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你关于过几年来看是否正确的说法,现在谁也说不准。 我觉得申请人数上升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现在年轻人信息比较对称了,其实早些时候商学院也招中国人,但是知道的人很少。 至于钱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教育其实是一种投资,而不是消费。目的是为了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如果这笔钱用来买房子,一样是一屁股债,而且对自身价值却没有提高,这并不能说明把用来首付的钱读MBA有何不妥。 任何提高个人竞争力的做法,都是积极地,向上的。职业经理人路线下,除了读书外,也就是选择升迁或者跳槽,只要他选择积极向上,选择了一条最适合现状的路线,我认为都值得鼓励。 -- by 会员 bigjoe (2011/4/28 23:18:25)
以前怎么信息不对称了,这些留学网站又不是这两年才冒出来的。但是申请者数量暴增,是最近才出现的啊,简单讲,就是09年以后房价飚升,大家买不起房子索性出国了。以前要贷个100万的款去留学,会被很多人认为是傻缺,现在看看100万的留学贷款也不是太贵,至少比买房子便宜多了。至于能不能增值这个,见仁见智,我认为对自我的这点提升是很有限的。我相信事实将会证明,loser永远是loser,尤其是喜欢跟风做事情的人。 -- by 会员 jiandaobu (2011/4/28 23:54:33)
就算是出去赌博也不见得就是坏事,毕竟现在的生活压力巨大是肯定的。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并不能一棒子打死。但是比较重要的是你要对这样的风险有认知。充分认识风险然后选择去,跟一跺脚就去这是两种概念。我也认可,LOSER很难不是LOSER,跟风其实很难有好结果。 -- by 会员 cleopatra (2011/4/28 23:58:02)
关键是现在申请越来越多的是年轻人,明显缺乏人生经历的,看什么都倾向于只看好的方面,对可能的挫折和失败估计不足。这个论坛上,大部分的帖子都是明示或者暗示读mba怎么好怎么有收获的对吧,真正读完发现不好觉得没有收获的,都不好意思上来发帖子。包括这里很多在读的,坦白讲说故事卖故事的痕迹太过明显,这点包装的技巧稍微智力正常的人都能想得到,只不过很多年轻人缺乏辨识的能力。一个人的成熟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做事情之前是否只看到好的结果,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是否只倾向于听取对自身有利的信息。 -- by 会员 jiandaobu (2011/4/29 0:04:42)
这事还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积极的事例是对情绪有正面影响的,如果把受众定位于已经想好了要读MBA的人,那么这样的氛围并不能算过分。理性客观的思维方式其实也是MBA必备的东西,只是没有人去强调而已。 我在想,也许真的有一些孩子读MBA是为了转行,那么其实也真的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国内的职场状况确实很死板,不通过学位洗牌,根本很难实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孩子是不是真的晓得要去的这个新行当是自己要的东西,这也是问题。所以就成了两难了,太年轻,可能不懂,太老,可能没法实现预期的目标。我还是坚持认为5年起的经验是必须的,管理的东西没有实践做基础,根本不能成为理解。 -- by 会员 cleopatra (2011/4/29 0:10:47)
真正能够很早的了解自己,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人真的是很稀少啊。体现了中国教育的一个不足。 Cleo我很喜欢你的论证。 -- by 会员 bigjoe (2011/4/29 0:14:59)
一方面是教育的问题,独立思考比较缺乏,另一方面也是少有碰壁的机会。 大学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兴趣,到了工作也是随便找一个,可能工作了一两年了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只是麻木的做现在这一份,然后看着好多人去MBA了,自己也去MBA。这样的人绝对不是少数。 我还是认为你必须先有一个自己的想法,才能慢慢在现实里修正,哪怕这个想法是错的,至少你还能有方向。当你没有方向,那么最简单的就是随大流。 -- by 会员 cleopatra (2011/4/29 0:22:02)
对的,没有目标就会没有动力。有目标的话。朝着目标走,遇到路障就微调一下,是比较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