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eon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位对长江金融MBA怎么看?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1-4-14 15:02:21 | 只看该作者
去参加过了面试、笔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我对长江的感受吧。
一、申请人。FMBA的申请人大多来自金融行业或相关行业,年轻,有活力,不过工作经验方面可能欠缺点,不少年纪都很小的。来申请长江,大部分都是想要拓展人际圈;
二、面试。当天给我面试的是郑裕生,钱教授(笑眯眯,很NICE的女教授)和一位前长江学友。面试过程中,他们更看重申请人对自己是否有很清晰的认识,是否有很清楚的职业规划。感觉面试官都是很不错。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MBA的面试,所以没有办法和其他学校进行比较,只能说说自己的大概感受吧。
22#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6:34:10 | 只看该作者
去参加过了面试、笔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我对长江的感受吧。
一、申请人。FMBA的申请人大多来自金融行业或相关行业,年轻,有活力,不过工作经验方面可能欠缺点,不少年纪都很小的。来申请长江,大部分都是想要拓展人际圈;
二、面试。当天给我面试的是郑裕生,钱教授(笑眯眯,很NICE的女教授)和一位前长江学友。面试过程中,他们更看重申请人对自己是否有很清晰的认识,是否有很清楚的职业规划。感觉面试官都是很不错。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MBA的面试,所以没有办法和其他学校进行比较,只能说说自己的大概感受吧。
-- by 会员 bull113 (2011/4/14 15:02:21)





祝你早日拿到OFFER.
23#
发表于 2011-4-14 20:13:58 | 只看该作者
去参加过了面试、笔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我对长江的感受吧。
一、申请人。FMBA的申请人大多来自金融行业或相关行业,年轻,有活力,不过工作经验方面可能欠缺点,不少年纪都很小的。来申请长江,大部分都是想要拓展人际圈;
二、面试。当天给我面试的是郑裕生,钱教授(笑眯眯,很NICE的女教授)和一位前长江学友。面试过程中,他们更看重申请人对自己是否有很清晰的认识,是否有很清楚的职业规划。感觉面试官都是很不错。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MBA的面试,所以没有办法和其他学校进行比较,只能说说自己的大概感受吧。
-- by 会员 bull113 (2011/4/14 15:02:21)



申请人情况貌似有40%以上都是30岁的,比一般mba要高么不是。。。
24#
发表于 2011-4-15 10:09:13 | 只看该作者
官方数据,在职金融MBA平均年龄30.6岁,男女比例4:1
2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5 14:56:31 | 只看该作者
官方数据,在职金融MBA平均年龄30.6岁,男女比例4:1
-- by 会员 chuanqiang (2011/4/15 10:09:13)



果然可以理解成定位高于FT MBA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9 13:01:20 | 只看该作者
从两方面看,一是学生,一是教授。
招生对象是介于MBA和EMBA之间的,不少素质比全职MBA的强,比如一些知名投行和PE的在全职MBA中很少看到;部分可以去读EMBA。这部分人可能辞职读机会成本太高,这个项目还是满足一批非常优秀人的需求。从数量上开始一年招一个班,后来效果不错,一年招四个班。
教授方面最近一年招了不少金融方面教授,从其他帖子看到哥伦比亚讲座教授、金融及经济系的主任,王能,要加盟,可能开始是访问教授,不知会不会如很多教授一样成为常驻教授,这个势头不错。
-- by 会员 foever (2011/4/9 14:36:00)


这么说它只适合知名投行和PE里的准EMBA?难怪课程罗列跟高金一样多课时却少很多。
-- by 会员 xs98765 (2011/4/9 17:12:12)



PE/IBC, 是不是在国内已经火过CONSULTING了?
27#
发表于 2011-4-24 00:41:4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项目是在职项目中的门槛来说算什么程度
2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08:01: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项目是在职项目中的门槛来说算什么程度
-- by 会员 yinvestment (2011/4/24 0:41:46)



肯定是最高之一。
个人认为,在职项目更看重背景,不同于国内普通高校的在职项目,以赚钱为主,这样的一线项目,应该是设计给对职业或者工作比较定向,不是真需要MBA来让自己有颠覆性变化的,确实有一点和EMBA类似,但是确实会学更多实际的东西,这是我的看法。所以,对理论(比如GMAT,GPA)有要求的同时,应该对背景的强调是和FT MBA的差异所在。至于金融,仁者见仁啦,MBA就是MBA,就应该CROSS OVER,如果真那么强调一个领域,也就不是MBA了,所以可以看成一种特色吧,比如特色火锅,它还是火锅,不是特色,哈哈,通俗了。
29#
发表于 2011-4-24 12:53:09 | 只看该作者

长江在职金融MBA还不错.

