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nk的话LSE自然是首选了,LSE每年去ib前台的人比imperial多100%以上 -- by 会员 宇文所乐 (2012/1/30 10:09:09)
MRR专业嘞?是LSE MSc都好进还是只限于finance等专业。。。 -- by 会员 Karmalot (2012/1/30 10:55:12)
对专业没有偏好,IB都是welcome applications from all disciplines,哎现在的job market木有好进的...但是headcount无论LSE还是imperial都有数的,本+硕,LSE里有机会能break into BB FO的人数比imperial要多很多 -- by 会员 宇文所乐 (2012/1/30 11:19:02)
恩有数不是问题,HYP也得有数吧,关键是每年进BB FO的显著性多于其他同等学校的话就可以。不过话说LSE专业成百上千,如果但从找工作角度岂不是申最容易进的项目就可以了? -- by 会员 Karmalot (2012/1/30 13:06:11)
1.招生环节信息不对称,上一年的冷门专业没准今年就热起来了,另外LSE招生不是完全的凭硬件录取啊,很难DEFINE“最容易进的项目”。 2.“什么才是你最想要的东西和MOTIVATION”是APPLICANT自己应该明确知道的,对项目的兴趣,念的目的,念出来之后希望得到的东西,什么才是你渴望去争取的东西的同时,考量为之舍弃的机会成本,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一个人将来进到学校里念得怎么样,target是ib的话,尤其当下的市场这么tight,这扇门只对混得最top之一的少数人开,所以我个人不建议只申最容易进的专业,毕竟被学校录了只算赢了初选小组赛,对一个你毫不感兴趣的专业读上一年犹豫被一个180MM的黑鬼菊爆整整365天一样痛苦。 3.个人认为学校>专业,这跟上面不矛盾。在社会上混上几年以后,没有人在乎你是当年是在LSE念MRR还是在Imperial念MSF,大家都只关系你在哪所学校出来,过去在什么公司混过,对这个desk有什么独特见解,操刀过哪些项目,有哪些工作上的成就和工作经验。 -- by 会员 宇文所乐 (2012/1/30 16:28:00)
1.从CD大家发帖情况、上一届录取情况、发邮件问小米、官网信息等途径相对来讲可以圈定一个范围,比如AF、Finance基本就是竞争异常激烈的专业,是不是完全凭硬件条件无所谓,只要申的专业之间录取标准相对一致就可以; 2.话说英国学校的MSc专业众多,商科尤其是A、F类专业差距很小,学校和申请大致方向选定了,剩下的专业筛选不用太严格,当然肯定不会只申一个专业或者申请完全不相关、不感兴趣的专业,这完全是本末倒置了,前提还是学校靠谱,专业方向大致确定就可以 3.还是很同意的;当然学校只是给你开了一扇门,进去了以后剩下的基本都要看自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