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93897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1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就业好不好也还要看学生最理想志愿是做什么。比如说如果都想做投行,最后却只有三分之一找到投行,其余的退而求其次去了corporate和commercial banking,虽然也是不错的工作,但是学校还是没法帮学生达成职业理想。就业报告上1/3 投行,1/3咨询,1/3企业看着倒是很均衡,只是maybe it tells a misleading story. it is a story of failed career switching attempts instead of well-balanced career interests among students. 其实说实话,我高度怀疑有多少人去读MBA的理想是去commercial banking的。。那些去corporate的人大多数的第一志向也应该是IB或者MC,只是事后尘埃落定了他们不会承认罢了。多数回国的management program,一年给50万上下的样子吧。而top20MBA的申请人,很多人出国前就20万-30万了,有多少人犯得上加上两年一百万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就为了去J&J上海做个manager? 当然,话不是很中听。但是很多真话都不中听。 -- by 会员 tjjtds (2011/5/9 0:01:15)
ls说得有点偏激,我们可以从就业现实和个人前后对比来看这个问题 1. 就业现实: IB+MC一年招多少中国人?可以算一下,如下. IB,9个大投行的IBD,比如HK Office每年招6个中国人,就是54;如果再算上做S&T的,算1/3人数吧,20人左右;再加上research,算个一半吧,30人,HK解决总人数约100 MC,算MBB+ATK+RB+Booz吧,McK多一些,平均算20个,其他一律算10个,解决约70人 当然,有中国人去NY,海外做IB/MC,但也有外国人(比如新加坡)和台湾人来抢大陆和HK的位子.所以就大约估算每年这些解决170人左右! 再回头来看到底top school会招多少人?我大概记得wharton和Chicago近年来都是50左右的招,CBS, Cornell,Duke,大概也是35,40多的招.Lbs似乎也招超过20个中国人,也就是说Wharton+Chicago+CBS+Lbs+NYU大概就要超过170了. 哥们,还有十几个学校我没算呢!这些学校不乏IB/MC强校.他们的学生怎么办?也就是说,各1/3有很大程度上是Demand/Supply决定的.无论你去哪个学校,位子只有那么一点,你会被公司综合personal experience+company brand+school brand+others来看的. 2.确实,我认识的很多读MBA的都是要去IB/MC的,但是像上面说的,最后能去的确实只有一部分而已.但不代表non IB/MC的选择就很差.比如按照你说的,大多数人出国之前的薪水是20~30w(package,确实是这样),但去个leadership program的话,回国的大多数65w~75w(package,看具体项目),有1,2个特别高的我们不算(比如Cargill);不回国基本都是11~15w USD(可能是base,也可能是package),仅从数字对比,我觉得应该算是个本质的差别了吧?还有就是层次,这些项目的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global)基本都可以很容易的access到高层(比如product line的GM或VP之类).当然也必须承认,和好的MC比起来职业发展(generally)略微不如,不过差距没那么大;和IB完全是两种职业道路了,只能说比钱的话差了一半. 我说这些其实是想解释一下,1/3的结果不是一个坏结果.但具体到个人来说,确实未必能帮助他实现他希望的转换,但学校在switch中仅起到了不超过1/3的作用,另外2/3要看你之前的工作背景,公司,学历和学习过程中的network,以及运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