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2874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8-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去年战败,今年重来。生命不止,追梦不息。
去年一起组织了一个申请小组。大部分组员都拿到理想Offers。我自己没有拿到Top 16 的Offer。估计是这辈子最后一次拿出两年全职念书了,所以慎重。排名稍后的Offer仔细考虑后也决定不去。可能受到我创业没有做大,推荐人和推荐信等原因的影响比较多。所以今年再来。
去年小组的申请结果如下:
上海一外资咨询公司 x 1 (去了Tuck)
Columbia 在校生 X1 (去了本校CBS)
J&J (强生) x 1 (去了UCLA)
P&G (宝洁) x 1 (去了Texas Austin)
中国知名房企 x 1 (去了Connell)
美国房企x 1(曾有三大评级公司经历, 现在某Hedge Fund Back Office)(Kellogg Wait list)
美国创业x 1(曾有大型国企工作经历)(去了Tuck)
英国创业x 1(曾有欧美跨国公司经历)(NYU Waitlist)
北京某外资投资公司 X1 (MIT Waitlist)
小组合作内容:对必写Essay题目的讨论,如Career goal, Why MBA, leadership, community等专题;Essay写作技巧,对每个组员Essay的联合评审;推荐信讨论。对其他问题其他学校的意见交换;等等。
理想组员:希望愿意加入的人已经有所准备,过申请经历。Essay 等已经在写了。GMAT 至少710 ,对今年申请持慎重态度,不欢迎打酱油。年龄在27周岁以上,工作方面有一定成就。
行业背景要求:Investment industry (2-3人)
Management Consultancy (2-3 人)
Entrepreneurs (企业家)(2-3人)
Industries (2-3人)
总人数控制在十人以内,背景最好能够互补 (按去年经验,太多人数难以安排,会造成整体效率降低)
小组宗旨:为中国成为世界商业的绝对领袖而念MBA
小组合作的规则如下:(3 C 原则)
Commitment;
小组每周末下午2-3个小时的(Skype)正式会议必须参加,成员都参加会议是确保小组合作紧凑有效,而不流于涣散。
Contribution;
组员都尽其所能贡献小组,资源共享。强强联合,紧密合作才能产生乘数效应。因此希望有意加入者有贡献精神,而不是来打酱油。
Cooperation
讨论中难免偶尔强势,碰撞的火花也常是换位思考的灵感。但是不希望 too dominant behaviour。小组的整体胜利才是团队合作的意义。因此希望新成员有优异的合作精神。Team working is the king.
愿意加入并遵循小组规则的合适CDER请短信我并附上背景简介及电邮, Skype ID和微信I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