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5iyoy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去美国重新开始,去还是不去?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12-12-31 01:36:27 | 只看该作者
借楼主宝地请教一个问题:
我老婆(82年)准备2013到美国读PHD,教育方面的;她希望我申请读MBA过来陪她,我是78年的,不考虑过程中的一切未知因素,象我们这种情况,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吗?大概能在一个什么的薪水底限上?(因为年龄原因,身份原因,之前没有相关背景原因,就算找到工作,应该也是比较低收入的吧?)

非常感谢!!
-- by 会员 IUalex (2012/12/29 0:09:51)







IUalex兄真有魄力啊,佩服,我是一个很纠结的人,很多事情瞻前顾后的,下不了决心。
-- by 会员 5iyoyo (2012/12/29 20:46:31)







我觉得他们家和你们家最大的两个区别是:1,他们家有一个走学术路线并且比较保险的能够获得美国学校的博士项目录取,而你们家还没有开始申请,不知道会读什么项目也没有特别明确坚定的职业目标,也就是说,他们家是基于留学而考虑未来可能的移民,而你们家是基于移民而考虑读书;2,你们家有一个孩子,他们还没有。


这两大区别造成了你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会有非常大的不同。此外,他们家一个学术另一个sales路线,都是回国之后也不难拣起来并且美国生活绝对会是个加分的道路。你们家是国内稳定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方式。所以你们放弃的机会成本不同。
-- by 会员 ziye210 (2012/12/29 21:08:01)






想请教下ziye姐,我的情况是LG在美工作,我打算辞职拿H4过去,再申个学校。但是问题来了,首先我已经有了个master学位,但是我的工作经验和资金方面都上不起一个mba,只能再申个master,但是你知道有msf的学校屈指可数,而且我也不愿意去不怎么好的学校(有点非名校不读的感觉,觉得不是名校就没必要再读个master了),如果我去的第一年没申上,第二年再继续申的话就更难再申上了(因为工作经验没增加,其他方面也和前一年没什么变化),所以我又矛盾了,是不是等真正申到了再辞职过去
-- by 会员 ihaveausdream (2012/12/29 21:18:16)





认认真真的把13页帖子都看完了。
特别感谢ziye姐哇

挺感动的 和楼上的姐姐情况有点类似
我男盆友是在美国念计算机的 今年找工作
我是在国内top3的学校念了会计 又保研念了个金融的硕士
现在正在申请出国念 会计或金融的 硕士(没有工作经验,所以没法申请mba只能申请master,读博总是觉得太辛苦读不下来)
从去年就开始纠结是不是申请的事情,因为在国内有很确定的未来(之前实习和学校背景都能找到还算满意的工作,也是北京人,也不用考虑买车买房的事情)但是出国的话,读会计硕士觉得top的学校都很少开会计硕士项目,读金融怕找不到工作
就这样纠结了一年,现在研一了才开始申请

但每次别人一问我申请了哪些学校,一看同学在国外找工作的困难,再对比下在国内同学在投行和PE的实习,就会想自己选这条路是为什么。

之前特别有名校情结,也很有去投行啊私募啊拿高工资的愿望,去了美国基本上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去四大工作了(在国内都没考虑过四大的)。跟老师要推荐信的时候,还有平时同学听说我为了男朋友再出国念书的事情,都各种不理解。我也已经考完gmat和托福了,申请基本也都提交了,但是每每想想未来的路,还是会不知道这样选对不对。

希望ziye姐姐也和我说两句吧
-- by 会员 wangning1123 (2012/12/30 19:48:45)




关于你这种情况吧,其实我个人觉得和前面的情况有点不同。你这还是“男朋友”,未来如何实在不好说,要看你自己怎么评估你们俩的爱情和未来。如果是我的话,我会看他找工作的情况而定,也会和他讨论未来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看他是否有担当,是否对你们的未来有规划,是否有各种压力下的承受能力,以及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组成家庭。

