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9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GRE作文指导资料分享系列四《高频题的处理方法及如何准备题目的提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3 23:41: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这里是由KnightBM给您能带来的精选GRE写作资料分享帖,第四贴

新GRE作文指导资料分享系列四《高频题的处理方法及如何准备题目的提纲》

版主寄语:这篇文章是针对老GRE考试AW部分高频题处理方法的思考,虽然现在新GRE考试刚刚进行不久,虽然CD上已有了每次考试的AW机经,考试次数的不足导致高频题还未能统计出,但文中对高频题的处理思考还是值得大家阅读乃至借鉴的。针对AW部分的ISSUE,其实新G的改革不是很大,在鄙人准备新GRE的AW时,还是好好借鉴了一下老GRE的ISSUE高频题的提纲,从中你可以找到如何最快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准备ISSUE的方法

关于ISSUE高频是大家一个最为关注,也是比较实用的问题。以往总是很多人问我高频怎么用?或者写多少高频比较适合?其实我认为,高频兼具无理性和有理性。你说高频1,就算它有99%的几率出现,但是一旦你是那1%,对你来说低频就是100%的。所以如果抱着我肯定会成为大概率中一员这样想法去使用高频容易出现一些问题。

那么如何更合理的使用高频呢?个人意见,在复习之处,最好别管高频这码事。下了高频表也搁一边。所有的题目全都过,列提纲之类的。脑子里不要存在这个高频那个低频的概念。因为你一旦有这样一个意识,哪怕你不去单练高频,你也潜意识里会对低频题掉以轻心一些。这对于整体思路的训练是没有好处的。模考的时候,也尽量使用random。因为你如果习惯了被random,等你上考场也就习惯了。如果总是自己设置题号,上考场被random时不管题目容易简单都先会紧张一些。所以何必呢,模考反正给自己看的,random random有助于健康身心。

到了考前10天左右可以开始看高频了。我选了两张总表,一张04年北京总频,一张07年北京总频,分别抄了前30下来。对比发现,几乎是一样的题。只是位置有些变动。所以,使用哪张高频表基本没太大差别。找一张总频看看就行了。

对于高频题,虽然不要盲目迷信,可是既然有这样的现象,就代表还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什么科学道理呢,为什么这么多人被考到?至少说明,这些题都是久经考验的,都是比较经典的题目。于是当我开始一个一个把所有的题都列出详细提纲后我发现,这些题目几乎涵盖了每一个类型的ISSUE题,也就是说,这是每一类ISSUE题里的经典之作。当你把握了这些题的解体思路,构思和总体方向之后,再解替他题就是举一反三了。所以我为什么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就是因为通过经典题的思考会让你在复习的后期有一个整体的思路的提高。让你在宏观上对ISSUE的把握又清晰了一层。这些我都是在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才想到的,所以我才觉得,对于高频记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矫枉过正

至于我为什么选前30,因为我觉得50太多了=_,= 没有什么具体原因的,就是30这个数是我比较能接受的范围,如果再多我害怕半途因为厌倦就放弃了。大家可以自己看着办。不过那种前100的就有些没必要了。。。都前100了。。你干脆把前200都做了呗。。

以下是我自己列出的所有高频30的详细提纲,如果是看过上次我写的“ISSUE系统性问题的帖子,就知道这是对其的一个示例。当时只是理论,没有举过多例子。我所有列提纲的时候都是参照那个思路做的,所以如果有人没看过,直接看这个提纲可能会觉得有点彪悍被吓到什么的,那就可以先翻翻那个帖子。然后,这些全部都是个人建议。


ISSUE51

关键词:教育,有效,个人需求,专门设计
核心是:什么是有效的教育
1
定义文中教育的概念-根据题目意图,这里特指教育机构中的教育而不是广义教育
2
什么是教育-对基本世界观的树立和描述+基础技能的训练+个人职业方向的引导和鼓励
3
可得-在没有对世界有全局把握时,学生是不会知道自己都有什么选择,就更不会知道个人需求什么
4
可得2-在有了全局把握以后,如果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统一的价值判断,而不是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判断体系,培养出来的都是大同小异的人,也是同样不可取
5
可得3-只有当学生自我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学校给与了基本技能的培养,让他们自己走向职业岗位,为社会创造价值,并且自己又做得满开心,才是最有效的利用了资源。而这,才是有效的教育的最终目标。


