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lmichael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中欧 08MBA 暑期实习情况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9-7-1 09:27:0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华为的兄弟,一直一来有个问题:华为的技术真的有自己说的那么强吗?我了解到的情况怎么是一直以来在海外市场华为和爱立信、诺西竞争的主要砝码就是低报价,华为的报价一般要比对手低20%以上,但其技术上并无出色的地方。

我以前也在通讯界呆过,不过是外资,没在中兴华为。还请华为的兄弟帮忙介绍一下。

62#
发表于 2009-7-1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engxiaoma在2009-7-1 9:27:00的发言:

各位华为的兄弟,一直一来有个问题:华为的技术真的有自己说的那么强吗?我了解到的情况怎么是一直以来在海外市场华为和爱立信、诺西竞争的主要砝码就是低报价,华为的报价一般要比对手低20%以上,但其技术上并无出色的地方。

我以前也在通讯界呆过,不过是外资,没在中兴华为。还请华为的兄弟帮忙介绍一下。

成本低是王道啊,有这一条可以杀遍天下了。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 13:04:00 | 只看该作者

华为开始主要靠成本,还有服务

当年信产部传输所设备联调,华为的软件兄弟都是现印制测试工程师的名片化妆过去,发现问题就改版本(代考)

所以我说如果能“超越目前技术创新上跟随C和爱立信的阶段,同时处理好全球化扩张带来的成本优势丧失”

64#
发表于 2009-7-1 14:18:00 | 只看该作者

10年前, 也是本人毕业的时候. 那时候的通讯公司很多大牌的

很多诺贝尔的贝尔, 朗讯, 如日中天的北电, 爱立信, CISCO, 3COM, 阿卡, 摩托等等

现在都被华为压的奄奄一息. 华为算的上为数不多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公司. 不过从个人角度

华为不是很好的雇主, 除非是员工号很前面的那种.

65#
发表于 2009-7-1 14: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eanbb在2009-7-1 14:18:00的发言:

10年前, 也是本人毕业的时候. 那时候的通讯公司很多大牌的

很多诺贝尔的贝尔, 朗讯, 如日中天的北电, 爱立信, CISCO, 3COM, 阿卡, 摩托等等

现在都被华为压的奄奄一息. 华为算的上为数不多的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公司. 不过从个人角度

华为不是很好的雇主, 除非是员工号很前面的那种.

要保持成本优势没办法

66#
发表于 2009-7-1 15:5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engxiaoma在2009-7-1 9:27:00的发言:

各位华为的兄弟,一直一来有个问题:华为的技术真的有自己说的那么强吗?我了解到的情况怎么是一直以来在海外市场华为和爱立信、诺西竞争的主要砝码就是低报价,华为的报价一般要比对手低20%以上,但其技术上并无出色的地方。

我以前也在通讯界呆过,不过是外资,没在中兴华为。还请华为的兄弟帮忙介绍一下。

不是研发的,不敢乱说,感觉一是便宜,二是服务好,随叫随到,客户当然喜欢了,主要是客户也省钱了,技术先进不先进不重要,都是经济人!

67#
发表于 2009-7-1 17:3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听说的情况是, 欧美的机器1个月当机一次,然后电话叫支持,隔天赶到.

华为的是3天一小当,1周一大档, 但派个支持的长住, 随叫随到.

68#
发表于 2009-7-1 17:4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eanbb在2009-7-1 17:32:00的发言:

我听说的情况是, 欧美的机器1个月当机一次,然后电话叫支持,隔天赶到.

华为的是3天一小当,1周一大档, 但派个支持的长住, 随叫随到.

呵呵,这个属实,不过时间长了,华为也在进步的;不过随着人数增多,华为的员工质量每况愈下,也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 17:49:59编辑过]
69#
发表于 2009-7-1 17:59:0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去公司的研发中心出差,那儿的工程师提起华为就没好气,说华为的机器总是卖的很便宜,扩容的收费奇高,都搞的他们快没饭吃了。

从侧面也反应出华为还是很厉害的。

70#
发表于 2009-7-2 14: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engxiaoma在2009-6-29 23:28:00的发言:

To 卓如:

作为一个中欧的招生工作人员,我觉得你应该以提供学校信息为主,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尽可能保持客观的态度。

不要总用个例,有一个拒了MIT来中欧的,不代表中欧学生的水平已经赶上MIT了。

另外,对中国经济后势的发展,你们许小年教授尚且持谨慎的悲观态度,你还是不要说这些那些“大跃进”式的口号了。

虽说工作是工作,但是也是要有底线的吧。

本人在读中欧,这几天在公司实习,没怎么上网,现在看来我的身份也需要澄清一下了。我和michael、franker、double,jacky等等都是08的同学。

本人05年至今,从未使用马甲,连考GMAT的帖子也还在,你若有时间可以搜搜我以前的帖子,很容易找到相关信息。

从未说过中欧学生已经在整体上赶上某某学校,中欧大多数都是中国学生,国外基本以老外为主,国情不同,无法比较。

也不需要将所有据掉美国学校学生的选择理由及简历一一贴出,已证明不属个例。是否被其他学校录取并非是衡量一个学校生源质量的标准。

到目前为止,同时拿到中欧及海外学校的学生中的确会有不少会选择去海外,这点无需否认。

如果说用意,也是希望提供一些信息给手拿多个Offer而没有下定决心的 Ceibs Intakers,或者告知据掉其他Offer的同学,其实有不少人的情况和你一样。最终何去何从,主意还是要自己拿。

至于说到学校的教授,许小年属于“自由学派”,观点并不与主流接近,这和他多年的学历、经历有关。

我是学校的MBA学员,许教授是中欧的老师,但不代表我一定要认同他的观点,不是吗?

实物层面的企业经营者、投资人,通常是比较乐观的。商场上的挑战无处不在,不乐观早就被刷掉了。

教授都会比较警惕,无论在好的时期还是在不好的时期,都必须有不同意见提出来------这只是社会分工不同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7-22 16:3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