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实在不明白非主流国家留学意义何在,如果还是当地非顶尖学校。出来有竞争力吗? 遇到有人说去北欧国家可以容易进北欧知名公司,比如芬兰留学的可以进nokia, 瑞典回来的可以去Ericsson, 丹麦回来的可以去马士基,但我可以告诉你这些想法基本是意淫。现实情况是我认识Nokia, Ericsson的director级别的都是一水美国mba, 里面的manager我认识的有cam和nottingham的master,反正我从来没遇到HSE SHE出来的。 稍微想想也很合理,这些北欧公司的老板们都是美英回来的,招聘首先认同的是英美回来的,现在连nokia的全球ceo都是老美了。 -- by 会员 jasonlove (2012/11/25 21:29:49)
我当年毕业的学校,对我的提高,绝对不是只有名声上的。。。。finance我的确比不过,我marketing的也没必要去比。。。单就我当年校招时候,和一群德国人在一起两年(我们学校中国人少)的磨练,绝对比在美国上的商科master中国班硬气的多。。。 我所谓的竞争力是相对自己而言的,你所谓的竞争力是顶尖竞争力。。。我也从来没妄想过读个德国大学就能怎么怎么着,我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期望值,也相应着就能有对应的选择。。。而且我们更可能是在英美非top学校和非主流顶尖学校里作比,并不是英美top大学和非主流top大学作比。。如果这么作比,谁都不是傻子 另一方面,marketing不同于金融,很多出国读marketing的人其实不用读就能在国内走校招找到不错的职位,出了国回来无非也就找那些,薪水无非一个月多个一千多,不同于金融行业,讲究high investment,higher return。。。所以marketing的学生潜移默化的在选择方面更加随性,也没那么多要考虑的,投行咨询都不是一个频率的事,所以更不能用一个频率的标准来评判。。。我看过层主很多帖子,我都赞同,真心的。。你的很多言论都很实在,但是这个人不实际和这个人没意向这是两码事,事情都看得很明白,期望也很现实,但就是没投行咨询这个目标。。。
最后我还是想说,不论别人理不理解,也许在别人看来根本就不算进步,但那年德国的选择,永远没后悔过,早给我多少次机会我还是一样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