ISSUE7

关键词:摄影机,精准,记录,生活,代替纸笔
核心是:图象和文字记录的比较
1
分别定义图象记录文字记录
2
人类为什么要记录-创作+传播+记录史实(创作就是记录人类对万物的主观感受,因为都有表达的欲望;传播就是用来让更多的人交换彼此的知识;史实就是记录当时历史传给后代)
3
如何满足这样的需求?要求记录的工具必须-可以记录+可以传播+可以存储(可记录指的是要有一个介质来承载,传播指的是可以被移动,被携带,存储是可以长期的留存,而不是一会就没了)
4
从这三个基本要求出发,对图象记录和文字记录分别进行优劣比较
5
比较1-可记录方面,VIDEO可以录声画,完全再现,缺点成本高,拍摄者的主观视角;文字,只有文字,理解时容易误差,然而最广泛的应用,所以各种流派各种思想都会被记录,比较全面客观
6
比较2-可传播方面。VIDEO要求要用放映的基本设施,文字作品轻便得多,随时随地可以看
7
比较3-可存储方面。拷贝的存储要求一些特定的要求,温度,湿度,等等;书籍就相对简单,而且复制起来也便宜
8
除此之外,VIDEO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无法表达人内心的思想和一些抽象的东西。而文字是可以表达的。所以无法代替文字,但100年后如何,谁也不知道


ISSUE87

关键词:调研,新手,老手,重要发现
核心:新手和老手在调研中的比较
1
定义调研-任何一个旨在扩充知识,排除质疑,解决问题的过程
2
引申定义-所谓得出重要发现,就是调研的初衷(为什么要做这个调研?)+每种类型怎么达到目标的方法
3
调研的过程-设计一个调研+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报告和结论
4
分别从每一个步骤来比较新手和老手
5
比较1-设计调研-一个调研如何产生-往往是对未知的好奇,对已知的怀疑,对已发生的问题的解决-在这过程中,新手……,老手……
6
比较2-收集数据-如何收集?-设定样本范围+采样+统计-在这个过程中,新手……,老手……
7
比较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其核心是实事求是的反映事实,然后预测趋势,发展,揭示规律,最后落到建议或解决措施-这个过程中,新手……老手……
8
结论


ISSUE185

关键词:丑闻,注意力
核心:丑闻的作用
1
定义丑闻-丑闻一般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事件,通常来自于媒体和舆论,不一定都是假的
2
为什么会有吸引力,分两方面,对丑闻当事人和对看丑闻的人
3
对丑闻当事人来说为什么有吸引力-利用丑闻获取更多利益-明星提高上镜率+体育明星可以借此提高身价+各种组织之间,或组织内部之间的争权夺利
4
对观众来说-出于嫉妒心理(同样是人类,同样年龄,凭什么人家有钱有名自己却~)和窥私心理
5
结论,丑闻可以获利和满足某种心理需求,然而它可能给人造成一种投机心理


ISSUE36
关键词:人的伟大,决定于,后人,同代人
核心:伟大
1
伟大的判定-决定一个人是否伟大的标准通常是对方是否给自己或自己生活的社会带来了利益和好处
2
根据这点-后人认为某人伟大,因为它给当时带来了利益+当代人是根据它有没有给当代带来好处
3
后人判定分两种情况-在当初背否认,现在承认+当初作用很小,现在意义重大,体现其伟大
4
当代人判定分两种情况-暂时性的好处,如某种经济政策(计划经济给俄国带来暂时的经济恢复后又不适应市场了……)+长期有益的(如环保类的)
5
结论


ISSUE154
关键词:家长,社会,教育,专业老师
核心:谁来授业解惑?
这个其实还是以教育为核心的题目,做法同ISSUE51差不多,就不详写了
1
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2
满足这些内容的条件和方式
3
家长怎么满足+社会怎么满足+老师怎么满足


ISSUE138
关键词:犯错,发现,进步
核心:犯错与进步
1
犯错的本质-违背了客观规律
2
犯错的过程-有疑问-思考疑问-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成功验证OR不成功-后者就是犯错
3
由此可得-犯错的过程是一个验证理论正误的过程-要得到正确的理论-必须不停的验证和修正
4
由此可得-是否取得进步在于你对犯错之后如何处理的态度
5
态度1-得出理论错误-再一次思考-明白出错的原因-根据原因改正解决(通过增加知识或其他)-再次实践-成功-进步
6
态度2-没有决心重新开始-进步停滞


ISSUE41
关键词:非主流领域,社会影响作用
核心:非主流领域的作用
1
为什么会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
2
定义主流-是一种被大部分人所能接受的评判体系。它以这一部分人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来判断人类行为是否适当,是否合法
3
定义非主流,不那么广泛,不被官方认可的评判体系。也许因为人类自身知识不够,不能得以验证;也许是因为它触动了大部分认的利益,和被视为对权威的挑战
4
从占星来说,它成为非主流是因为人类还无法证明这门科学的真实性。那为什么有用-因为人们对未知事物是充满幻想和期待的-因为迫于现实的压力,人在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是,常希望能得到心理安慰-也因为它还能创造社会利益
5
为什么非主流领域那么多,偏偏是这些给社会创造了利益-因为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寻求心理慰藉-娱乐功能


ISSUE130
教育问题。不说了
ISSUE10
关键词:政府,主要城市,财政支持,保留文化传统
核心:如何保留文化传统
1
文化传统是怎么来的,有哪些?-长久依赖人们生活的习惯,文化,信仰,历史等
2
这些都怎么产生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所以,地理历史的原因及时间演变都是造成。。。
3
文化传统有哪些表现-节日,建筑,服装,语言,思维等
4
钱对这些有什么作用
5
结论-有用的方面,无用的方面


