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Michigan Ross实习就业情况,另附Darden,Tuck,Johnson,Stern,UCLA, Duke汇总

[精华]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1-5-9 06:00:38 | 只看该作者
很多leadership program 回国貌似没有这么多,如jnj,求知情人士验证。即使mba毕业去了咨询,ib,和leadership program以后想发展到高层也是要经过很大努力。
72#
发表于 2011-5-9 06:15:13 | 只看该作者
Who is mBA?

1    任正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67 岁
2    柳传志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    67 岁
3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62 岁
4    王石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60 岁
5    姜建清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8 岁
6    董明珠    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总裁    57 岁
7    张近东    苏宁集团董事长    48 岁
8    马化腾    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    40 岁
9    刘德树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59 岁
10    徐乐江    宝钢集团董事长    52 岁
11    万隆    双汇集团董事长    71 岁
12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47 岁
13    项俊波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4 岁
14    王晓初    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    53 岁
15    常振明    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    54 岁
16    侯为贵    中兴通讯董事长    69 岁
17    曹国伟    新浪CEO    46 岁
18    周中枢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总裁    59 岁
19    宁高宁    中粮集团董事长    53 岁
20    李彦宏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43 岁
21    沈文荣    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    65 岁
22    魏家福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    61 岁
23    李书福    吉利集团董事长    48 岁
24    丁志忠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    40 岁
25    宗庆后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    66 岁
26    刘积仁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56 岁
27    黎瑞刚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    42 岁
28    张喜武    神华集团公司董事长    53 岁
29    何享健    美的集团董事局主席    69 岁
30    蒋洁敏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    55 岁
31    刘振亚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    59 岁
32    马明哲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6 岁
33    王健林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    57 岁
34    林左鸣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54 岁
35    杨超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61 岁
36    胡茂元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60 岁
37    陈东升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54 岁
38    李宁    李宁公司董事长    47 岁
39    朱云来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    54 岁
40    吴亚军    龙湖地产董事长    47 岁
41    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48 岁
42    宋志平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及国药集团董事长    55 岁
43    张茵    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54 岁
44    麦伯良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52 岁
45    郭为    神州数码集团主席    48 岁
46    徐建一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董事长    57 岁
47    施崇棠    华硕集团董事长    59 岁
48    赵小钢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60 岁
49    孔栋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集团总经理
国航股份董事长    60 岁
50    王中军    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长    51 岁
73#
发表于 2011-5-9 07:18:53 | 只看该作者
就业好不好也还要看学生最理想志愿是做什么。比如说如果都想做投行,最后却只有三分之一找到投行,其余的退而求其次去了corporate和commercial banking,虽然也是不错的工作,但是学校还是没法帮学生达成职业理想。就业报告上1/3 投行,1/3咨询,1/3企业看着倒是很均衡,只是maybe it tells a misleading story. it is a story of failed career switching attempts instead of well-balanced career interests among students.

其实说实话,我高度怀疑有多少人去读MBA的理想是去commercial banking的。。那些去corporate的人大多数的第一志向也应该是IB或者MC,只是事后尘埃落定了他们不会承认罢了。多数回国的management program,一年给50万上下的样子吧。而top20MBA的申请人,很多人出国前就20万-30万了,有多少人犯得上加上两年一百万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就为了去J&J上海做个manager?
当然,话不是很中听。但是很多真话都不中听。
-- by 会员 tjjtds (2011/5/9 0:01:15)



念MBA的第一志向都是IB或者MC?这话说的,真是够想当然的。不少干过banking(及相关)的人最理想的职业是去hedge fund或者PE,拼死拼活也进不去,被涮下来,退而求其次进了IB,按你的逻辑,“学校还是没法帮学生达成职业理想。It is a story of failed career switching attempts instead of well-balanced career interests among students.“ (照搬你的原话!用这里正合适。)
74#
发表于 2011-5-9 07:27:2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leadership program 回国貌似没有这么多,如jnj,求知情人士验证。即使mba毕业去了咨询,ib,和leadership program以后想发展到高层也是要经过很大努力。
-- by 会员 miguelflorida (2011/5/9 6:00:38)


