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6503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3-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Weatherhead School of Management
一、找工作
找工作全凭自己,不论是什么学校都一样。无非是在纽约、波士顿的学校招聘金融的公司多,提供H1B的多,机会多一些。
而在Case就需要Networking了。然后在网上投纽约等大城市的简历。投1000封能有1封就应该很开心啦。
有人说纽约这种地方投简历比networking有用,小城市才需要更多的人脉。
而且networking更多的是获取信息,虽然目的是找到工作,但是本意不是让别人refer,而是从别人的经历中了解更多。
暑假和一些学长学姐聊了聊,这些人有的是纯social,有的是GPA4.0,CFA三级的,都在Cleveland找到了工作。也有一些人毕了业就去大城市谋发展了。很多人回国了,似乎找的工作都不错。
说实在的找工作就看个人,一心想在美国工作的到最后是能找到的。学校是教课,又不是猎头,不负责工作。像我这样不思进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会找不到工作。如果跟其他general finance项目比,Case还是教的不错的。只是Cleveland这个地方有点坑而已。
不过,作为case MSM-finance最坑爹的一届学生之一谈一点我的感受吧。
说坑爹只是说招的人太多,170人。下一届就又减少到120了。
其实呢每个学校开的finance研究生课程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学的也都差不多。
能不能找到工作还要看这个学校的资源,城市的资源和你自身条件。
这里要想找工作,听到的最多的就是networking。
Weatherhead career link 里面的职位真心不多,学校内推资源真心少。这个跟纽约的几所学校肯定没法比。
所以说你成绩好坏,有没有学到东西是一回事。找不找得到工作是另一回事。不过你真有本事,那什么工作都等着你呢。
还有Case这所学校真的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到了美国,如果你跟老美说Case,除非他是Ohio的人,估计不太会知道这所学校。其实我选校时也问过不少人,都说不知道,没听说过这所学校,也不知道我哪根筋搭错了,放弃了Fisher会选择来这里。
找工作这种事真的全靠个人。我周围的同学上的都是前20的牛校,和他们一比落差很大。但是如果眼界放宽一些,心态放平一些,最后能找到的,就看是什么工作了。
而且回国工作的都还不错,赚的多少这个另说啦,有月薪一万多的。
二、老师
老师都很厉害,重要的是看你能不能好好利用资源了。他们肯定不会上赶着帮你,你要主动去寻求帮助。
Finance的老师就那几个,在官网上都能看到。
Scott真的会帮助他欣赏的人推荐工作,但是要他欣赏可不是件容易事。
Scott 的课教的挺有用的,financial analysis, equity research这方面的,但是脑子要转的快。开始像我这种一点基础都没有的人很难跟上,但是一年下来,发现自己学了不少东西,比其他任何一个老师的都有用。
好多在做投行工作的都说Scott的课有用。强烈推荐他在Spring Semester开的MSFI428-Financial Strategy and Value Creation。只要你不当freerider,就一定会学到不少东西。
不过听说他现在那门课不要求大家写report了,改成他自己讲课了。是大家的一大损失。
Leo教的东西比较容易让国际生在美国有一技之长,但只是SAS很入门的东西,而且每个学校都教,无非是中国学生学得会有些老妹学不会罢了。Leo有时候有些东西也没太讲清楚。
Peter懂得很多,Asian option, 课我觉得也不算简单,想考成绩高很容易,但重点是发的东西都看明白。Peter的课我觉得给人的感觉没有Scott tough,但是内容本身tough,至少我觉得。
Peter的Capstone课也就是Project in Risk Management教一些VBA,包括pricing和credit rating两部分。好好学很有用。有人因为好好学最后被Peter推荐去银行工作了。
Krishnan给人感觉比较和蔼,他讲的东西如果听不懂可以放心大胆的课上问他。不会像Scott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有时候向Scott问一些愚蠢的问题会被翻白眼。
Krishnan的课个人觉得挺有意思的,开拓思维,需要继续深入思考,多关注时事。完全Corperate Finance,跟financial analysis和risk management关系不太大。
Krishnan竟然跟我说如果毕业找不到工作就再申请一个纽约,芝加哥的Master或PhD项目,然后不上学,利用那些时间networking找工作。亏他想的出来~~
而且印度人真的是不想回印度啊。我越发好奇印度是有多不好了。
Gupta也还不错,至少讲的还算清楚,不过因为学生毕竟不是学编程什么出身的,risk方面不可能做到那么深入,毕竟那是phd干的。
而且听说他给分有点变态,而且随心情。对他嘛,就要投其所好。
Gupta教VaR。
