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672406在线时间 小时注册时间2011-9-16最后登录1970-1-1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 
 
| 3月23号,当我点击report score看到屏幕上那两个简单的分数v158,q170时,明白自己这一个月的付出没有白费。 去年年底一战,纵然之前准备了差不多四个月,但分数相当打击人,148+166。和所有被这种成绩打击到底的G友一样,我十分沮丧。但还好我这人比较执拗,认定的事情不想轻易放弃,就决定再来一次。一战后紧接着就是期末考试了,之后放寒假我去北京上托福的辅导班,结课时已经是腊月27,第二天上了陈琦的点题班,接着就是除夕,我第一次一个人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过春节,虽然上完课一直到正月初五我都没有学习,但这个春节真的是一段特殊的经历,就像是很多人说的,体验不同的事情,我的大学完整了。
 陈琦这个名字在Ger中是无人不知的,能见到他我也是相当兴奋啊~还请他给我签了个名,希望考试时能“琦叔附体”,嘿嘿。我个人真的觉得他的课程很不错,虽然有些段子有那么些什么色彩吧(咳咳,大家都懂的,呵呵~)。当时听课时倒并没有很强烈的感觉,之后我按照他说的把录音听了三遍(惭愧,没听够5遍),真的是越听越有感觉,做填空也从原来的混沌状态慢慢变得清晰起来(虽然最终也没能达到他要求的境界,但还是提高了不少)。
 跑题了,嘿嘿。
 我正式进入GRE二战的备考状态是在正月初七,也就是2月17号,这是距离二战还有30余天。不过中间因为元宵节和同学玩,坐火车回学校以及处理事情和状态的调整花费了差不多5天,所以真正的准备时间差不多30天。我们学校2月29开学,一直到考试我也并没有像一战前那样经常逃课,但说实话,除了一门十分重要又十分困难的课程,其他的课我基本都在拿手机背单词,就是陈琦推荐那个词汇控,个人觉得挺好用的。
 我总结自己为什么一战4个月都达不到的分数这次怎么就这么轻松得让我拿到了,想来想去我觉得差距在效率上。一战之前早晨六点钟起床背红宝,白天除了上课几乎所有时间都在GRE上,不午休,晚上回来后经常写作文到凌晨,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真的是很辛苦,并且,没有很好的收获。二战相对轻松了好多,早上七点钟起床,八点开始一天的复习,下午三点多钟回宿舍睡午觉(其实已经称不上是午觉了),晚上六点左右重新开始,十点钟回宿舍,然后敲会儿作文,但12点之前一定睡觉。两个经历差距很大吧?我也这么觉得。但效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在这一个月里3000过了10遍左右,36做了三遍(大概,记不很清楚了),陈圣元一遍,绿皮一遍,OG上的题目一遍,陈琦7套做了三遍(貌似),录音听了三遍,花儿大致看了一遍,还有其他零零碎碎的小资料,作文倒是没怎么练习,issue和argument一共不到十篇,可能这也是我一战AW3.5二战成了3的原因吧,所以建议大家还是多写写。
 写了这么多,我只是很想告诉大家,一味拼时间也许并不是很好的备考方法时间并不等同于收获,效率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十分在状态学习半个小时就能和别人不很在状态的五个小时相提并论,每天足够的学习时间还是有必要保证的。)当你把所有你能抽出的时间都用在了GRE上却没有很大收获时,建议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看看自己是否进入了某个误区。
 最后想告诉大家,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被ETS吓倒,只是一场考试而已,愿意付出总会有收获的,祝愿大家都能取得理想的分数,成功飞往美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