长江在职金融MBA还不错,就是学费贵.
问了一个刚考上的朋友,说考上的人大多是投行\基金\券商\银行\上市公司\律所的人,背景都不错.
如果在金融行业内发展,人脉挺重要.长江的金融学教授还是挺牛的.
如果想借在职金融MBA转行到金融业,因为是PT,感觉比较困难.除非你有路子.认识一些行业内的同学不等于你就能进入这个圈子.

听了朋友介绍后,我和几个朋友去上海校区听了讲座.感觉教授挺牛,工作人员态度友善,唯一让我们都感到失望之处,在于上海校区没有固定的校园,租在龙柏宾馆的感觉是在培训公司上课,不像一所正式的学院.和中欧大气美丽的校园大相径庭. 有校园会给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家的感觉,吸引申请人的号召力会强很多.虽然长江介绍说北京将来会有校园,但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长期以来没有自己固定的校园,难道是缺钱吗?这一点和立志成为世界10强商学院的宏伟目标相差甚远. 诚恳建议长江在大力发展北京总部的同时,不要忽视上海这一商学院兵家必争之地.好的商学院,软硬件设施都是一流的,就像中欧一样.

工作原因,还是希望申请在职MBA,机会成本小一些.总体感觉长江在职金融MBA还不错.明年打算去申请,同时考虑交大高金.交大的校园环境不错啊,给工作多年的我有了一种重回校园的感觉.
3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4 14:16:54 | 只看该作者
长江在职金融MBA还不错,就是学费贵.
问了一个刚考上的朋友,说考上的人大多是投行\基金\券商\银行\上市公司\律所的人,背景都不错.
如果在金融行业内发展,人脉挺重要.长江的金融学教授还是挺牛的.
如果想借在职金融MBA转行到金融业,因为是PT,感觉比较困难.除非你有路子.认识一些行业内的同学不等于你就能进入这个圈子.

听了朋友介绍后,我和几个朋友去上海校区听了讲座.感觉教授挺牛,工作人员态度友善,唯一让我们都感到失望之处,在于上海校区没有固定的校园,租在龙柏宾馆的感觉是在培训公司上课,不像一所正式的学院.和中欧大气美丽的校园大相径庭. 有校园会给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家的感觉,吸引申请人的号召力会强很多.虽然长江介绍说北京将来会有校园,但在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长期以来没有自己固定的校园,难道是缺钱吗?这一点和立志成为世界10强商学院的宏伟目标相差甚远. 诚恳建议长江在大力发展北京总部的同时,不要忽视上海这一商学院兵家必争之地.好的商学院,软硬件设施都是一流的,就像中欧一样.

工作原因,还是希望申请在职MBA,机会成本小一些.总体感觉长江在职金融MBA还不错.明年打算去申请,同时考虑交大高金.交大的校园环境不错啊,给工作多年的我有了一种重回校园的感觉.
-- by 会员 TonyLucy2010 (2011/4/24 12:53:09)



我的看法是这样,不知是否正确。
CK无法,也不可能是公立学校,靠领导一批,几千万上亿的钱就来了,拿地,修楼。既然私立,虽然是NON-PROFIT,但可能不是硬件-招生-软件这样的中国公立发展逻辑,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高校都被批是开发商。扯远了,不过我觉得,CK顶着这么高的学费,把钱花在值的地方,我们作为关注者,是不会去指责的。

不过同时,上海这样的地方,确实需要一个正式一点的授课点,我也同感,如果有个正式的校区,那些忐忑的申请人,以及曾经的校友会对CK的未来有更强的信心去支持,去“顶”。毕竟CK出发点是世界级的BS,即使不要世界级的校区,如CEIBS还请贝先生设计等等,但确实在上海,此要地确需要更正式的校区。

不过,纯看硬件去念书的人,还是比较适合咱们的211,985,各位说,不是吗,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1 13:1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