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8547|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的日子] AFA President预测和何为真牛人的探讨~

[精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30 13:0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预测金融学者里面能拿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比较困难,预测AFA  resident相对来说要容易一点,在AFA网站上看历届的 President,还是能够看出一些趋势规律来的。比如说,每个President都是金融某个子领域的绝对大牛,论文不仅仅是发在顶级期刊上的,而且有非常强的impact,对金融领域的研究起到了Paradigm shift的作用。当然仅仅学术好是不够的,还要有很强的communication skill,所以基本都是老美当道,今年Rajan算是第一个非欧美裔的做到President的人了。我抛砖引玉一下,这几个人比较有可能在未来15年做到President。



Harrison Hong, Lasse H. Pedersen, DIMITRI VAYANOS, Malcolm P. Baker, Pietro Veronesi, MONIKA PIAZZESI


(排名不分先后)
收藏收藏2 收藏收藏2
沙发
发表于 2012-4-30 13:08:5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是harrison hong

这哥们儿就是一个legend,美国人都喜欢legend
板凳
发表于 2012-4-30 14:21:24 | 只看该作者
他的导师王江也没有当上AFA President
地板
发表于 2012-4-30 14:43:09 | 只看该作者
你木有听说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5#
发表于 2012-4-30 14:59:21 | 只看该作者
他为什么是个传奇
6#
发表于 2012-4-30 15:02:04 | 只看该作者
自己看简历喽~
7#
发表于 2012-4-30 15:13:47 | 只看该作者
从简历上   就是牛人呀    感觉跟其他的上MIT的没什么区别呀《你告诉我吧。
8#
发表于 2012-4-30 15:18:24 | 只看该作者
姐姐我要出门乐,你慢慢想,明天告诉你~
9#
发表于 2012-4-30 16:38:02 |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如非落难,决不会有这么深切的体验

1978年的12月13日实为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这一天,邓小平已被看作是真正的领袖。这种概念与权力的位置并无直接的关联。邓小平的职务仍然居华国锋之下,公开排列出来的名次也还在叶剑英之后。他的领袖位置来源于他的思想和他本人的气质。他深知我们庞大的国家有一个特点,一项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它是否真正地赢得人心而不仅仅获取人们嘴上的阿谀。而取得人心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人民以真正的利益。

这种思想的萌生大约是在六十年代初期,此后两度被贬以及三年流放的经历,使邓小平对这些问题的理解逐渐加深。有一段日子里,他不仅失去了他的权力,而且失去了一些基本的物质保障。工资已经全部被取消,只按月发给可以维持他一人生命的费用。可是他还要赡养年迈的继母,以及为他的更加贫困的儿子筹措来看望他的路费。人类对于物质的看法多少有一点忘恩负义,你拥有的物质越是充分就越是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只有当你真正挨饿的时候,才会懂得一口饭的珍贵。当日邓小平团于赣南一隅,不得不自己开出一小块土地,每日在地里耕种蔬菜来弥补家用之不足,这样的感受一定时时出现在他的心头。本世纪三十年代,邓小平在同一个省份里也曾遭遇过艰难的岁月,这种艰难乃是由于蒋介石的攻击造成的。那时候,他曾经主张红军建立自己的生产地位,不过,那是一个出自领导者头脑的战略考虑,全然不同于这种发自本能的切肤之痛。考虑到这些基本的道理,邓小平为他的时代讲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我国人所尽知。这一方针如果有可能更明白地加以解释,也就是“经济建设为纲”。这里面的价值以及其间埋藏的种种冲突,人们只是到了后来才逐渐地意识到。

其实天下的真理都可以从个人的情感中找到根据。在共产党的内部具有如此惨痛经历而又能重获历史之钥的人,唯邓小平一人而已。昔日如毛泽东和周恩来,今日如华国锋和叶剑英,权力都在邓小平之上,但他们全未体验过他坠入社会底层时的种种酸甜苦辣,不可能对当日制度中的种种弊端有如此深沉的痛楚。刘少奇和彭德怀比他还要惨,可是他们没有重新获得权力的机会,所以他们的所有感慨都只不过成了身后的挽歌。从这个角度说,邓是中共权力核心中空前绝后的人物,而彻底改革共产党既成制度的人物,恰恰是由共产党自己造就出来的。

落难中的邓小平,已经太多地领略了“鸦雀无声”的可怕。无声的落日黄昏,无声的乡间小路,独自一人无声的散步,工人们望着他时的无声的眼光,儿子离开他时无声的泪,还有将他数次打倒时的那些没有遭到任何反对之声的决定……

他深知国家需要共产党掌握领导权,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权力过分集中的官僚主义。这种官僚主义常常以‘党的领导’、‘党的指示’、‘党的利益’、‘党的纪律’的面貌出现,这是真正的管、卡、压。这种说法也一定有着痛楚的感受作为铺垫。因为这种官僚主义的危害不仅牵涉到他本人,甚至还危害着他的孩子。小儿子沦落山西农村,只在极罕有的机会里才能父子相见。女儿还记得父亲为儿子送行的那一天,伤感之情令他无法自制,“面色苍白,冷汗淋漓,不能支持”。更何况还有长子朴方,因他的问题受到株连,党籍学籍不保,批斗致使胸以下全部瘫痪,在京郊一所救济院里度日如年,全靠自己唯一还能活动的双手编纸篓来维持生活,虽终日高烧不断亦不能停止劳作。听到这个消息时的那个悲痛欲绝的夜晚,邓小平夫妇至今难忘。

正是由于落难江湖,他对官场中的种种虚伪更加了解,而人世间的真情常在百姓中间。诸如一个工人在他劳动的时候帮助了他,一个妇女送给他家一些做米酒的酒药,另外一位工人为他的儿子到处申诉和治病,几个工人悄悄地把他每天必经的小路修整平坦,这样的一些事情让他一家没齿难忘。十年以后,当邓小平八十岁生日的时候,他的一家想到的就是这些。女儿毛毛撰文说,这些正直的普通的中国人像“大海岸边黄金一样的沙粒”,“无论是巨浪,无论是泡沫,都永远吞蚀不了,淹没不掉”。这篇文章感人至深。像亲情、友情、爱情这样一类的情感,本是属于普通人的,邓小平如非落难,决不会有这么深切的体验。在1978年12月13日,他尖刻地讽刺党的官员中间存在的虚伪贪鄙之风,并且痛切地发出党的领导制度需要改革;又在其后的几年中把老百姓作为改革的基本力量——这些都不是偶然的。
10#
发表于 2012-4-30 16:39:36 | 只看该作者
harris hong 九岁才上小学,林书豪去年还在板凳担心失业

一帆风顺不算牛,都得遇到什么坎儿又挺过去才是真正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4-28 17:4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