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刚来CD什么都不懂的时候,第一个帖子发的是问哥大先修要求的事情。第二个帖子就发的是lz的,想了一年,来美国了小半年,我有点认知。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内外的信息不对等,举个例子msf其实做的事情都是本科生毕业后去做的事情所以在美国我没见过几个美国人说要读msf的,其次国外大学生人口真的不多(相对而言来说),所以毕业就业难度不大(因为美国大学,对美国人来说毕业真的不容易,我们学校6年毕业率才68%,这就又筛掉了一群人)所以读出来就业难度相对国内来说,经济再怎么差,实业也不会那么得像宏观经济课本上学的一样的悲观,如果是工科就基本100%就业了(比如我们学校工科的offer是直接会发到edu邮箱的),金融业如果是US citizen就业也不会特别的难。 但是中国因为本科生的泛滥,直接导致就业市场门槛上调到研究生,说白了研究生当本科生来用,而且国内本科教育(我一直认为是教育氛围而不是学生不好,说真的,但凡高考上一本的,我觉得去国外都至少是public flagship学校的avg偏上的水平)不是特别给力,大家想找个像样的工作就必须读研,如果不读研,那么拿你现在工作去申请MBA也申请不到top MBA(还是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加上现在洋硕士在某个程度上的地位比国内top校研的地位相对较高(就是去年大本哥的那个心态),大家现在都想出国留学了,随便问一个人都是出国读研(毕竟花费不如本科直接出来高),同时中国人对于金融行业的狂热膜拜,一问读什么,都是金融。这也都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无论如何,把留学金融研当作一个长期的市场来看,以后的利益将会不断地降低(微观的东西,大家都学过吧),说白了,越往后推,洋金融研带给我们的利益也就越低了。加之本身市场就有一定的滞后性,只有等以后某届201XFall的同学突然意识到毕业找工作太难了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这个金融硕的这个市场可能严重的供大于求了。所以要么中国赶紧市场打开了,解决一波就业问题,要么情况一直继续下去等到悲剧的那一天。感觉没有什么第三种可能。 而且加上国内的对工科背景同学的压榨,以后也会有越来越多读数学,计算机,各种工科背景的人转到msf,mfe来。这个都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依旧对msf持悲观态度,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解决。比如我说了这么多,也不会改变CD每个人去申请msf的态度。而且可以理解越来越多的人转到金融行业的初衷,毕竟国外重视工科,工科出来工作的人薪金真的不低,起薪就在5~7w美元左右,但是国内完全达不到。以金钱作为驱动力,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转到金融来,所以我们也不能批评别人什么那么多不爱金融的人跑来读msf,都是铜臭味咱们自己也不干净。 -- by 会员 isn (2011/12/4 1:13:02)
请问这个MSF和金融工程比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