Prof. Mahnic人也很好。特别能说的一个老师,大嗓门,讲的也挺有意思的。我很喜欢他。有两门课M&A和Global banking。一个讲M&A,法律法规以及估值。另一个讲一些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等,央行什么的。都还挺有用的。需要了解时事,动脑子。当然,如果只看成绩的话,听他讲故事就好了。
但是Dasol估计是不对我的胃口吧,实在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上课讲话跟背讲稿似的,韩国人说不出地道的英语也就算了,用不着讲课总要加些什么比喻啊,拟人啊这些修辞手法吧。
有些关键点看得出来他是很想着重讲,尽量讲得清楚,可是啊,他真的讲不清楚。
这门课觉得还是挺重要的,但是只能自学成才了。
后来和学姐聊,学姐也说很多人都觉得Dasol自己都没学明白。后来上Capstone是Peter复习Dasol讲的东西的时候好多人就没反应过来,Peter说看来教fixed income的老师教的不太好。我呵呵了。
有一门Investment management课,我们是federal reserve bank 的人来讲。今年新招了个老师讲这门课,我没见过那个老师,所以不评论了。
还有一门必修课Financial Modeling,重要,有用。
自己多看看她发的东西,她的课件,整合一下对之后上Scott的课有帮助。
Case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基于excel的,其他程序用的不多,leo教了个SAS入门。时间紧任务急,毕竟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Peter教一点点VBA。编程这东西语言知道了,剩下的就是逻辑了,不是能教出来的。
不过最大的问题是人多资源少。
但是话又说回来,所有商学院也就那么几个老师,教的东西都一样。能不能充分利用资源只能靠自己喽。你不去找老师,你活该什么也得不到。
然后是课程设置。
入学有Orientation,现在具体什么样不清楚,我当时是上一个礼拜的课,复习一下本科知识。
有一门奇葩的Individual Development课,我想性质大概和心理课,自我发展课一样。找个学behavioral management的PHD在读生给上课,简直是醉了。
不过因为这门课骂声一片,下学期似乎停了,换成和networking有关的,请公司里工作的人来讲讲他们的工作。
毕竟我们这一届是小白鼠,我们的不满会督促学校改进的。
大家可以去官网上看,finance core的我都上过,除了436以外我觉得还都是挺需要的,挺基础的,讲的也不错。
重要的是自己学完后要会归纳总结,合并同类项。我这方面有所欠缺,需要花时间在上边让我建立起一个体系。本人还在努力当中。
corporate finance track 只上过第一个,前两门是第二学期的课。428和432都是类似于案例分析。428每节课一个case,课前根据Scott的问题写case analysis,还是很锻炼人的,可以好好的综合自己学过的各种财务分析方法来解决case。但是本人不才,至今看到case还是头大。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能百分之百吸收,这门课受益匪浅。
432是讲关于risk方面的case,gupta最大的优点就是讲的比scott清楚,至少我上他的quantitative risk modelling时是这样的感觉。至于432具体怎样,我无从知晓,因为选课的时候起晚了,没选上。
risk management track 431就是dasol的课,只能说内容有用,自学为主,归结为本人英语不好,脑子转不快,实在不明白他说了什么。不过你要知道,一门课不论多无聊,总会有那么几个牛人可以和老师交流上的。
433是gupta新开的课,用excel帮你建立一个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就是让你知道什么是VaR,什么是GARCH,SMC。实际工作中我们肯定不能做编程的工作,因为没人会用excel编程,都是用R,SAS,MATLAB什么的,我也不懂。
两门specialized electives我都没选。
一门Health Finance似乎主要以课上讨论课下写论文形式进行,很多在这个领域工作了很多年的MBA在上,听他们讲讲自己的见解也不错,只是觉得对我们用处不大。当然,世事无绝对,所学之物必在人生中某一点派上用场。
另一门Entrepreneurial Finance我也没上。Mike讲的。每节课请一个创业的人讲讲经历。主要是Michael这个人挺牛的,家世好,人脉广,如果能和他搞好关系说不定工作就有着落了,当然世事无绝对。
三、辅助人员
提一下两个小秘,一个Marybeth,一个Mitchell。Marybeth我还比较喜欢。
可以找Marybeth聊聊简历,Cover Letter什么的。
四、关于Case
因为工科出名,医科出名,所以Career Fair基本来的都是招Engineering的公司。有招finance的但是给H1B的不多。
当然我不否认这里的教学质量。
但是毕竟只有你的项目和你有关。
所以来Case,你一定要想得清楚,明确追求,敢说敢做,脱颖而出才行,否则还是选择一个舒服一点的地方,资源多一点的地方比较好。
每一个项目肯定有人说它好有人说它不好,这其中的利弊自己权衡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