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foev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新一届MBA海外学生近30% GMAT平均700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9-10-18 01:0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主意确实不错……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ckgsb.com/Article/Detail.aspx?ColumnId=1012&ArticleId=6796

充分了解自己,定位职业方向

——长江MBA项目职业发展中心举办Why hire MBA讨论会

日期:2009-10-16

        2009年10月14日上午,长江MBA项目职业发展中心(CMC)面向09级MBA新学生成功举办别开生面的“Why hire MBA”讨论会。讨论会邀请携富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罗学鼎、米其林品牌经理郭辉、昆塔纳中国(PE)副总裁张儒、麦肯锡咨询运营总监邵悦、摩根大通招聘经理吴净来到长江商学院北京校区,与新学员做面对面的经验交流和分享。

        作为预科课程(Pre-term)CMC介绍中的一个环节,CMC提前精心准备了此次讨论会。五位到场嘉宾均具有MBA教育背景,同时又来自咨询、风险投资、私募、跨国品牌公司和国际银行等MBA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流行业。“Why hire MBA"的讨论标题抓住MBA学生眼球。讨论会还邀请09级新生勾翼飞担任会议主持,以问答形式为主,充分实现学生与嘉宾零距离交流互动。

       

        讨论会主体部分由主持人勾翼飞代表学生提出问题,问题集中在MBA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MBA课程学习建议、如何选择真正适合的行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MBA毕业生等方面。嘉宾们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历程、学习经验和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给予详细而幽默的回答,全场气氛活跃。自由提问环节中,五位学生分别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具体问题。讨论会结束后,学生与嘉宾在场下自由交流沟通。09级MBA武珩表示,“Why hire MBA”讨论会切中同学们心中的核心问题单,提供了实用有效的信息,在正式MBA课程开始前再一次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充分了解自己,计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 并且尽情享受现在的MBA学生生活
             长江09级MBA 李瑞林

        顶级咨询公司的运营总监、投行的老板、私募的VP还有知名跨国公司的品牌经理——有如群星闪耀般出现在教室里,引起了同学们的骚动,还好这是在Pre-cause,否则,这要是在毕业期间,我相信他们手里早就被塞满了简历。

        企业需要具备什么样素质和能力的MBA?不同行业的高管回答各有千秋:

        米期林的品牌经理精炼的概括为三个层次的技能:一般技能,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

        投行董事总经理则告诉我们,通常他们在面试新员工的时候会问自己:这个来面试的人到底能做这个工作吗?能做好吗?他适合我们公司的文化吗?而且投行需要你有创新思维,能够帮助投行提供其竞争对手尚未或者未能提供的方案。更重要的是,投行需要的MBA,必须有足够的智慧来把握“说什么,何时说,和怎么说”。

       麦肯锡的录用过程则一向是严谨,层层选拔:他们更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能提出有创新思维的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个人魅力、沟通能力也是麦肯锡比较注重的方面。当然领导能力以及每周工作60-80小时这样的激情也是必须的。

       对于私募来说,对于不同的层次职位,有不同的需求:研究员职位需要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和对相关商业模式的洞察力。而对于总监等职位,则要求MBA最好能成为目标客户的亲密朋友,了解客户的企业文化,融入他们的圈子。

        在面试技巧方面,四大高管则是英雄所见略同:面试的时候,要做真实的自己,要充分了解自己,做好准备工作。计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就是最根本的技巧。
 

                                                          

                                                              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意味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长江09 级MBA纪静
                                            
        “Why Hire MBA ”Panel Discussion中来自麦肯锡的邵女士给我带来的启发最多。她不但分享了自己在哈佛商学院就读MBA的宝贵经历,而且结合其在麦肯锡的职业生涯就如何能使MBA学习效益最大化提出了诸多中肯的建议。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邵女士在麦肯锡工作多年,担任过麦肯锡分析师,目前但任运营总监,她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关top-tier 咨询公司如何甄选MBA作为雇员的信息,使得我们这些有志于加入咨询公司的同学在未来的MBA学习中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在被问到女性在咨询业的职业发展较之男性是否会处于劣势时,邵女士先是客观地描述了咨询师工作的高强度以及差旅的频繁,然后很坦诚地道出了她关于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的心得,最后很认真地告诫在场希望加入咨询公司的女同学,一定要在作出职业道路的选择前确定自己到底希望怎样地生活。“毕竟,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作为女性,家庭和孩子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听完邵女士一席肺腑之言后,我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开始了更进一步地思考。

