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1930|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商学院的另一张脸】 - 在美国读书半年有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5 11:1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商学院的另一张脸

我在美国华盛顿的一所Top50的商学院读研究生,现在是我的第二学期。出国前有一年的酒店管理工作经验,GMAT不高,托福100+,有一些奖学金。来美国已经整整半年,回头看,瘦了,知道像一个美国人一样保持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了素食主义者;学会更地道的英语表达,GPA高得令人发指,TED/FT/Google Alert还有其他订阅的博客每天看;有几个好朋友经常去逛街,看show,将网络社交缩减到最小,更多的时候无比珍惜和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选择出国读研的原因比较大众,开阔视野,提高竞争力,试试看能否在美国找到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出国前也阅读过不少讨论留学规划的书籍,如新东方徐小平老师的几本书。各方面的原因从一开始就认定了只去美国,也自认为是留学大军里理智的那一位。

国内对于留学普遍的认知是,认为美国的好大学很牛逼,只要出去学习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有所作为。即总体而言,对于留学的前景过于乐观。这半年来,我对于我的学业,也由从起先对学校和课程的骄傲,走向质疑,迷失,最后慢慢回到清醒和坚定。这篇文章里,我希望通过另一个维度,呈现我对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了解和思考。


一、商学院的本质


本质是什么? 是育人?教会商科人一种思维?还是通过一张文凭,让你在重回人才市场的时候,更有竞争力?No! 现在,我想呈现给你商学院的另一张面孔——赚钱。

美国的人口基数不过是中国的1/5,但拥有超过4000所的大学,千万名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教授。其基本的运作方式就是,招生——收学费——支付教授工资和进行大学日常维护。大学教授的工资相对较高,而且大多数人都有兼职的consulting project或者其他名目,生活宽裕而受人尊敬。不只一次地听到在其他行业的美国人抱怨,大学教授的工资在这个国家实在太高得不应该了。。。私立大学政府没有补贴资金,大学的收入全靠学费和一些校友或慈善团体的捐款。纵观办学多年来的情况,美国的大多数文科、理工科研究生学院都在给学校赔钱,系里搞研究要花钱,还要支付那些全奖PHD们的学费和补贴。商学院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最大的摇钱树,虚高的学费,花里胡哨的课程,霸气的学分。。于是学校不惜血本加大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增加生其源美名曰diversity比例,花大价钱跟US News搞竞价排名的小把戏,成为了行业兼知的秘密。

现在美国人,已经很少自己花钱读商学院了。这个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有奖学金,而是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和名目来赚钱学费。如大多数人都在给学校研究生或者本科生兼职做助教,所以他们的读书成本往往比一般国际学生低很多。于是找工作困难、社交网络狭窄、对大环境不够熟悉的商学院国际学生,成为了学校主要的财政来源。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生入学,或者说,争取更多的中国生源,美国大学也采用了一些更适合中国学生的项目和噱头,如与某跨国企业合作定向培养,如在中国内地兴办分校,实习2+2等政策。这样的趋势如果说多年前已经在研究生学院出现,那么在如今的美国,很多私立高中、甚至初中都无限向这样的盈利模式靠拢。而只有量化下的办学的质量、生源,我们不得而知。回想上个学期哈佛大学的某课程考试集体作弊事件,真是让人寒心。

每个学院的课程每学期都是一定的,这意味着如果一个教授教某一门课,他可以一直教下去,讲课内容PPT分析案例都可以和之前无限相似,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备课工作,反正学生也不知道。所以在商学院,教授上课变成了很容易地一件事情,他有大量的空闲从事兼职和最大化个人时间来赚钱,学生的事情就得过且过吧。万一某门课在期末时学生反馈的结果不好,学校通常也是懒得换掉这个老师,不过是警告他改革一下教学方式,然后再等新一学期的教学反馈。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授变得尤为不负责任。想想每个小时都要几千人民币的课堂,真的觉得不划算。而很多教授已经很久没有接触过所在行业的人力市场,根本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怎么样的知识才是对学生真正受用的。教学与实际脱节的状况,并不是在中国才有,而是在美国以另一种形式存在。

我结识了一个大我不少在DC工作的美国大叔,本科Duke/杜克大学的Accounting,考到了CPA,我出生的那个80年代末,他在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匹兹堡大学读经济学的研究生,后来一直在四大或美国大使馆做相关工作。我们俩共同爱好之一就是吐槽bullshit grad school,他对我的感受感同身受,不时拿自己研究生时遭遇的狗屎学术经历来将吐槽推向高潮,还经常讲给我一些对付教授和作业省时省力又不伤人伤己的小窍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美国的研究生教育不是在21世纪,或者留学生如春潮般涌现的时候才如此商业化,而是在久远的80年代,甚至办学以来,它的本质就一直是一所执着的盈利机构。

