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219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3-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已经很久不上来看master区的东西了,看到几年前写的一篇"CMU MISM 就业情况"最近又被顶起来还是挺高兴的,希望那篇帖子对后来的申请者还有所帮助
最近回了CMU一次,拜访了不同的院领导和教授,也重新了tour一遍变得完全不一样的HBH,感慨万分。工作了四年,现在一起hang out的还是之前那群MISM同学,不过这几年大部分人在事业上都有了长足的变化。我想就着这个机会,上来发表点更成熟的想法,算是最后为CD贡献一次,也希望更多人申请我们CMU MISM项目。自己几年前写的东西现在看看有点幼稚和搞笑,不过那时候才20出头,请大家原谅 
先谈谈我们那一届MISM中国人现在的情况:绝大部分人还是在纽约或硅谷,只有非常少的人换过location (NYC -> 硅谷),部分说明毕业之后location还是有很大的粘性
纽约这边:
当初清一色的finance IT,现在大部分还是留在那里。留在finance IT的基本都升到或即将升到Assistant Vice President/Vice President级别,跳过槽的普遍base 100K - 120K+, 没跳槽的在90K - 100K,bonus每个组区别很大,从几乎没有到30%都有,但总体比较平均
有少数跳到front office做quant/research,待遇不详
也有少数跳到IT公司,例如Google或小的startup,base都在120-140K左右,total comp算上股票接近200K
硅谷那边:
当时清一色的entry level software engineer,现在分化很大。比较有事业心的基本都跳过槽拿senior title,base在140K左右,total comp接近200K,hour比较差。没有事业心的过着朝10/11晚5生活,工资还是在100K左右,没怎么变过,但life style无敌
纯从career角度来看,这几年IT是无敌的,以前大概是quant > IT =~ finance IT,现在如果有FLGT offer,估计没几个人愿意去做quant更不要说finance IT了。这不光体现在salary上,就连potential upside上finance也基本不敌IT:MD quant赚七位数bonus和撞到好的startup拿到pre IPO股份的几率可能差不多,但作为普通software engeering 加入startup却比成为MD要容易得多。另外,所有soft IT position都比hard IT position待遇差不少,这体现在finance IT里(BA/PM vs Developer),也体现在IT行业 (Operation/PM vs Developer),而且soft IT position是相对来说比较难换industry/job type的,比如想要从finance soft IT跳quant几乎不可能
当然,谁也说不准现在tech industry会不会像2000年那样爆掉,所以这个趋势仅供参考。总体来说,大家都发展的挺好。虽然现在到了一个小瓶颈期,但我认为将来十年职业发展就看这一两年每个人能否有大的突破,只不过bottom line已经远高于平均master grad水平了
再说一下MISM,几点想法:
1. 这次我回HBH,最大的感觉就是多了很多学生lounge和随意占用的project/study room,这个以前是没有的。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改变,把以前隔离的各个项目融合在一起,更有利于创新和跨专业交流。简单的说,虽然教学楼还是比较旧,但里面的空间利用已经很现代化了,有商学院的感觉
2. 学院领导有很清晰的发展目标,在未来这几年Heinz College还会有很多变化,比如增加新的教学楼,开新的专业或方向等。虽然在校友捐款上和商学院比还是有很大差距,但这几年MISM的发展还是给这方面奠定了基础
3. 录取那一块变得更selective了,主校区MISM录取率大概是6%-10% (非官方精确数字),申请人数接近2000人,这点是很impressive的。而现在学校其实还没在中国做太大的宣传,如果学校决定开始做专门的中国marketing strategy,数字会更加好看
4. 就业来说MISM还是无敌的,秒杀除少数几家MFE外所有商学院项目和绝大部分理工项目。他的最大好处就是flexible,金融好的时候去金融,咨询好的时候去咨询,IT好的时候去IT。不要觉得为就业而就业是什么丢脸的事,我这几年的最大的感悟就是:聪明人是顺着社会潮流而走的,蠢人才逆潮流而上。发现社会发展脉络并顺其发展自己的career才是聪明人的行为,强调自己所谓的优势兴趣而不顾大流只不过是没有应变的能力的莽汉而已
这是此帐号在CD上最后一贴,我这个星期还会偶尔回来看看有没有问题,之后有问题请尝试联系我本人微博或email (有心人应该可以找到)
最后,祝所有申请Master的朋友都如愿拿到AD并拿到心仪的工作off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