我个人是不建议为了男女朋友而放弃自己的人生计划的,参见我之前一个帖子“说点务虚的心里话”。一段感情和一个家庭是非常非常大的不同。要看你们能走到什么阶段吧。

可能现在比较好的作法是,他先工作,你也先工作,有一两年相对稳定和沉淀的生活之后,再考虑你是否要读书的事。因为你现在就算申请,你也不知道冲着哪个城市去,因为他工作地点还没确定,那么到了美国你们还是会面临很多困境。如果等他工作稳定了,拿到了工作签证,你直接H4过去,然后当地读书找工作,我觉得可能效益大很多。那个时候你也有了工作经验,可选择的项目空间就大了。


不过一个人一个性格和想法,我属于走稳妥路线的人,所以注定我考虑的道路不会是风险型的。你可以评估你们俩的性格来作出最合适你们的选择。祝福你们。
-- by 会员 ziye210 (2012/12/30 21:51:17)



恩呢 谢谢ziye姐姐的祝福哈
的确从申请的过程中 遇到好多困难和压力 对我俩也是不小的考验 彼此也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之前也异地了两年了 也纠结过 很久 出不出国的问题
今天看了这个帖子 也和老妈争论了很久 出不出国的事情 最近也在期末考 压力还蛮大的
不过已经走到这步了 就先继续下去了 会认真思考ziye姐的话的O(∩_∩)O哈!
132#
发表于 2012-12-31 01:43:50 | 只看该作者
wangning1123;好象特别优秀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也是可以申请MBA的,不过难度是肯定大的了。

MASTER不太清楚,但MBA的两年,是真心不轻松的,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会比较难坚持下来。

我也赞成ZIYE的建议,很稳妥。
-- by 会员 IUalex (2012/12/30 22:22:48)



恩呢 谢谢 IUalex
是啊是啊 现在想想 也是这边放弃读了一半的国内硕士 出国去 的确挺。。。的

今天走在路上还在想 为啥就这么着急呢
呼呼 反正现在申请费也都交了 托福 gmat也都寄出去了 祈祷有好结果好了
恩呢 也祝Iualex兄 申请顺利哈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07:59:54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和子叶姐说的情况很类似,
自以为自己很厉害,到了美国陪读后,那种落差不是一点两点。尤其是从一种职业女性的状态变成了不被认可的煮妇,其中的心酸落差不甘,自不用说。感觉lz应该是事业心比较强的,对于lz来说,可能到美国后,短期三五年内想拥有国内同等的生活质量是比较困难的,一开始会有比较大得落差。因为在这边后,除非少数幸运儿,基本说需要重新开始,而想重新开始,就一定要继续读书,否则就转不出低端工作的圈子(客服,销售,专员。。。)看不到前途和成就感,环境再好人也会失落的,也会怀疑放弃国内那么多东西的意义。读书才有可能翻身,但这就涉及到风险问题,不过来美国何尝本来就是一种冒险。在国内,你的下半辈子就能望到头了,这样的生活真的是lz喜欢的吗?在国内的前景怎样?国内接下来三十年的经济还有诸多不定数,lz的工作仍然会这样稳定幸福吗?还不如挑战一把,试试看,为了孩子,拚了。

我在国外陪读一段日子后,没承受住那种压力,决定回国工作。回国很快就找到工作了,可真的要回国时,才发现回国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兴奋。工资待遇,手续,勾心斗角,还得租房,熬资历,物价昂贵,国内现在的生活太难了。所以最后我还是决定不管怎样都要回到美国,因为在国内年轻人没有太多希望。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最差读一个会计去当地小公司工作,最好的话没有上限,我们还年轻。lz加油!
-- by 会员 fmwenji (2012/12/30 9:11:51)

是啊。这也是我们想去美国的原因之一,但是正如ziye说的,我们家是为了移民才考虑读书,没有另外那家去读phd的水到渠成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08:05:02 | 只看该作者
借楼主宝地请教一个问题:
我老婆(82年)准备2013到美国读PHD,教育方面的;她希望我申请读MBA过来陪她,我是78年的,不考虑过程中的一切未知因素,象我们这种情况,毕业后容易找到工作吗?大概能在一个什么的薪水底限上?(因为年龄原因,身份原因,之前没有相关背景原因,就算找到工作,应该也是比较低收入的吧?)