我也有跟他讨论过,当我感觉我的program教给我的东西很有限,想要寻求解决办法时,为什么我的大多数同学却无动于衷,仍然享受这样的课堂?他给了我一个较为可信的解释:因为很多人不思考,不知道。而且,他们实在太信赖学校,相信无论如何在未来的道路上,这份学位都会助他们一臂之力。


二、转专业的遗憾


2012年年末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经过一些在美国打拼多年的人指点,我意识到我所学的旅游管理专业过于局限,课程的实用性也不够强。于是我决定转到MBA专业去,希望学习一些更tough的课程,与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人交流。

我专业的学分有36个,而MBA有57个,这意味着我需要多支付21学分的学费,而每一分高达1500美金;而且修MBA也另外有20个选修学分可以focus在商学院program范围内的别的方向,我第一学期只修了10个学分。加上自己的硬件条件,于情于理,没有不给转的原因,除非他们是怕麻烦。于是我充分准备好了各种argument开始激战。

我最先开始发邮件给招生的小蜜,小蜜回答的很官方,说全日制MBA只能在秋季学期入学,春季学期入学是不接受的。

于是我发邮件给了商学院的副院长,说明了我的情况和希望转MBA的决心。院长很快地回复了我一封很长很诚恳的邮件,可能是邮件英文表达的原因,她将我当成了美国学生,推荐我选择有春季入学的part-time的MBA项目,拿到的文凭是一样的(但实际上由于签证和法律规定,国际生只可以选择全日制的MBA)。另外她强调,我们商学院的全日制MBA有统一的课程和培养方向,所以就课程的原因来看,也不建议从春季学期开始读。

排除了第一种兼职MBA项目的可能性之后,我开始研究课程。发现实际上春季学期开设的大部分课程都和秋季学期有重复,比率高达10/11。所以,他们所强调的因为课程原因不能从春季开始读,不过是个借口。

于是我再次发了邮件跟院长argue,这次没收到回音,猜想是她已经被逼到墙头无话可说了。我再去找了MBA项目的招生director,说明了之前的所有情况。他的答复是,只有秋季入学,并且需要严格走申请程序。而且就转学分的情况来看,如果重新enroll了MBA项目,不管之前修了多少课程,最多只能转6个学分。——神马???对于重走申请程序这个政策,当然无可厚非。但是转学分的这个规定无疑是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就是说,即使之前已经在商学院修了一模一样的课,但是最多只能转6个学分。那么剩下不能转的学分呢?浪费了!而且已经修过重复的课,再修一遍吧。。。。。我当时就震惊了,这是个毛政策!!

至此,我得出了几点明确的结论:
1. 商学院只管赚钱,招生乃是重头戏。既然学生已经招来了,这事儿就已经成了。意味着学生基本已经无路可退,于是学校可以任意宰割,最大限度的从学生身上谋取利润;
2. 顺便了解了一下美国各大排名靠前的商学院的情况,转专业一说基本不存在。如果要入学必须重新申请,通过审核后入学,转学分的上限为3-9分。必须从秋季入学、怕麻烦、手续不齐全?????这些原因大多是借口,本质的问题是,学校根本不在乎学生的利益,不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没学到东西是你自己的事情,学校只管自己的声誉和赚钱;
3. 认清了以上事实,其实发现,转不转专业也就那么回事了。转学就更不是办法。折中的解决思路就是多选点MBA的课。大概也是因为利益驱使,商学院大多不允许旁听,教授会用拍照跟踪、签到核对等办法盯清楚每个学生的外形。想学program以外的知识就只好多支付点额外的学费。。没办法,谁让自己已经上了贼船。

从director办公室出来后,我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坐着,想想,然后眼泪刷刷地掉下来。。。那一刻感觉自己看清了很多东西,突然成熟了,接地气了。耗时一个月努力地尝试过各种可能性,虽然结局证明是失败,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了。这是我来美国这么久唯一一次哭,想想之前的很多困难我都那么勇敢,可这一次就是特别伤心,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万恶之源吧。


三、关于现在关于未来


现在,现在过得很平静。依然讨厌一些毫无实践意义的专业课程但是又不可避免,只能跟老师玩作业得过且过的小把戏,然后省下时间自己多学点东西;选了一些MBA的课,感觉还不错,有的是用选修学分,有的是自己额外付学费;尝试申请了两个DC国际机构的实习申请,结果都失败了,我知道我才刚刚开始,还需要很多历练。

现在,别人问我,为什么出国,为什么读研,我想我的回答,还和刚开始一模一样,也和刚开始一样坚定。不同的只是nuance,变得现实,更加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的短板,清楚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前进。

