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640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总结] 三个case说研究型学生申请香港之博士(商学、经济类)项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17:5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33

本文简要总结了三个好朋友在2010-2013年间坚持不懈申请香港所在大学的博士项目(商学、经济类)的大致经历。因为他们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本人觉得他们申请成功的经验是可以复制的,供还在申请香港博士项目的背景类似的同学参考。另附pdf附件供下载

一、申请时的背景
1A同学
简要过程:20102月开始准备;2010年申请3个学校,失败;2012年再次申请,投5个学校,2个给面试机会,20124月收到1offer
结果:香港科技大学(HKUST)商学院
本科院校:985211
硕士研究生院校:985211
托福:一战952010.05R=24L=23S=20W=28),二战942012.04R=23L=20S=23W=28)。
GMAT:一战6502011.04V=30Q=49W=4.5),二战6802012.09V=32Q=50W=4.5),三战7102012.10V=35Q=51W=4.5)。
GPA本科GPA=2.6;硕士GPA=3.4
论文情况:中文论文2篇(国内一级1篇、1CSSCI)、国际会议3篇。
工作经历:16个月香港RAresearchassistant)研究经历。
经济条件:出生农村,申请前半期穷困,后半期有所好转。
其它亮点:一名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教授的推荐信。

2B同学
简要过程:20113月开始准备,2012年申请6个学校,1个进short list,一个半奖offerClaremontGraduate University没去);2013年再次申请三所学校,20142月收到1offer,其它2个暂无消息。
结果:香港大学(HKU)商学院
本科院校:985211
硕士研究生院校:985211
托福:一战852011.05R=21L=19S=18W=27),二战832012.05R=23L=20S=18W=22),三战942013.04R=27L=20S=20W=27)。
GRE:一战3132012.08V=144Q=169W=3.0),二战3172012.10V=149Q=168W=4.0)。
GPA:本科GPA=3.3;硕士GPA=3.5
论文情况:中文论文5篇(国内一级2篇、中文核心3篇)、国际会议3篇。
工作经历:12个月香港RA研究经历。
经济条件:出生农村,申请前半期穷困,后半期有所好转。
其它亮点:所在研究领域的北美国际会议一篇paperpresentingauthor

3C同学
简要过程:201007月开始准备,2011年申请香港三所院校,无面试;2012年申请香港4所学校,1个进面试;2013年再次申请3所,2所进面试,1所暂无消息,20141月收到1offer
结果:香港理工大学(PolyU)商学院。
本科院校:985211
硕士研究生院校:985211
托福:一战862010.08R=25L=24S=17W=20),二战872012.11R=24L=21S=20W=22)。
GMAT:一战5802010.11V=21Q=49W=3.5),二战7002011.07V=32Q=51W=3.5)。
GPA:本科GPA=84/100硕士GPA=2.88
论文情况:中文论文2篇(1CSSCI1篇中文核心期刊)、英文期刊论文1篇,国际会议1篇。
工作经历:18个月香港RA研究经历。
经济条件:出生农村,申请前半期穷困,后半期有所好转。
其它亮点:《南开管理评论》国际版英文paper一篇;第二年申请时遇见了去年负责面试的教授。

