型,根据过程,不根据结果。
特点:重点是如何解决,如何改变
4. 结论解释型:是总分结构。
TS:开头提出。一般是第一段中象结论的句子,或判断句。
判断句:
解释:对结论的详细展开。
特点:重点是有什么
二、按题目类型分类:
1. 直接事实题:找定位,关键是文章各段的主体词,同义变换
2. 取非题:答案是文章内容的反面。
1). 对比题:针对强对比出题。定位:回文中找强对比的位置
2). 改善题:多半用虚拟语气出题。也可能是改恶。定位:回文中找虚拟语气相反的内容。
公式:虚拟语气+改善的说法。如:better, improve, more useful, more illuminating, more enlightening, more convenincing
3. 举例作用题:
问法:某行的例子,in order to...
窍门作法:give an example of 或illustrate 的选项最可能正确
标准作法:找例子的结论,例子要说明的道理,服务的对象。同义变换
定位:
1). 标志词: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uch as。先结论,后举例
2). 强因果关系:先举例,后结论
3). 无标志:先结论,后举例
4. 列举题:
1). 排除题。小列举,列出4个才可能出题
2). 罗马数字题。大列举,有明确数字标志的,或类似的指示词。
特殊情况:有些罗马数字题与大列举无关,是信息题。
5. 逻辑题:机考很少考
1). 支持题,包括:
a. 搭桥法,把缺的条件补上
b. 罗嗦法,把支持的论述再说一遍
c. 具体事例法,举文中没有的例子作为正面论据
2). 反对题,包括:
a. 釜底抽薪,反对原因
b. 欲擒故纵,反证法,虚拟语气承认成立,推出矛盾
c. 抬杠法,直接反对结论
d. 它因法,存在文中推论以外的其它原因
6. 信息题,对文中信息的充分性准确性提问: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2). 作者同意/不同意下列哪种说法?
3). 文中信息(没有)回答下列哪个问题?
定位:
1). 有定位:of/about, concerning, regarding, 中心词
2). 无定位:根据对全文的整体把握来逐个选择
7. 类比题:situat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ost similar to the situation of...
analogy to, consistence with, parallel
作法:抓住本质特征
客观题注意事项:
1. 四种通用错误选项
1). 混:把A的特征说成B的特征
2). 偏:把多个特征中的一个说成全部特征
3). 反:与文章明确相反
4). 无:文中没有,无法判断
2. 慎重对待含有最高级,唯一性和比较级的选项。选项中出现问中没有的以上内容,错。
3. 位置原则:不用非出题段内容解答问题。如果题目内容在段落开头或结尾,可以使用相邻段的内容。
4. 长选项的竖读法:纵向比较所有选项,尤其是开头,找到其中相同的语言部分。如果某几个选项中相同的语言对解题有用,先看这几个选项。否则先看其它选项。或者这几个选项的差异部分。
定位基本方法:
1. 文章每段主体词应记下。根据题干主体词,找相应段落。
2. 特殊情况:
1). 题干主体词在文中多次出现,一般定位在第一次出现处
2). 题干主体词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定位在主题句。
8. 主题题:
1). 问法:main idea, purpose, primary..., mainly concerned..., orgnization, best title
2). 分类:内容性和写法性,根据选项判断
内容性:选项中含细节,关键词
写法性:选项中含抽象化的套路语言
3). 内容性主题题作法:
a. 文章含有明确主题句,同义变换
b. 没有明确主题句,使用三出现原则
三出现原则:重要关键词必须出现;细节不能出现;新内容不能出现
c. 选项中包含一点态度的,保证态度和文章相同
4). 写法性主题题作法
a. 新老对比型
showing that a certain interpretation is better supported by the evidence than is an alternative explaination
a recently proposed explainanation of a way in which wind-pollinated plants reduce pollen waste correct an erroneous belief by describing its origins describe an alternative hypothesis and provide evidence and arguement that support it recommending a different approach
provide evidence to dispute an accepted theory about the evolution of galaxies
correct misconceptions
criticise, challenge, refute
b. 现象解释型
a phenomenon is described and an interpretation presented and rejected a problem (从意思上说是问题,从套路上说是现象) is presented and reasons for its existence are supplied
discussing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way bilateral asymmetry is determined in lobsters
c. 问题解决型
suggest an answer to a theoretical question
identify the strengths of possible solution to a problem
discussing a problem and arguing in favor of one solution to it
a way to curb illegal digging while benefiting the archeological profession
a problem is described and then reasons why various proposed solutions succeeded or failed are discussed