我所在的首都DC据报道说是全美国平均学历最高的城市。没有Master学位的人,很难想象在这里怎么混得下去。小小的一座特区,挤满了梦想,名校的光环,和年轻人闪闪发亮的眼睛。

我也有收到一些来自Chase Dream同学的邮件,问题雷同,最集中的是:好不好就业。

关于工作,管理行业仍然无比看重工作经验。就我这半年在美国的经验来看,不是某个专业根本上不好找工作,而是国际生的起点比美国学生低很多,如语言能力、对大环境的了解、工作能力,etc。所以在同等的情况下,公司为什么要聘用国际生?所以要就业,要不有一技之长,如IT,heavy marketing courses,MBA degree in Magic 7 school which is highly preferred; 要不就潜心做学术读PHD,选一些在研究上有一定建树和知名度的学校。

关于课程,通过我的文章应该看到了,美国professional方向专业课程多少都有点鸡肋,MBA也不例外。如果重新选择,我会选择读MBA,focus 在hospitality management或marketing方向,虽然这也意味着更多的时间和金钱的投入。但过去终归不能重来,何况现在的选择未必就不是最佳。未来这个东西那么神奇,只要努力,谁知道明天运气会带给我们什么。

关于生活,我所结识的一些同学,商学院的居多,MBA的学生大多年龄教长,有校内或者校外的兼职工作,群聚游荡的机会不多,观察他们的窗口相对较单一。就其他专业如旅游管理,Accounting,Finance,MIS。。。的大体情况来看,留学生的生活大多类似。很nerdy的人就整天学习,不太nerdy的学业得过且过其余时间谈个恋爱整天泡在一起;没作业就看中文字幕的美剧韩剧台剧,拿着父母的钱崇拜各种奢侈品,一有假期就早早规划各地旅游,遇到节日女生三五成群像标准化工厂里出品的一样烟熏妆紧身裙高跟鞋去pub玩通宵。。。。。。未来这件事,变数太大,再说吧,或者,看看另一半怎么想。

然后我也听说,寂寞正在泛滥。。。。。

——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还是你坚信你的生活会和他们不一样?

以50万人民币商学院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这样的基数来算,50万,真的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环球旅行,可以和朋友斥资开创一个中小企业,可以让父母过半辈子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你,到底要的是什么?


四、一点随后

这篇文章几天才写完,在此期间,我听到了来自评论里不同的声音。这让我不禁想到Seth Godin先生的一篇博文:Being judged is uncomfortable. The alternative, of course, is much safer, to be ignored —up to you.

之前有在ChaseDream看过很多人写从从整个MBA program里获得的takeaways。
商学院教给我们,keep everything close to our vest.
也教会我们,接受来自不同世界的思想,永远保持客观与公正,不轻易judge别人,不说绝对的话,不做极端的人。
在与商学院相处的两年,我希望它于我,是一次transaction,更是一场transformation。

几周前MBA的课堂上,老师讲了一个消费观:
When you buy something cheap and bad, the best you are going to feel about it is when you buy it;
When you buy something expensive and good, the worst you are going feel about it is when you buy it.

我想了很久,不只是投资,人生经历,抉择,困境,大抵都是这个道理吧。

Scratch your own itch, and…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参考资料
Seth Godin:You will be judged (or you will be ignored)
http://sethgodin.typepad.com/seths_blog/2012/05/you-will-be-judged-or-you-will-be-ignored.html

转载请注明来源并告知楼主本人。
讨论,提问,畅谈人生,麻烦不要再跟我要QQ号了噗。。最近几天还来了些新潮的,要微信,行不行啊你。。。
请邮件至签名档里的邮箱。
回不回,看心情,更看质量。

收藏收藏30 收藏收藏30
沙发
发表于 2013-2-15 12:32:46 | 只看该作者
占楼 持续关注
板凳
发表于 2013-2-15 16:09:5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好文~跟我美国老板说的一样一样的!一年工作经验,在申请的路上。期待更新!
地板
发表于 2013-2-15 23:43:14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期待更新!
5#
 楼主| 发表于 2013-2-16 02:28:19 | 只看该作者
已更新,感谢大家··
6#
发表于 2013-2-16 02:31:48 | 只看该作者
Good post Thx LZ
7#
发表于 2013-2-16 10:51:48 | 只看该作者
mark下持续关注!
8#
发表于 2013-2-16 11:10:39 | 只看该作者
有深度  值得思考! Great!!!向LZ学习
9#
发表于 2013-2-16 12:35:33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谢谢楼主!
10#
发表于 2013-2-16 17:17:46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以为赚钱是商学院唯一一张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B-School生涯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5-7 13:0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