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google2008在2009/8/12 14:02:00的发言:有就列出,不要搞笑捣乱了,前几天那个长江就业报告,大家都是看过的。 此外,中欧30%的人年薪40万以上,长江最高年薪才40多万,说明中欧起码有几十个人比长江最厉害的还厉害,素质比长江高1,2个档次也是事实吧 作为一个中欧的在校生,感谢你对中欧的认可! 不过你要说中欧的人比长江高几个档次,还是有点伤人了。 可能起薪会有不同,学生数量会有不同,但毕竟大家都是国内商学院,都是初创阶段。相信在经济危机面前所有学生、教职员工都有尽心尽力,事非经过不知难! 作为外人不愿多说什么,但还是觉得长江的战略、定位、市场营销有自己的特色,执行起来也一如既往的坚决。 对国内商学院来讲,专注本土市场、关注本土企业、鼓励去中小企业、鼓励毕业生创业都是很好的方向。 这些谈不上是谁的专利,但长江的不少做法也值得大家借鉴。 说回就业报告,大环境的确历年罕见的冰冷。从过往的经验看,中欧毕业生在毕业两年之内会有不少重新选择工作。 学校的品牌对学生的作用,不仅局限在毕业的那一刻。 故FT选择“毕业3年时”的平均薪资调查,作为评价商学院的对职业发展影响的重要指标,眼光要更长远一点。 无论如何,祝福所有07级的师兄、师姐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