非常感谢!!
-- by 会员 IUalex (2012/12/29 0:09:51)




IUalex兄真有魄力啊,佩服,我是一个很纠结的人,很多事情瞻前顾后的,下不了决心。
-- by 会员 5iyoyo (2012/12/29 20:46:31)




楼主(51yoyo):我也要感谢你的,正因为有你的这个贴子在,我才能得到ZIYE的热心帮忙,她真是很NICE的人!!!

关于你的情况,我觉得之前ZIYE的这个建议是非常好的:“其实你们家不妨试试看先申请学校,看能申请到什么样的,然后再考虑要不要去,也可以你老公过去你先留守,如果毕业能找到工作就一家都去,如果找不到就回来。看看这样你们家是否愿意。 ”
这个方式应该是最稳妥和保险的方式了。进可攻,退可守,因为只有迈开了脚步向前走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看到眼前的风景。
当然如果能够通过投资移民等方式先拿到身份,可能也是一个选择,不过,我个人猜测,没有当地的教育背景,会更难融入那个社会。如果真的想移民并能够保证一定的生活质量,读书应该是一个不能避开的选择。

就我个人来说,就象之前的贴子提到的,其实,我是做了最坏的打算的,那就是我MBA申请不成功,只能F2过去,然后做义工或全职主夫,我是真的觉得我也能接受的,因为我注重的并不是赚多少钱或者生活的质量,我更看重的是生活的体验和态度,如果我个人的职业生涯在这里有一个五年的停顿,我可以当做是用五年的收入和积蓄去那里度一个大假,休息好了,想清楚了,然后再继续开始,哪怕在金钱上已经损失很多。

ZIYE的话让我重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其实,不工作也不算是一个停顿,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做志愿者,义工,一方面做一些于别人有益的事,另外一方面,对于自己也算是一种境界上的提升,从最自私的角度看,即使以后再去工作,这几年志愿者或者义工的经历,也是一个加分吧。

今天下午参加了CD组织的Cornell MBA Coffee Chat,虽然我的英语和背景让我没有什么机会申请这样的名校,不过,现场听到那些在读和已经工作的前辈们介绍的经验,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想法,感谢ZIYE,感谢CD,真心觉得这种无私的帮助才是我们现在生活中最可贵的,如果有机会,我也会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
-- by 会员 IUalex (2012/12/30 1:29:48)

恩,目前我不考虑投资移民,先考gmat和托福,看能申请到什么学校。出成绩了再看是否值得去。貌似mis属于交叉学科,不限制本科背景的,实习期也有29个月。这个专业就业情况怎么样呢?
135#
发表于 2012-12-31 08:13:09 | 只看该作者
MIS算是还不错的专业,我个人觉得如果考虑就业的话,在商学院里面,除了会计就是MIS了。不过有这么几点值得考虑的因素:

1,虽然不限制本科背景(其实商学院大多数项目都不限制本科背景),但是这个领域有很多有CS背景的印度人来读。他们的计算机能力和英文程度,会成为他们就业时候的保障。如果你完全没背景,可能竞争起来需要付出的努力多一些。

2,这个专业每个学校不太一样,不是所有的这类项目都能够算作stem专业拿到29个月OPT。所以还是要靠查清楚。

你们可以一边考试一边考察学校和专业,两头都准备起来,会更节省时间。
136#
发表于 2012-12-31 11:20:58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我觉得不用特别敏感和在意F2这个身份,这不过就是一个签证类型而已,不说明任何问题。很多F2同学支持自己另一半的事业,也同时赢得了自己的事业,都是很好的。我就是从F2起步的,我也放弃了国内很好的工作和平台,我觉得工作那么多年,能有一段时间沉淀下来好好想想未来的道路,其实是特别好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世界太忙碌,反而忘记了倾听自己的需求和内心的声音。就当给自己放个大假再出发,从新上路的感觉其实特别好。