d. 结论解释型
a general opinion is expressed and then supportive illustrations are advanced
stating a conclusion and adducing evidence that may justify it
an evaluation is made, and aspects of the evaluation are expanded on with supporting evidence
an assertion is made and sever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it
e. 特别套路,评述某人观点/著作
evaluating the soundness of a work of criticism
indicate the importance of Jean Wagner's analysis of Afro-American poetry
reviewing a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status of women in Mexico City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ummarizing the findings of an investigation
discussing an important work in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an appraisal of a biography by A.N.Wilson
present te cenrtral thesis of a recent book
summarizing and assessing a study
an evaluation of a scholarly study
analuzing a scholarly study and pointing out a central weakness
-特别套路一般是混和评价
主题题两大原则:
1. 主题从前不从后原则:如果文章前后出现不一样的重点,不一样的结论,以前面的为主题,后面的为延伸性内容
延伸性内容:在文末或某段末。出现与主题关系不密切,并且有可能升华到更高高度的内容(就是跑题的内容)
2. 态度从大不从小原则:文章开头或主题句中的评价是大评价,让步和转折除外。
9. 态度题:
一、判断依据:
1. 判断句:带系动词、情态动词、自由褒贬词的句子
2. 引号:讽刺、批判语气
3. 某些表示评价的实义动词:研究类文章
-负评价:fail to, over(under)estimate, exaggerate, ignore, neglect, over look, misintepret, misrepresent
-正评价:find, discover, show, prove, demonstrate, confirm, determin
4. 让步:先小后大
-前半句三种写法:it is true (correct), of course; no doult, undoultedly; do, may, seem, appear
-后半句:转折
5. 原则:从大不从小,全文的层次
二、注意事项:
1. 避免极端选项
极端选项:
a. 过于中庸,无态度
indifference, ambivalence, resigned, light-hearted, jocular
b. 人身攻击
condemnation, indignant, envious, offensive, insincere, callous, defiance, derision, scornful, cynical, spiteful
c. 过于热情,甚至谄媚
fervent, fanatical, adulatory
d. 程度过强,不留余地
complete(ly), entire(ly), absolute(ly), unrestrained, unmitigated, unchecked
2. 混和评价的正确选项的表达方法
1). ... but(and)...:but以后为大
2). 由修饰词限定的评价词:partially (correct), qualified/guarded (approval/criticism), tentative/reluctant (acceptance), (enthusiasm) tempered by (minor reservations)
如何读文章,记录
一、难句分析:
结构:主干成分和修饰成分。先找修饰(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定状从句),剩下的是主干
判断从句: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分词)
在没有列举的情况下,从句中应只有一个谓语动词
从句在开始后的第一个和第二个谓语动词之间结束
二、取舍原则:
1. 取舍:
1). 论点、论据、论证过程
a. 论点应看懂,迅速确定关键词,引导词:by, through, via,表原因,方式
对专业性文章,不懂论点,也要找出关键词
b. 论据包括举例,列举,数据,史实
-举例:紧跟结论的例子可以不看,因为举例作用题考结论
机考在7至8行之内(大概半屏)的例子可以不看
出现在多个段落中的例子必须看
-列举:
小列举:一句话之内,可以不看,记住位置
大列举:有明确数字标志或没有,发布在几句内,必须记下位置,找到每个列举的主体词。
对于四项以上的大列举不必看细节
-数据:一个数字必须看,多个可不看
-人物、时间、事件
事件:看人物的动作,其它先不看
c. 论证过程:找关系
因果关系:发生在论点和论据之间,记住位置即可。一般的原因可以不看
并列,递进关系:发生在多个论据之间,记住位置和关系即可
不可舍弃的部分:
1. 强转折、对比
2. 古怪的语言:文章后半部分的新名词,邻近结尾的转折,英文成语,修辞,尤其是比喻,四个单词开头的句子:surprisingly, unfortunatly, paradoxically, ironically, 不正常的复合词:特殊的加连字号的词
推测:遇到不理解,从前后就近之处寻找相同题材的其它说法。如果没有强转折,强对比,它们的意思应该大体相同,正负评价应该一致,否则相反。
出题点:
1. 主题题:内容性,写法性
1). 有明确主题句的文章出内容性主题题