二、共同点
1、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较好的研究潜质。
ABC三个同学在申请时(成功的那一次)已经发表了一些文章,所以说他们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他们的研究成果大都是中文,或者是不起眼的国际会议文章,因此这样的研究基础在负责招生的committee眼里并不是什么亮点,他们并不知道大陆的什么期刊,(当然,如果发表了国际广泛认可的B类以上的期刊,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那一定是亮点)。虽然他们的研究成果不足以构成亮点,但是他们表现出了较好的研究潜质,一方面每年都有新的paper发表,说明对研究的兴趣和坚持,二是他们的research proposal写得比较像样,也有自己的sample paper(香港的学校要求提交proposal,还可以附带sample paper),负责招生的committee只需看这两样基本就知道这个学生的研究水平了。例如,AC同学面试时,负责面试的教授都问了他们的sample paper里的许多细节,B同学面试时被问题proposal在方法上的细节。
2、均有硬伤(或弱项)但没影响最终结果。
A同学的硬伤是本科GPA只有2.6,这是非常严重的,托福成绩也不高(商学院一般都在100+)。C同学的硬伤是本科GPA只有3.0而硕士GPA呈下降趋势不足3.0,弱项是托福成绩只有80多(商学院一般都是100+)。B同学GRE成绩平平317,托福也只有90多,口语较差,这些在激烈的竞争中这些都是弱项。但是最终他们都拿到了比较理想的offer,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其它方面的优点完全掩盖了他们的弱项。
3、学校出身较好但是规划较晚,因此周期均为2-3年。
ABC三位同学的学校背景还可以,都是985211,但是他们规划都比较晚。A同学准备申请留学时离硕士毕业只有一年时间,C同学也是,B同学只有半年时间。由于准备很晚,毕业那一年没有申请或申请失败,直到再次申请才成功。很多比较顺利的同学(申请硕士项目)都是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了,或者研究生一年级就开始准备了(申请博士项目)。
4、意志坚定却从不言放弃尽管穷过。
ABC三位同学都来自农村,家庭不富裕,没有多余的资金供他们考TG,更没有钱去报英语培训班(当然他们三个都在CD上找过资料、读过心得、有过体会,感谢CD)。特别是毕业后他们没有申请上,离开了学校就等于没有了低廉的生活成本,走进社会后租房、吃饭都是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一边做着兼职、一边考TG、一边搞自己的研究。后来他们在香港找到了全职的RA工作(给教授做科研助理,做一些细节的任务,比如codingliterature review和简单的data analysis),资金上有所缓解,但是白天都给老板干活,有时候晚上还加班,只有晚上或周末才有时间学习英语或者是做做自己的课题。刚开始觉得RA工作挺好,与科研挂钩,并且还有收入。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那也只是一把“双刃剑”,运气不好遇到了差的老板,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学英语和搞自己的研究。
5、均有一年多的RA研究经历。
AB同学运气比较好,遇到的老板都很仁慈,有足够的时间做复习TGC同学不太走运,遇到的老板给的任务都很多,常加班熬夜,这也是他的托福刷分一直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双刃剑”总有正的一面:(1)他们还是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比大陆方向更清晰、方法更合理的训练,为他们将来的研究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A同学在入学后就表现出了比同班同学更强的科研能力;(2)至少有一封推荐信不用自己“写”了;(3)认识了一些PhD学生,领受了一些经验。
6、均有亮点
A同学的亮点是他的一封推荐信,他在做RA期间认识了以为研究做得很出色的教授,和他常有交流和讨论,那位教授也很乐意给他写推荐信,我认为这封推荐信在他申请过程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中一个负责面试的教授就说“I am a fan of his papers”。BC同学并没有遇到什么牛教授。B同学的亮点就是他自己作为第一作者搞了一个working paper(想法是他的,负责具体操作,实验经费则由合作者出),然后他去北美参加了所在研究领域的一个年会,并在大会上present了自己的paper,整个过程对于一个刚入道的学生来说还是难能可贵的。C同学比较传奇,他第一次没申请上,第二次去申请时遇到了同一个教授负责面试,那个教授问他为什么又来了,他回答说上一次不幸失败了(我觉得那时就已经十有八九了),后来那个教授说对他发表的英文paper比较敢兴趣,问他贡献多少,他说十之八九。那个教授认为他有很好的研究潜质,过完年他就收到了offer,后来那个教授成了他预选的导师。
7、面试准备非常充分
面试无非是展现自己的一个好机会,光看GPATG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因此对于进入面试机会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准备。对于研究型的博士项目,面试问题主要是围绕研究开展的。关于A同学,问了他为什么对该学校感兴趣,sample paper的一些细节,RA期间都做了什么。关于B同学,面试官开门见山就让他说说自己的proposal,其中一个细节讨论了估计有7-9分钟(总共面试大概15-20分钟),然后问题硕士论文做了什么,有没有学一门课程(gametheory)。关于C同学,也提到了他的proposal和发表的paperRA做了什么任务。充分准备就是要做到(1)尽可能多的准备要问的问题,(2)准备问题的答案并且反复练习到能对答入流。A和B同学扮演过各自的面试官相互提问和回答,C同学说晚上他对着墙练习了很多遍。面试还有一个环节是学生自由提问,这是一个好机会展现自己的潜力,我觉得不要问一些诸如“什么时候能得到结果通知、你们每年招收多少人”这样不痛不痒的问题,而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优点设计一些好问题,自己要预测对方可能回答什么,针对对方不同的回答自己的反回答是什么。比如B同学设计的问题“Buildingon my experience in XXX field, I and my co-author plan to apply for a researchgrant from mainland government. I want to know your university’s policy on suchkind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for a PhD student. Could you tell me some about it?You know, in my proposal, doing xxx needs some fund to hire assistants”。这个问题表现出了B同学对研究的执着,积极争取研究经费,是正面积极的,而不是中性的或者负面消极的。对方答案无非有三种,一是“支持”,二是“反对”,三是“不清楚”。针对这三个回答,B同学准备的反应是:(1)“That’s great! With more fund, my researchbecomes easier”;(2“It’s fine, I think I can findother ways to get fund”;(3“It’s Ok. Iwill go to university’s website to check”。这三个回答,无论哪一个,也都是积极的,主动的,正面的。

三、建议(简写,请见谅)
1、要早做准备。既然下定决心要留学,那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对于一个准备较晚资质正常的同学来说,失败很正常,2-3年时间也很正常。
2、如果要申请学术性的博士项目,那么研究能力和潜力是最重要的,其次才是英语、GPA等等。如果申请时研究潜质还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那英语成绩和GPA等很重要了。
3、要注意挖掘自己的特点和亮点,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特点亮点的,那一定要去创造一些亮点特点。

收藏收藏12 收藏收藏12
沙发
发表于 2014-3-5 18:59:22 | 只看该作者
有专业吗?
板凳
发表于 2014-3-5 19:25:56 | 只看该作者
蟹蟹你的分享!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3-5 19:43:09 | 只看该作者
duanxs 发表于 2014-3-5 18:59
有专业吗?

l两个是management (OB方向); 一个是economics
5#
发表于 2014-3-7 07:00: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大好人!
6#
发表于 2014-3-7 21:19:2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了!!!我至今只有三个Waitlist,今年估计出不去了,明年我还要申!
7#
 楼主| 发表于 2014-3-8 10:09:56 | 只看该作者
AlexW 发表于 2014-3-7 21:19
楼主辛苦了!!!我至今只有三个Waitlist,今年估计出不去了,明年我还要申! ...

不到最后不要放弃啊~
8#
发表于 2014-3-21 15:04:04 | 只看该作者
不断完善自己,坚持很重要,楼主等我续贴哈
9#
 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10:04:41 | 只看该作者
HelenRegan 发表于 2014-3-21 15:04
不断完善自己,坚持很重要,楼主等我续贴哈

期待你成功的case!
10#
发表于 2014-4-2 23:01:2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2 09:3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