我觉得美国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就在于觉得生命有无限种可能,一切都能重头开始,前提是,你的心态一定要积极乐观向上。祝福你们家。
-- by 会员 ziye210 (2012/12/29 1:43:00)





谢谢您   您提到到了美国生命有无限可能  但是我又从不少现在已经在美国MBA和PHD的师兄师姐了解到
其实现在已经不少移民美国的最佳时间了      
去美国第一代都是奉献掉了   第二代才能享受到无限可能
请问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啊
137#
发表于 2012-12-31 11:25:2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我觉得不用特别敏感和在意F2这个身份,这不过就是一个签证类型而已,不说明任何问题。很多F2同学支持自己另一半的事业,也同时赢得了自己的事业,都是很好的。我就是从F2起步的,我也放弃了国内很好的工作和平台,我觉得工作那么多年,能有一段时间沉淀下来好好想想未来的道路,其实是特别好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世界太忙碌,反而忘记了倾听自己的需求和内心的声音。就当给自己放个大假再出发,从新上路的感觉其实特别好。

我觉得美国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就在于觉得生命有无限种可能,一切都能重头开始,前提是,你的心态一定要积极乐观向上。祝福你们家。
-- by 会员 ziye210 (2012/12/29 1:43:00)






谢谢您   您提到到了美国生命有无限可能  但是我又从不少现在已经在美国MBA和PHD的师兄师姐了解到
其实现在已经不少移民美国的最佳时间了      
去美国第一代都是奉献掉了   第二代才能享受到无限可能
请问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啊
-- by 会员 stanleywang (2012/12/31 11:20:58)



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不同,所以每个人谈到的,都可能是真实的情况,至少是他自己所经历的生活。这就好像摸大象,一个人无法穷尽所有生活的可能,所以你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期待作出判断和选择。

我在之前的回复中,也提到了第一代移民付出的艰辛,这是真实的一面;不过我也认为,至少在我自己的经历中,体会到美国生活丰富了我生命的质量,这也是真实的。所以,看你想要什么吧。人生不过都是拿我所拥有,换取我所没有。看你愿意要什么,能承担什么。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的。
138#
发表于 2012-12-31 11:52:07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我觉得不用特别敏感和在意F2这个身份,这不过就是一个签证类型而已,不说明任何问题。很多F2同学支持自己另一半的事业,也同时赢得了自己的事业,都是很好的。我就是从F2起步的,我也放弃了国内很好的工作和平台,我觉得工作那么多年,能有一段时间沉淀下来好好想想未来的道路,其实是特别好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世界太忙碌,反而忘记了倾听自己的需求和内心的声音。就当给自己放个大假再出发,从新上路的感觉其实特别好。

我觉得美国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就在于觉得生命有无限种可能,一切都能重头开始,前提是,你的心态一定要积极乐观向上。祝福你们家。
-- by 会员 ziye210 (2012/12/29 1:43:00)







谢谢您   您提到到了美国生命有无限可能  但是我又从不少现在已经在美国MBA和PHD的师兄师姐了解到
其实现在已经不少移民美国的最佳时间了      
去美国第一代都是奉献掉了   第二代才能享受到无限可能
请问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啊
-- by 会员 stanleywang (2012/12/31 11:20:58)




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不同,所以每个人谈到的,都可能是真实的情况,至少是他自己所经历的生活。这就好像摸大象,一个人无法穷尽所有生活的可能,所以你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期待作出判断和选择。

我在之前的回复中,也提到了第一代移民付出的艰辛,这是真实的一面;不过我也认为,至少在我自己的经历中,体会到美国生活丰富了我生命的质量,这也是真实的。所以,看你想要什么吧。人生不过都是拿我所拥有,换取我所没有。看你愿意要什么,能承担什么。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的。
-- by 会员 ziye210 (2012/12/31 11:25:24)





