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实不相瞒,你说的关于“清苦”那段,基本都不符合现实的,对三监会的人,我只能说到这里:我何止是认识啊!就那在京的三监会来说吧,“有便宜的优建房,有工资,报销不少,福利完善,病不愁,子女上学不愁,年底有奖金,出去有各金融单位孝敬”都不是事实,三监会在京总会已经多年没有经适房了,报销?每月各项相加几百块钱,福利指的是什么?经适房没有的,购物卡也没有的,年前会发些大米和橙子,这算福利么?年底有奖金?这个绝对没有,会有一定的绩效奖,但很少。出去有人孝敬?这更是错了,东西肯定没有,但就是有别人的尊重罢了。
所以你说的这些,我看和垄断国企总部非常相似,Chinapetrol提一个级别就会涨8-10万块,农总行时不常发一些专卖店的打折卡,这和公务员是非常不同的。为什么垄断国企里面,集合了中国年轻人中的精华,那些人却不怎么出来读书?因为那里面太舒服了,你就是读个M7出来,要回国的话也不一定还能再进去,所以干嘛要出来?而你看版上出国的主流,还是国内的如P&G、四大这样的外企,这些外企在今天的中国,远不如垄断国企舒服和实惠。呵呵,当然,公务员出来读书的我也见过许多了。因为公务员跳到企业去做,远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容易,三监会要是那么容易就能跳到对口行业的领头企业去,那这机构估计人都走光了。待遇没法比啊,中行、建行一个业务经理一年小20,比三监会局级都高好些。可金融机构里位置就那么多吗?你一个处长要出去,怎么也得有个老总的位置吧?可老总的位置那么多呢?各监会成立这些年来,走的人太多了!好歹还和金融机构有接触,总是有缝隙可以的,但代价很大
呵呵,至于CICC,反正我也在北方一名校待了多年,多年来那个学校就没有直接进去的,简历关都过不了,其他的国有银行都没问题。对,确实入了行就有了机会,但问题是,你如果不在行,你怎么先行入行呢?行里的业务你都没做过,而且你入行还得求个高平台呀。 [ [/quote]
如果你确定你认识的是啥监会而不是啥监局的人的话;他们待遇是不咋样的,但是呆一段,结识结识,之后跳出去金融企业里头遍布的;只要你是系统里出来的,大家永远都是称兄道弟,;办事做业务当老总,都比大学毕业直接进金融单位好的多;
至于垄断国企总部,无非那些石化电力煤炭金融行业总部,那的员工turnover率是比一般企业低,但出去读书的人并不少;工银基金某业务部门老总,不就是这样吗,先在工总干了若干年,表现不错,我们都知道他很有口碑;然后就辞职去美国排名不算很前把,还可以的学校30左右,读了mba,他本身就是博士学历,不过是工作期间在职读的;读完2年回去后,进工银当老总了。
也有人干2年就受不了觉得国外好就直接跑出去读一般的学校的msf的甚至都有,或者去当f2,或者冲击m7;由于大部分都是硕士,女性数量多,一入单位批量结婚买房生孩子;确实再出去深造的人几乎就很少了,但没人出去并不代表没需求,只是没机会了,总部的待遇并不是那么好;总行特别是管理岗待遇明显低于沿海分行支行,技术岗也只是持平;业务岗就很复杂了;总部的部分人,每年国考都必参加,无非就是在跟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看到了那样的一条路;什么叫清苦呢?有便宜的优建房,有工资,报销不少,福利完善,病不愁,子女上学不愁,年底有奖金,出去有各金融单位孝敬,如果这样呆着都算清苦,那那些投行还有咨询的人叫贫病交加都可以了;一旦时机成熟,有好的机会跳去对口金融单位,做个部门的头目,机会不少;而且上升空间比从没进过系统门的人来说,大太多了;现在金融机构里分布的无数当年人行出来的人把持老总的位置,就是明证;各监会成立时间不久,几年之后,效果就会显现!至于实权部门,不评论;能进系统就是第一步了,以后慢慢说;什么清苦?共产党口号
至于cicc,并不是只有清北才能去的,基本差不多的那几个学校和几个top财经院校都可以;在别的券商干2年,也有机会进去;有在之前华夏干过几年,后来没读书直接去香港高盛的例子(无任何海外背景,非牛市年),入了行,都不难;关键是入行;入了系统,超越入行。所谓清苦,也罢也罢
-- by 会员 hsg2009 (2010/2/4 13:46:44) [/quo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