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为一个不知名、面向中级市场、没有完善mentor/intern training program的投行的实习生,我干的事情都非常有喜感。非但没有明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且都不知去向。他们说“我们鼓励大家多问问题”,可你真的问的时候,没有人好好搭理你。于是,你就只能自己折腾,他们要的只是结果。没有指导,也没有feedback,能不教的就尽量不教,需要教的就干脆自己做或者让知道怎么做的analyst做。你做的如果是对的,他说“好,谢谢”,如果是错的,他也说“好,谢谢”,然后自己把不对的地方改了,因为要解释给你听哪里错了和应该怎么改也是花时间的事。总之,他们忙,你就自己玩吧。
以下不是全部工作,只是“好玩”的那些,I don’t want to bore you.
1. 花了10个小时查1204家公司的Capital IQ ID,简单的复制粘贴, 小布下午4点的时候跟我说“我明天早上10点要”You do the math.
如果这家公司也愿意被并购,那案子就基本达成 一半,后面就是估价和谈价钱, 价钱要是谈不好,这案子也会崩。案子达成发生的概率其实很小,尤其是当下的经济大环境下,所以很多pitch(我们组一天大概Pitch十个以上的公司)都无疾而终(这个成语用在这里对 不对?),也就是说,我们大量的时间是花在最后不会有结果的事情上。就像谈恋爱,如果你知道你不会和这个人结婚,也就你不会太花时间精力折腾,投行就是这样。组里的人说We are doing a lot of stufffor no reason. 所以说,投行的工作决定了他的肤浅层面,我们到处找寻机会,却从不深入分析。我们并不是真的关注一家公司的发展和运营,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了把他卖出去(主要讲M&A,这半年全美国都没几个IPO),从而获取手续费。请注意,很多人有误区,比如我爸妈,投资银行不是银行,我们不存钱;不是群众或者公司来存钱,我们帮大家投资。投行做的是金融服务,赚的只是手续费,当然这费用是相当高的。 所以,投行里的大部分人并不不记得多少金融知识,特别是那些金融数字和公司运营的真正关联,我们只关心EBIDTA,只关心将来的cash flow,不管这cashflow是怎么来的,能持续多久。其实调查了解越深入越好,案子成功的几率也大一点,可是为了达到量,这质就不好保证了。 投行的人只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把服务卖出去。 比较关心公司运营的是风险相关部门,因为他们负责把关公司质量,怕贷出去的款收不回来。可这也只是银行系统评估。
首 先是少许介绍,全部属实:实习银行: Key Bank 总部 (Cleveland, Ohio) 这银行在金融危机之后被国务院评为19个”too important to fail”的美国银行之一,从此便以此自居,用中文说就是“最重要19家银行”之一。其实不是第19大,大概25左右,但抗风险能力比较好,主要是因为 loan-deposit ratio控制得比较好。下面有两个大分支,Key Community Bank和Key Bank Capital Market, 也叫KeyBanc,我就在后者。我在KBCM里投行部下面的Industrial组,主攻工业类公司的M&A和IPO(最近没太多IPO案子, 经济不好),组里的每个分析员也有自己的主攻方向,例如化工原料、航空&国防、钻井、ProcessControl等等。工业组因为项目杂,数量大,以工作繁忙闻名。
更新:现在知 道了,叫投标书)里比较简单的几页,数据库信息更新,Public Information Booklet的整理和装订。产业/市场调查。大家都忙,导致到现在只收到过两个反馈,其他的工作交上去就杳无音讯了,自我定位处于危机中。据说在遥远的将来会有机会接触估价和建模,但照现在的情形看,我doubtit。 职场问题处理(反例):以下这些故事其实也没有那么严重,只是一些思考,尽善尽美嘛。一方面也是通过小故事,大家能了解一下实习生每天是干什么的。 Hope you will like it : )
1. 人言可畏—-美国是个爱八卦的民族 一直都知道投行是很辛苦的行业,一周工作80小时(实习生到不至于那么多),而且大部分做投行的都是男的。在学校的时候号称自己“不畏艰辛”,老师说”投行很辛苦的,都没有什么生活”,我就回答“我不怕,我可以辛苦的”,然后一边鄙视懒惰的美国人都对投行退避三舍,实习都只申请Marketing, Public Relation和Finance。 问他们为什么都不申投行,他们说因为太辛苦,而且自己数学不好,看见数字就头疼。
第二天去开会,西装笔挺的,显示自己的认真态度。原来是这家 公司想扩张,通过收购,但问 题是她们自己也不知道想收购什么样的。他们只知道要有类似工序的,但要在不同领域。我的任务就是筛选出5-6家适合的公司。听的时候觉得还行,至少知道他 们在说什么,可是上Capital IQ一查,类似公司有1600家。我去问ben有没有其他限制条件,他给了个我听不懂的答案。只能自己折腾,缩到160家,只能一家一家的看 business description和官网。一看我就糊涂了,我怎么能知道谁的工序和谁的像呢,businessdescription只说他们的最终产品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不知道各种产品是怎么产出来的。
这种选择其实是需要对行业内各 种信息都很了解的分析员才能做得好的, 瞬间明白为什么组里只有男的了,男生可能会比较了解什么钢啊、铁啊、水泥啊什么的。后来又试着去找寻帮助,可大家都还是太忙。这个任务明显是超出我现有能力和知识的,ben明显是因为我说的那些话才硬是把这个工作给我的。太太太后悔了。现在是他也难受、我也难受。 在美国“歧视”是人们最恐惧的错误,其实心里总有那么一点,就是怕别人看出来。在中国,女性当科学家、当高管,当了就当了,大家歌颂一下,没觉得多怎么。可在这美利坚,到处都是什么”Women in Science”,“Women in Economics” “Women in Banking”的组织,似乎女人就做不了这些似的,一旦有人涉足,就赶快特殊保护起来。这一来,更显得这歧视根深蒂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