谢谢  主要是一个之前的师兄ROSS毕业的,说道,其实在美国工作  做到中层就查不到到顶上了
他看到现在国内之前交大的同学现在在国内已经飞黄腾达了,就有些后悔要是之前留在国内或许会有更大成就
所以想求教叶子姐,请问去美国工作  天花板效应不会来的这么快吧  我师兄今年36岁
139#
发表于 2012-12-31 12:08:04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我觉得不用特别敏感和在意F2这个身份,这不过就是一个签证类型而已,不说明任何问题。很多F2同学支持自己另一半的事业,也同时赢得了自己的事业,都是很好的。我就是从F2起步的,我也放弃了国内很好的工作和平台,我觉得工作那么多年,能有一段时间沉淀下来好好想想未来的道路,其实是特别好的机会。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世界太忙碌,反而忘记了倾听自己的需求和内心的声音。就当给自己放个大假再出发,从新上路的感觉其实特别好。

我觉得美国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就在于觉得生命有无限种可能,一切都能重头开始,前提是,你的心态一定要积极乐观向上。祝福你们家。
-- by 会员 ziye210 (2012/12/29 1:43:00)








谢谢您   您提到到了美国生命有无限可能  但是我又从不少现在已经在美国MBA和PHD的师兄师姐了解到
其实现在已经不少移民美国的最佳时间了      
去美国第一代都是奉献掉了   第二代才能享受到无限可能
请问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啊
-- by 会员 stanleywang (2012/12/31 11:20:58)





每个人的背景和经历不同,所以每个人谈到的,都可能是真实的情况,至少是他自己所经历的生活。这就好像摸大象,一个人无法穷尽所有生活的可能,所以你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期待作出判断和选择。

我在之前的回复中,也提到了第一代移民付出的艰辛,这是真实的一面;不过我也认为,至少在我自己的经历中,体会到美国生活丰富了我生命的质量,这也是真实的。所以,看你想要什么吧。人生不过都是拿我所拥有,换取我所没有。看你愿意要什么,能承担什么。每个人的路,都是不同的。
-- by 会员 ziye210 (2012/12/31 11:25:24)






谢谢  主要是一个之前的师兄ROSS毕业的,说道,其实在美国工作  做到中层就查不到到顶上了
他看到现在国内之前交大的同学现在在国内已经飞黄腾达了,就有些后悔要是之前留在国内或许会有更大成就
所以想求教叶子姐,请问去美国工作  天花板效应不会来的这么快吧  我师兄今年36岁
-- by 会员 stanleywang (2012/12/31 11:52:07)



1,我见到的中国人做到中层以上的不少。不过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得出结论,这很正常。

2,你师兄心态不可取。国内飞黄腾达的也只是一小批人,忽视自己拥有的,去后悔和羡慕那些没有的,挺不容易幸福。

3,美国的社会环境没有那么功利,很多人或许并不觉得值得牺牲生活的平衡去追求所谓的中层以上。实际上在任何社会环境下,一定要做到“上层”和做成功了的,也都是少数。大多数人,不过就是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这一点,人到中年就会体会的特别明显。生活中,还有更多比“中层以上”更值得追求的事情。

4,在美国,没有身份压力的前提下,一般家庭的生活可以非常舒服,享受生活的多,放弃很多人生乐趣而去执著名利的少。国内环境可能压力更大一些。

5,天花板处处都有,看你对自己的期待在哪里。克服了天花板的人也到处都有,看你能不能成为其中的一个。
140#
发表于 2012-12-31 12:12:10 | 只看该作者
突然想起来很多年来都会经常听到的话:中国人在美国,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其实,主流社会就是中产阶层。中国家庭在美国,多数都在这个阶层,这个阶层主要是工薪阶层构成的,既不是贫困线以下,也不算有钱人。

以上言论所说的,我理解指的不是“主流社会”,而是“上流社会”。我觉得,在中国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绝大多数人,也就是中产阶层和主流,也不是上流社会。所以在异国他乡奋斗,作为第一代,顺利成为主流社会的时间大约在10年左右,其实已经非常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29 14:2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