23#
发表于 2009-10-19 08:57:00 | 只看该作者
坦白说,没看到长江MBA有什么机会能加入JP MORGAN,MCKINSEY等企业的可能性。
MCKINSEY的人是哈佛的MBA,就这个长江MBA还差太多了,至于那些什么技能,性格之类的,其实都是废话了。
一个哈佛的MBA基本可以确保你拿到咨询投行的面试机会,而国内MBA的话,基本没机会拿到这些面试的,不信,那么调查一下长江这么多年,有多少人拿到麦肯锡,JP MORGAN的面试机会,这个数字肯定不会超过1%。
核心还是商业模型的需要,咨询投行面对的都是最高层的企业家,经理人,要这些人购买服务,一个顶级的MBA,那是基本要求,否则凭什么企业随便就出几百万,几千万来听一班不知道哪里来的人提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的MBA要进顶级的投行咨询公司,起码也是几十年后的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9 9:00:17编辑过]
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09:1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非常正确。不过我及很多上长江的人开始也没有期望能去这些机构,差距如你所说,我们上长江前就知道,商学院重要的是提供一个平台和交流的机会,知道哪些不适合自己也很重要,要不断调整自己,毕竟也是机会,努力了看看能不能达到,看看差距有多少,比如我有的同学一直想去咨询公司,没成,后来去了知名VC,也有同学以前做咨询,想去麦肯锡,没成,后来去了一家知名石油公司,global pay,这个过程是能提升自己的,比原来的自己进步了就行,具体目标不一定和设想的一样,但也许比以前还好。其实长江不少校友在职业上都取得了突破,比如在知名PE VC的还是有一部分的。能进这几家公司以前基本上是北清复交的金融或理工科硕士,偶尔有MBA。在国外进这些公司也基本上是前10商学院,国内商学院差距还是满明显的,不过进步也很快,倒不需要几十年,对自己也没必要这么看不起,中国经济大势所在,以后产业整合和升级会越来越多,对投行咨询需求越来越大,以前这些机构在大陆一年就招两个人,在美国招数百人,这类职位和产业发展阶段直接相关,在非洲需求会更少,哪怕哈佛毕业的可能也没机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0 8:31:24编辑过]
25#
发表于 2009-10-19 19:0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ntelfinance在2009/10/19 8:57:00的发言:
坦白说,没看到长江MBA有什么机会能加入JP MORGAN,MCKINSEY等企业的可能性。
MCKINSEY的人是哈佛的MBA,就这个长江MBA还差太多了,至于那些什么技能,性格之类的,其实都是废话了。
一个哈佛的MBA基本可以确保你拿到咨询投行的面试机会,而国内MBA的话,基本没机会拿到这些面试的,不信,那么调查一下长江这么多年,有多少人拿到麦肯锡,JP MORGAN的面试机会,这个数字肯定不会超过1%。
核心还是商业模型的需要,咨询投行面对的都是最高层的企业家,经理人,要这些人购买服务,一个顶级的MBA,那是基本要求,否则凭什么企业随便就出几百万,几千万来听一班不知道哪里来的人提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内的MBA要进顶级的投行咨询公司,起码也是几十年后的事。

挺狭隘的想法

26#
发表于 2009-10-19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现实里进了MB 又能怎么样呢?还是个没有主动权的打工的。

27#
发表于 2009-10-20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onychu1975在2009/10/19 19:08:00的发言:

挺狭隘的想法


长江历史上有进入过MCKINSEY和JP MORGAN的吗?一个都没有。你举一个例子证明给我看啊?

这是客观事实,是很残酷,你们肯定不喜欢听,但是又何必睁着眼睛说瞎话,道德有问题。

倒是中欧,不断有毕业生进入麦肯锡,今年还有进入BAIN的,拿到GLOBAL PAY的,跟长江这差距真是很明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20 9:23:47编辑过]
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0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如果比较,横向可比性用中间80%更合理些,也是这里大多人所在的范围,太强或太弱的可能个人因素超过学校因素。

    从纵向可比性来讲,长江时间短,中欧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了,如同两个学生,哪怕再优秀的初中生数学、物理、英语、身高、体重也未必比一个高中生强,这点我在几处说明过。如同一个PE,VC很看好的公司投了很多钱,和一家上市公司比,收入、市值很多指标都会有明显差距,可比公司首先要在规模、行业、发展阶段等可比,长江的战略等也不一样。估计没人用中国学校和哈佛比。

   其实长江也经常有大陆学生拿到global pay的,比如我回帖子提到的我们班同学,也有不是global pay但百万年薪,也挺好的。也有去民营企业很好机会的,不要看不起自己国家发展中的机会。

    我以前发过一个帖子,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起点、生活环境等都不同,非要和哈佛毕业生或者顶级投行的比,没意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职业就行了。

    长江的进步是明显的,我们班交换名额就10%,现在估计有70%,国际学生我们班就2个,现在16个,常驻教授也明显增加了。长江前几年基本属于积累期,还不是快速增长期,和一家公司一样,有个发展过程。当然EMBAEDP已经很强了,这和长江的发展战略相关。

29#
发表于 2009-10-20 10:4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ntelfinance在2009/10/20 9:23:00的发言:


无需争吵

30#
发表于 2009-10-20 16:03: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个帖子,对长江学生的印象大好,自信不自满,很好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3 04:0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