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与非主流之辨
之前对于这样的题目总是不屑一顾,认为无讨论的必要,因此没有花功夫去读那些交锋的文章。来到塔克以后,才对“主流”的概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而怎样尽快混入主流,也自然成为重中之重。
在我看来,读商学院之前从事金融或咨询相关工作的,就代表了主流。毕业后找到这两个行当的工作的,就可以称混入了主流。没错,现在学校都在强调学生来源的多样化,毕业工作的多样化,但这仍是支流。支流的最大作用是给主流作陪衬。
我就是diversify招进来的,搞不好还要diversify地出去。虽然这样也没什么低人一等的,但是至少你没有很好地利用学校给你提供的优越条件。而且由于你不在主流里呆着,估计很快就会被主流遗忘了,最后只有自己还记得曾经在某某学校念过mba。
但是要混入主流,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记得学校的职介所在开学初的讲座上开宗明义地指出,industry, function and geography,是找工作前自己首先要明确的。通过mba学习,达到换其中一个因素的目的,就很不错。如果三个都要变,麻烦就大了。
当然麻烦大了不完全等同于死路一条。这需要自己的努力,有时是超常的努力,只要你认为值得。我觉得,在一只脚已经跨入主流之时,一定不能犹豫,往前的这一步,虽然很痛苦,但是前途更光明,回旋空间更大。往后缩,不难,但是你付出的学费就会大大缩水,未来的回旋空间就小。
我是准备三个要素都换的,所以做足了吃苦的准备。还在申请中的朋友,也可自己思量思量,我准备从学校这里拿到些什么,怎样实现利益最大化,才是不枉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