ISSUE144
关键词:艺术家,评论家,社会,价值
核心:艺术家和评论家的社会价值
1
社会价值的定义-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
2
艺术给社会创造精神的愉悦-灵感+共鸣+指引+降压
3
评论家的作用是-通过理论体系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提出个人看法-从专业角度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通过自己的见解和激情促使人们希望进一步领会艺术
4
由此可知,评论家是一种艺术的附属品,而又同时是捍卫者-它捍卫着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虽然意见各不相同)+它坚守艺术理论体系的完整
5
结论


ISSUE153
关键词:学生,学习,疑问,教授,被动接受
核心:疑问与学习
1
学习建立在提出疑问的基础上,因为疑问来自-对知识扩充的需要+对是非的判断+对问题的解决
2
质疑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就是对知识是非的判断。且这种质疑应该站在对基础知识有所积累,有所思考的基础上。
3
疑问对学习的作用有-带动进步+鼓励创新+知识的有效沟通和交换


ISSUE38
关键词:电视,读书,学习,作用
1
定义学习-获得知识,解答疑惑
2
电视,优点-声画合一,生动表现易于记忆;缺点-流动性,信息停留时间短+强制性,无法自主选择,拍摄带有主观色彩+片面性,因为针对受众广泛,所以涉及不深
3
书本-历史久远,涉及几乎所有范围+易于携带,电视不能到哪都看+易于复制和传播+很多东西画面无法表现出来


ISSUE150
关键词:电视,网络,熟悉,未涉足,旅游,过时
核心:虚拟代替真实
1
旅游-人们为什么要旅游-对外界不熟悉的好奇+对大自然美景的渴望+感受风土人情
2
电视如何达到以上这些-展现了画面和声音,却不能带来风和阳光各种真实的触感+电视是别人的眼睛看到的景观
3
网络如何达到-可以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但是却不来自你直接的反映,而每个人对同样的东西反映也许是不一样的。
4
结论


ISSUE127
关键词:事实,不可变,随心而动
核心:如何看待事实
1
事实来源于什么-人类首先意识到,自己是地球的一部分,于是对于世界进行了客观的认识
2
事实具有客观性-自然现象是客观的+规律是客观的
3
然而这些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却并不是完全客观,而只是尽量客观的。因为-人类对客观的认识来自客观事实本身,但也来自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对世界的认知能力。而这些就包含了个人的情绪和感情
4
结论-可动,不可动



ISSUE54
关键词:历史,过去,有助无助,做重要决定
核心:历史和未来-当下需不需要参考历史
1
定义历史-已发生的事实
2
历史的作用-任何事都有发生的原因和所导致的结果,过去的原因可以导致现在的结果,了解过去可以更好的了解当下-历史不会重复,但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当当下的背景与历史上某事件发生背景相似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有所参考的对未来进行预测.-历史是过去一切人类活动的综合,他教会我们看待事物的过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学会求实,辩证-学习前人的经验,教训.例如MBA是最务实的专业,他们也会去学习FORDDELL这些成功企业的历史.实践固好,但如有保存,整理,提炼,就会有大大的提高.



ISSUE47
关键词:社会,理性,重现
核心:理性与感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1
理性是什么- a reason,plan, solve problems, think abstractly, comprehend idas and language, learn. -处理事情遵循客观规律和自然进化,不凭感觉superficial做事
2
社会为何强调理性-理性思考带来了科学-科学推动生产
3
然而过分强调理性却忽略了的价值和意义,因为-理性基于人类本身的思维是本身存在问题和anreilibleis.-理性意味着对主管因素的否定。排斥了思考中灵感的启示作用。对理性的夸大,是以简单的理论代替了活生生的现实-科技对自然的ruin,人的单一化,道德感丧失,审美和创造能力的丧失。-科学理性只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手段而不是全部-人性本能实一切事情的动力。



ISSUE208

关键词:从外表和态度,兴趣,看出理念

核心:理念和价值观

1
何为理念和价值观-对世界的认识和价值判断标准

2
价值观如何形成-观察,分析,思考,外界的影响

3
价值观的作用-价值观决定了一个人应去做什么,不去做什么,什么是值得的-这也就是说,人们通过价值判断去做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

4
因此,它的一切行为都会为了这个而服务。如果一个人认为学习是让自己快乐,它就会去做这些,谈论这些,乐于跟大家分享,相反……



ISSUE159
关键词:人类智慧,机器,工具
核心:人和机器谁更聪明-谁会成为谁的工具
1
人类衡量谁比谁更高级,取决于能否使用工具
2
工具是什么?工具是没有思想,不会思考,被赋予具体实际功能的物品。工具有具体而明确的标准,可以大量的复制和买卖,提高生产效率,给使用者带来方便
3
人类在何种状况下会变成机器的工具?-当人类符合上述那些特征时
4
人来现在符不符合呢?
5
结论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1-15 11:3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