2). 套路清晰的文章出写法性主题题,套路特别清晰的出orgnazition
2. 混和评价,特别是主要事务的混和评价
3. 强对比:取非题
4. 强因果:
1). 直接问原因,结果:直接事实题
2). 文章提到某种原因导致某事不太好:改善题
5. 比较级:
1). 文章提到A比B如何,问A比B如何:直接事实题
2). 文章提到A比B如何,问B比A如何:取非题
6. 举例:举例作用题
7. 列举:
1). 大列举:列举题(罗马数字题)
2). 小列举:排除题
8. 延伸性内容:
1). 直接问延伸性内容:直接事实题
2). 结构上,与主题有关:从前不从后原则
9. 强调性语言和古怪的语言:
1). 强调性:最高级,唯一性,比较级,引号,破折号
2). 古怪语言
10. 人物,尤其是引用其原话的
老观点的原话不用管
11. 罗嗦内容:同一内容说三遍以上
12. 普遍性原理:一句话的适用范围超过文章范围。
沙发
发表于 2003-3-17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雨后的彩虹----purple series
风雨后的彩虹----purple series---考试策略篇
几乎所有的G友对待复习都是很认真, 很多人都制订了很详细的复习计划
在一步步实行,而且到了考试之前都是感觉很好的,可是最后的成绩却是令
人大失所望。前面长时间的辛苦结果换来的是失望。
为什么呢, 关键的原因就是考试时候的策略问题。
众所周知,GMAT的考试时间非常之紧, 要在规定的时间里面从容的完成
考试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除非你是超级大牛,要不然还是象我一样
仔细的指定一个考试的详细策略吧。
关于AWA和MATH, 想必大家都不用我多说吧, 几乎所有人都能及时完成,
而VERBAL,大家都是如履薄冰,恨不得把一秒钟时间掰成两秒钟来用。
GMAT的VERBAL总共是41题, 其中SC大概是16题左右,RC是14题左右,
CR一般是11题。而总共记分的题目总共是30道题(这个结论是我做PP3模拟
题十几遍得出的推论)。具体每道时间的分配, 相信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对自己
的做题速度都有很明确的了解。
当时的时间分配是SC----16题----24分钟
RC----14题----32分钟
CR----11题----19分钟
前20道题目中的大概有8道SC,2分钟一道;后8道,1分钟一道就OK了。
RC一般是按3-4-4-3的规律出题,前面两篇阅读,每篇阅读文章用时
5分钟,答题每题一分钟,大概需要18分钟的样子;后面2篇文章需时
14分钟。
CR也一样,前面每题2.5分钟,后面是每题1-1.5分钟,前松后紧,
这样才能确保前面题目的正确率。
应试心理准则:
1.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即使你在考这题的时候
还想着上一题,可那有什么用呢,你能改变它的结果吗, 你能回去再做一遍
吗,当然不行。
2.永不放弃;看着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你突然发现时间不够了,
或者PACE已经落后很多了,这时候的你肯定心急如焚,要放弃吗,绝对不行。
再怎么说也要看一边题目,把最不象的选项排除,说不定你突然找到灵感,
势如破竹呢;不过至少可以肯定一点的是,你猜对概率已经从20%提高到了
50%。
3.不要依赖机经;考试的现场你肯定能遇到JJ(不管是在月初还是在阅末),
这时你的会怎么想,肯定是心喜若狂,然后去回忆JJ是怎么写的-----
记住千万不要,在现场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ETS这个家伙狡猾狡猾的,
很可能把题目的答案或者JJ的东东稍微改变一点,所以这个时候呢,JJ只能
帮你起个熟悉题目的作用,绝对不能替代你做题。

注意考前要预想一下最坏可能的情况,比如VERBAL的第一题就是RC,还有
连出2篇RC,第一个SC你就没有把握,等等;这样考试的时候你才能处边不惊。
---------------------------------------------------------------------------
最后附带提一下我的考试过程:
在顺利做完MATH以后,重新坐到桌子旁边的我深呼吸一下,准备迎接VERBAL的挑战。
第一题就是SC,仔细看了一遍后,竟然找不出正确答案,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直到第
4分钟,我才比较出一个答案, 这时已经不能再考虑对不对,时间已经不允许。
接着又是道SC,这道我还是没有把握,比较出一个答案后; ETS给了我一个很长的
RC,70行,还带了4道题, 我在纸上写下开始做阅读的时间--1:09, 看完这篇文章,
时间跳到了1:04,时间刚刚过去5分钟,和我预想的一致, 顺利的做完4道题,花了
5分钟,这样总共用了10分钟;不过讨厌的ETS又给了我一篇RC,不知道是我前篇做的好还是
坏,反正我也没有时间去考虑了,这边阅读只花了8分钟,这样到了第10题,做完一看
只剩49分钟了。
第11题终于出来一个CR, 我松了口气,很有把握的选出答案。结果又是
一道没有把握的SC,郁闷ing,又是在比较各个选项,选出答案;还好的是11-20题ETS没有
给我再出RC, 做完20题后,时间还有32分钟了;
第21题开始又是RC了,还是按照考前计划用了9分钟做完4道题,接着又是SC, 我又
不能确定答案,好象做到这里为止,没有一道SC我有把握的:)做完第30题,只有15分钟
时间了。
到第4篇60行阅读的时候我想放弃,后来还是忍住了,匆匆看了遍第一段,以及每段的首句,
开始做题,幸运的是3道题有一道是主题题,另外2道都是直接定位题。 花了5分钟做完
3道阅读,至少2道我确信是对了。 最后一道题是CR,只有25秒时间来做,我很快的排除了3个,
在剩下的2个选项里面选了一个,刚好时间结束。
在点REPORT SCORE的时候, 我在想多少分能够接受,不过有突然想起我的第一个准则,
就点了下去, 成绩让我很惊讶, 数学只有50, 而VERBAL有41,我原以为有30就不错了,
因为在16道SC中,我有把握的只有6题左右, 其他都是二选一, 能对5,6个就很不错了。
可能是我这次的RC和CR做的相当不错,所以才有这个成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6-8 16:2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