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inezzh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很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女性去读MBA?mba申请人访谈一大半是女的啊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0-8-31 20:45: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72#
发表于 2010-9-1 05:28:13 | 只看该作者
有吗?没觉得
73#
发表于 2010-9-1 08:16:01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人首先不要自怨自艾。
欧美国家因为妇女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导致职场上热心参与竞争的女性数量较少。因此,立法上,制度上对于女性的工作机会进行了很多倾斜。
而中国因为男女确实很平等了,至少在进取心方面太平等了,女性的欲望一点不比男性小(我说career aspiration)。这种女性相对缺乏家庭的意识,导致的问题也很多。就如楼主强调的,应该丈夫带三天小孩,妻子带三天,却没意识到,把这种观念放在在“夫妻”这一对世界上最重要的“team work”的时候,是一种看似公平,却低效率的分工方式。
74#
发表于 2010-9-1 15:36:07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人首先不要自怨自艾。
欧美国家因为妇女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导致职场上热心参与竞争的女性数量较少。因此,立法上,制度上对于女性的工作机会进行了很多倾斜。
而中国因为男女确实很平等了,至少在进取心方面太平等了,女性的欲望一点不比男性小(我说career aspiration)。这种女性相对缺乏家庭的意识,导致的问题也很多。就如楼主强调的,应该丈夫带三天小孩,妻子带三天,却没意识到,把这种观念放在在“夫妻”这一对世界上最重要的“team work”的时候,是一种看似公平,却低效率的分工方式。
-- by 会员 summit (2010/9/1 8:16:01)



赞同!
75#
发表于 2010-9-1 18:38:14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多多讨论这个问题啊,这对于想出国的男生可是个不好的消息啊,为什么男人要那么悲剧啊!!!!!
76#
发表于 2010-9-2 21:47:31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用老罗的话可以解释,“如果一个妇女既可以选择出去工作,又可以选择在家带孩子,她选择了在家带孩子是不是她的地位就比只能选择出去工作的妇女低呢?”,显然不是。中国的妇女们是没有办法才去工作,才那么aggressive的,因为丈夫的工资养不活一家,所以不得不到职场上去拼杀。认为家庭第一,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不也挺好的么,或者说,这才是更符合女性自然属性的生活,那可真是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日子啊,但是在中国可能吗?所以说,都是国内的男女不平等给逼的,才有那么多出去读MBA的。

我不觉得中国在对女性的支持上比美国差很远,甚至可能相反。我觉得在中国,女生的职业发展机会要大于美国。明显中国女生的职业发展和简历比美国同龄女生好看,知名企业top工作出身的远多于美国女生。这说明了至少在职业早期,女生在中国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果仍然有男女不公平,那只能说美国的不公平尤胜。

商学院在美国本土中招到经历如此出色的女生概率小,所以必须要多招中印的女生来补充。前面有人说新招员工里中国男女比例是1:10,美国男女比例是10:1。我也感觉在中国咨询和投行办公室里的女性比率要大于欧美办公室,就连工业界都是如此;那些外企简直是美女如云。反观欧美,女性职场发展机会少了很多。有次去欧洲一个大银行欧洲总部的某个部门,里面年轻女性几乎全是中国人,本土女性只有一个秘书。她们开玩笑抱怨说部门里极缺一个中国男生。另外一个IT业五百强的中国人聚餐,里面一半是做技术开发的,结果全部15人里男性依然只有3个。


美国不知道,对于欧洲女性社会舆论给她们的要求就是家庭第一,即使本人未必愿意。男性在外面拼命工作没什么,认为他是为了家庭;要是女性也牺牲家庭就不一样了。所谓的男女平等下,其实是文化对男女分工的定式。欧洲女性大多在生孩子后就半职或者不工作了,这种牺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大家都这样也就没什么了。我身边有一半同事家里都是只有一人工作。


就像上面有人所说的美国,欧洲的女性结婚后也都是改了夫姓。甚至这里的中国人结婚,市政厅也居然自动改了女方的姓为夫姓。还得自己去改回来。貌似香港日本什么的都是如此风俗,看来这点中国倒是比欧亚美很多国家都强
-- by 会员 aspirant2010 (2010/1/7 7:39:01)