我既然贴了这个帖子,就说明我是知情人士了,呵呵
不过关于薪水还是很敏感的信息,我只能说我所说的信息是准确的,再多的就不方便public讲了

咋样算高层啊?McK的师兄说,里面6个associate能有一个升到Partner,不过和你竞争的都是精英........
75#
发表于 2011-5-9 07:28:49 | 只看该作者
就业好不好也还要看学生最理想志愿是做什么。比如说如果都想做投行,最后却只有三分之一找到投行,其余的退而求其次去了corporate和commercial banking,虽然也是不错的工作,但是学校还是没法帮学生达成职业理想。就业报告上1/3 投行,1/3咨询,1/3企业看着倒是很均衡,只是maybe it tells a misleading story. it is a story of failed career switching attempts instead of well-balanced career interests among students.

其实说实话,我高度怀疑有多少人去读MBA的理想是去commercial banking的。。那些去corporate的人大多数的第一志向也应该是IB或者MC,只是事后尘埃落定了他们不会承认罢了。多数回国的management program,一年给50万上下的样子吧。而top20MBA的申请人,很多人出国前就20万-30万了,有多少人犯得上加上两年一百万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就为了去J&J上海做个manager?
当然,话不是很中听。但是很多真话都不中听。
-- by 会员 tjjtds (2011/5/9 0:01:15)




念MBA的第一志向都是IB或者MC?这话说的,真是够想当然的。不少干过banking(及相关)的人最理想的职业是去hedge fund或者PE,拼死拼活也进不去,被涮下来,退而求其次进了IB,按你的逻辑,“学校还是没法帮学生达成职业理想。It is a story of failed career switching attempts instead of well-balanced career interests among students.“ (照搬你的原话!用这里正合适。)
-- by 会员 hellooasis (2011/5/9 7:18:53)



恩,没错,真正top学校(比如HW)+"top背景"(比如原McK,GS之类)很多想去的是buyside,不过好的buyside太难了
76#
发表于 2011-5-9 10:02:30 | 只看该作者
就业好不好也还要看学生最理想志愿是做什么。比如说如果都想做投行,最后却只有三分之一找到投行,其余的退而求其次去了corporate和commercial banking,虽然也是不错的工作,但是学校还是没法帮学生达成职业理想。就业报告上1/3 投行,1/3咨询,1/3企业看着倒是很均衡,只是maybe it tells a misleading story. it is a story of failed career switching attempts instead of well-balanced career interests among students.

其实说实话,我高度怀疑有多少人去读MBA的理想是去commercial banking的。。那些去corporate的人大多数的第一志向也应该是IB或者MC,只是事后尘埃落定了他们不会承认罢了。多数回国的management program,一年给50万上下的样子吧。而top20MBA的申请人,很多人出国前就20万-30万了,有多少人犯得上加上两年一百万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就为了去J&J上海做个manager?
当然,话不是很中听。但是很多真话都不中听。
-- by 会员 tjjtds (2011/5/9 0:01:15)




念MBA的第一志向都是IB或者MC?这话说的,真是够想当然的。不少干过banking(及相关)的人最理想的职业是去hedge fund或者PE,拼死拼活也进不去,被涮下来,退而求其次进了IB,按你的逻辑,“学校还是没法帮学生达成职业理想。It is a story of failed career switching attempts instead of well-balanced career interests among students.“ (照搬你的原话!用这里正合适。)
-- by 会员 hellooasis (2011/5/9 7:18:53)



