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ring_cheng在2005-8-31 17:10:00的发言:谢谢Cicilia, 可是我看见gigi以前有说过(找不到原文,但意思差不多):“只要分数是真实的,那么换种GPA算法,或者去掉几门不好的副课并不重要!!”比如像社会主义建议,思想品德教育之类的课。 而且这里的说明也有例子为证:1 、必看!GPA第一课! 解剖GPA 什么是GPA,应如何计算? 想求证这个问题。
gt天下的人主要以申请硕士学位为主,所以他们说的这种“去掉某些非核心课程”是可行的,而且有的时候老外甚至要求申请者这么做。
既然对这个问题有疑问的人很多,我就说细一点。
首先要说明的是,去掉非核心课程的目的绝非提高GPA,而是让老外更“有效率”的了解申请者的学习成绩。
其实这很好理解。设想一个MIT高能物理专业的教授想招若干PhD,他所关心的申请者学习成绩自然仅限于相关的课程。让他从一个包括思想政治1、2、3、4,mzd思想概论以及法律甚至近代音乐史等课程的成绩单中,筛选出与高能物理相关的科目,这显然有点“残忍”。首先,他要先了解什么史mzd思想概论,其次,他才能判断这和高能物理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没关系)。
多年从大陆招收学生的经验最后告诉他,他需要的不是一份包括所有科目的成绩单,而是仅仅包括核心课程的成绩单。
这就是产生“去掉某些课程的成绩单”的原因。
下面说说申请MBA所需要的成绩单。首先,和别的专业不同,MBA学位并没有特别的研究方向,因此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核心课程”。也正是这个原因,每年录取的学生中,各种行业专业的人士都有。因此,私自去掉某些课程不合理。
其次,如果本着提升GPA的目的而删减课程,且不说ethics层面上的问题,如果被check出来,则会有很严重的后果。据我所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雇佣第三方来确保申请者大学成绩的真实性。这正表明,学校越来越意识到,有一些申请者在成绩单上搞小动作。一句话,风险自担吧。
不知道能不能解答你的问题,欢迎继续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