77#
发表于 2010-9-3 10:56:48 | 只看该作者
同意。中国女性是迫不得已出去工作的
选择在家带孩子的女性,又往往因为这种选择而得不到尊重。

我觉得用老罗的话可以解释,“如果一个妇女既可以选择出去工作,又可以选择在家带孩子,她选择了在家带孩子是不是她的地位就比只能选择出去工作的妇女低呢?”,显然不是。中国的妇女们是没有办法才去工作,才那么aggressive的,因为丈夫的工资养不活一家,所以不得不到职场上去拼杀。认为家庭第一,做家庭主妇,相夫教子,不也挺好的么,或者说,这才是更符合女性自然属性的生活,那可真是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日子啊,但是在中国可能吗?所以说,都是国内的男女不平等给逼的,才有那么多出去读MBA的。

我不觉得中国在对女性的支持上比美国差很远,甚至可能相反。我觉得在中国,女生的职业发展机会要大于美国。明显中国女生的职业发展和简历比美国同龄女生好看,知名企业top工作出身的远多于美国女生。这说明了至少在职业早期,女生在中国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果仍然有男女不公平,那只能说美国的不公平尤胜。

商学院在美国本土中招到经历如此出色的女生概率小,所以必须要多招中印的女生来补充。前面有人说新招员工里中国男女比例是1:10,美国男女比例是10:1。我也感觉在中国咨询和投行办公室里的女性比率要大于欧美办公室,就连工业界都是如此;那些外企简直是美女如云。反观欧美,女性职场发展机会少了很多。有次去欧洲一个大银行欧洲总部的某个部门,里面年轻女性几乎全是中国人,本土女性只有一个秘书。她们开玩笑抱怨说部门里极缺一个中国男生。另外一个IT业五百强的中国人聚餐,里面一半是做技术开发的,结果全部15人里男性依然只有3个。


美国不知道,对于欧洲女性社会舆论给她们的要求就是家庭第一,即使本人未必愿意。男性在外面拼命工作没什么,认为他是为了家庭;要是女性也牺牲家庭就不一样了。所谓的男女平等下,其实是文化对男女分工的定式。欧洲女性大多在生孩子后就半职或者不工作了,这种牺牲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大家都这样也就没什么了。我身边有一半同事家里都是只有一人工作。


就像上面有人所说的美国,欧洲的女性结婚后也都是改了夫姓。甚至这里的中国人结婚,市政厅也居然自动改了女方的姓为夫姓。还得自己去改回来。貌似香港日本什么的都是如此风俗,看来这点中国倒是比欧亚美很多国家都强
-- by 会员 aspirant2010 (2010/1/7 7:39:01)


-- by 会员 pansimply (2010/9/2 21:47:31)

78#
发表于 2010-9-3 15:16:0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第三点,我说的是在国外工作的情况。

国内职场,自然是男人的天下啦
-- by 会员 inezzhen (2010/1/5 18:34:11)



是啊......呜呜......
79#
发表于 2010-9-3 15:22:40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人首先不要自怨自艾。
欧美国家因为妇女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导致职场上热心参与竞争的女性数量较少。因此,立法上,制度上对于女性的工作机会进行了很多倾斜。
而中国因为男女确实很平等了,至少在进取心方面太平等了,女性的欲望一点不比男性小(我说career aspiration)。这种女性相对缺乏家庭的意识,导致的问题也很多。就如楼主强调的,应该丈夫带三天小孩,妻子带三天,却没意识到,把这种观念放在在“夫妻”这一对世界上最重要的“team work”的时候,是一种看似公平,却低效率的分工方式。
-- by 会员 summit (2010/9/1 8:16:01)


那就是,中国的福利政策等都还不完善,导致女性无法安心在家做全职家庭主妇.而女性又意识到在社会地位工作等方面的不平等,因此只能要求自己不断上进才能和男士竞争!
80#
发表于 2010-9-3 17:06:3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讨论的都很好。我发现发言的女性,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有较强女权主义思想的,以女性被低看为耻。真心真意的讨厌呆在家里做家庭主妇。
另一种则是“无可奈何”变得坚强的。感觉累,也想轻松些,去“女主外,男主内”。但是社会与现实都不允许。
正因为这种差别的存在,以“中国女性”这么大的字眼来涵盖所有的人,难免有所偏颇,引起争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15 23:53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