我没说”念MBA的第一志向都是IB或者MC“啊。你误解我意思了。我说的”比如说如果都想做投行“,这个是在打比方,后来我说”那些去corporate的人大多数的第一志向也应该是IB或者MC“,也注意用了大多数。我知道很多人想去buyside,但是那些之前就在IB/MC的人,就算进不了buyside,也不至于去corporate吧。去corporate的,要么是想从非金融进军金融失败的,要么是之前IB/MC做累了想换个口味的,要么就是真的想做corporate,只不过想做层次更高起点更高点的。我只是想说我觉得第一种占大多数而已。


去不了buyside退而求IB,你说的这个现象当然也有。可这个也正证明了我想说的观点啊:”就业好不好也还要看学生最理想志愿是做什么"。好的学校就业,不光光是看去了多少投行,多少咨询,多少PE/VC,还是看多少人实现了自己最理想的职业道路,多少人上了“第一志愿”。
77#
发表于 2011-5-9 10:18:0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就业逻辑相对简单,哪里钱多奔哪里(我自己也是),所以你说的这个情况才这么明显
虽然不是100%,但是大多数人是这样的

但其实老外同学还真不是这样,我看到好多就是奔着corporate去的,而且完全不参加咨询的宣讲
也确实有老外就是只想做bank而不是Ibank,这放在我们国家简直就是"搞笑"的代名词
78#
发表于 2011-5-9 10:30:55 | 只看该作者
您是Ross的吧?
可否说一下就业情况啊。

就业好不好也还要看学生最理想志愿是做什么。比如说如果都想做投行,最后却只有三分之一找到投行,其余的退而求其次去了corporate和commercial banking,虽然也是不错的工作,但是学校还是没法帮学生达成职业理想。就业报告上1/3 投行,1/3咨询,1/3企业看着倒是很均衡,只是maybe it tells a misleading story. it is a story of failed career switching attempts instead of well-balanced career interests among students.

其实说实话,我高度怀疑有多少人去读MBA的理想是去commercial banking的。。那些去corporate的人大多数的第一志向也应该是IB或者MC,只是事后尘埃落定了他们不会承认罢了。多数回国的management program,一年给50万上下的样子吧。而top20MBA的申请人,很多人出国前就20万-30万了,有多少人犯得上加上两年一百万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就为了去J&J上海做个manager?
当然,话不是很中听。但是很多真话都不中听。
-- by 会员 tjjtds (2011/5/9 0:01:15)





念MBA的第一志向都是IB或者MC?这话说的,真是够想当然的。不少干过banking(及相关)的人最理想的职业是去hedge fund或者PE,拼死拼活也进不去,被涮下来,退而求其次进了IB,按你的逻辑,“学校还是没法帮学生达成职业理想。It is a story of failed career switching attempts instead of well-balanced career interests among students.“ (照搬你的原话!用这里正合适。)
-- by 会员 hellooasis (2011/5/9 7:18:53)




我没说”念MBA的第一志向都是IB或者MC“啊。你误解我意思了。我说的”比如说如果都想做投行“,这个是在打比方,后来我说”那些去corporate的人大多数的第一志向也应该是IB或者MC“,也注意用了大多数。我知道很多人想去buyside,但是那些之前就在IB/MC的人,就算进不了buyside,也不至于去corporate吧。去corporate的,要么是想从非金融进军金融失败的,要么是之前IB/MC做累了想换个口味的,要么就是真的想做corporate,只不过想做层次更高起点更高点的。我只是想说我觉得第一种占大多数而已。


去不了buyside退而求IB,你说的这个现象当然也有。可这个也正证明了我想说的观点啊:”就业好不好也还要看学生最理想志愿是做什么"。好的学校就业,不光光是看去了多少投行,多少咨询,多少PE/VC,还是看多少人实现了自己最理想的职业道路,多少人上了“第一志愿”。
-- by 会员 tjjtds (2011/5/9 10:02:30)

79#
发表于 2011-5-9 10:47:06 | 只看该作者
他是要去HK做投行的
80#
发表于 2011-5-9 20:51:44 | 只看该作者
觉得有些同学价值观扭曲了。IBD/MC的高强度长时间工作也不是每个人都期待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6 23:5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