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说的还算真诚一点,坦率说一句,HULT在CD上这样推广的方式只会让大家反感起到反作用。这样的营销方式是否正确?虽然点击率可能大大增加了但是对学校形象没啥帮助吧?真正TOP20的学校都没看到用这样的方式来推广的,因为这样的推广对于自己优秀商学院的形象并不是很有利。排名17是怎么来的?没有什么依据。即使是某一个媒体把你们排到17了,也不能说明你们就是17了,所以请用更加客观一点的方式来宣传自己,大家会对你们印象更好的 -- by 会员 Kb24 (2011/7/11 9:42:27)
您所言极是,点击率在特定的情况下和学校形象成反比,这种常识对旁观者很容易想清楚,但是就像我刚说的:常识一旦和EF英孚教育过去50来年积累的确实客观上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所联系起来以后,某些成天坐办公室的决策人士并不是很容易超越自我去认同这种常识的,因为这意味着他/她要walk out of comfort zone。。。 所有大公司永远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也许真的是船小才好掉头吧。依托着背后EF英孚教育这座靠山,对Hult发展的最大好处是资金确实充裕相应这两年在硬件、师资、规模方面都扩充/提高很快,最大坏处是EF英孚教育强加在Hult营销/招生的strategy、staff方面的所谓经过过去五十年验证出来的最优模式。。。
哎,不多说了,聪明人都懂的。
备注:学校宣传的排名17,算是打擦边球吧,2010年9月出炉的一年一度Economist全球MBA排行榜将Hult排在了全球27/全美17的位置,具体你可上经济学人Economist的官网验证。当然,我个人的观点一直都是很明确,Hult(我的母校)在10年内不太可能名副其实的排进全球TOP20。考虑到EF英孚教育支撑的雄厚资金实力,10年内进入名副其实的全球TOP50希望倒是相当大。我说的是名副其实,而不是排名,考虑到2010年9月Economist将Hult MBA排到全球27,2011年1月Financial Times将Hult MBA排在全球61,10年内Hult的排名再更上一个台阶绝对不是问题,但正如中欧CEIBS也被Financial Times排到了全球前10并不代表中欧的实力就有那么高一样,排名并不能100%反映出真实实力。而且如果Hult的营销/招生策略不做重大调整,即使学校的办学水平确实到了TOP20,恐怕在CDer眼里还会一直停留在TOP200,这一点我这种打杂的人看的非常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