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22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到中国读MBA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21 20:57:00 | 只看该作者

到中国读MBA

到中国读MBA-经济观察报20090221

在随丈夫来中国之前,陈俐蓉是瑞银新加坡公司风险控制部门的主管,不过她现在的身份还是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08届的新生。
     

陈俐蓉是2008年来到中国的,她曾经在一家中国民营制药企业担任财务总监,并帮助这家公司在海外上市。不过很快她就发现,国内外企业的需求差异很大。
     

我在跨国公司的经历帮不了我,为了了解中国的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我选择先在国内读一个MBA陈俐蓉说,当然商学院也是一个培养人脉以及进入商界的好平台。

来中国读MBA,现在这样想的外籍学生比几年前要多很多。持续两年的金融动荡也是一个催化剂。商学院的兴衰是反经济周期的,经济环境不好将大大降低读MBA的机会成本。沃顿商学院副院长杰弗瑞这样说。类似的情况在上一次互联网泡沫破裂时也曾出现。
     

在美国和欧洲陷入一片恐慌之时,整个世界都期望中国有更好的表现。这就不难理解,在过去3个月的09MBA前期招生轮次中,报考长江商学院的外籍学生是往届的数倍,这一届招生还有约半年的时间才会全部结束。这家商学院的媒介经理孙红宝说,预期在09MBA学生中,外籍学生的比例估计可达30%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在中欧商学院,2008年-2009年的招生季,MBA国际学生的报名人数增加了50%,2008年这所学校招收的新生中,10%是来自华尔街的投行精英。
     

ZachiSchor就曾在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工作过五年。就读于中欧之前,他在以色列一家全球性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这个以色列人选择中国的一个原因是,华尔街的高阶主管大多毕业于欧美著名商学院,你在欧美的商学院能够学到的东西都可以从你的老板身上学到,而中国的商学院能给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

不过此后发生的一切让他始料不及。
     

他原本默默无闻,现在却在华尔街成了广受关注的人。ZachiSchor觉得自己的角色类似于一个中间人。他在中国读书,来自华尔街的邮件、电话却从来没有断过。那些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基金经理甚至主管,都向他询问关于中国的问题。他甚至帮助一家以色列背景的私募基金与中国的中金公司、中信集团建立了联系。
     

去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贝尔斯登被 JP摩根收购,ZachiSchor在华尔街的很多同事都失业了,他们要么另外找工作,要么四处旅行。这个时候,ZachiSchor也即将毕业。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了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
     

他把创业地点选在了上海。他的公司专门运作对航空公司以及航空设施市场的投资。第一笔投资已经到位了,现在,ZachiSchor有理由说,如果你想在华尔街脱颖而出,你必须懂得中国。

这样的情形曾经不可想象。3年前,中欧商学院位列《金融时报》全球MBA百强榜第11名时,还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那时候很多人认为,一家创办仅12年的商学院不可能排名如此之高。但是今年25日,中欧宣布自己进入了《金融时报》评选的全球商学院十佳之列,排名位于沃顿、哈佛之后,而在麻省和芝加哥、剑桥等名校的商学院之前。
     

在金融危机之前,中欧的外籍学生比例就已经占到了40%。所以,外籍学生的热情不仅是因为中国商学院影响力的提升。像ZachiSchor那样选择中国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理由。长江商学院称,外籍学生到他们学校大致主要有两类意愿,一类是对中国的经济成就和文化等感兴趣,一类是想寻找自己国家之外的发展机会。中欧商学院MBA部门的高级招生经理季丽浩说得更明白:他们试图抓住下一个经济上升期的牛头’”
     

这个牛头的吸引力有多大?也许德文·尼克松(Devon.A.Nixon)的故事更有说服力。37年前,尼克松总统与周恩来总理在上海签署《中美上海公报》时,德文还没有出生。尼克松总统不会想到,他的侄孙,这位毕业于美国名校的年轻人——会到中国来,并接受MBA这种发源于美国的工商管理教育。
     

德文2007年入学,之前他在世界的另一端创业,还曾在一家美国公司任职。现在他更热衷于谈论中国机会。
     

2008年初,他的同学杨明平在杭州创立了一家号称中国收费最高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让杭州的富豪们心甘情愿地一年花二三十万元对孩子进行课外培优教育。德文曾受杨明平之邀,给富豪家长们做了一场名为美国第一家庭的家庭教育的讲座。
     

这位尼克松总统家族的后辈正在努力学习中文。中国和美国将率先走出危机,而如果能够克服语言的障碍,我将获得无限的机会。德文还有个长远的规划,不仅想在中国学习,更想留在中国工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1 20:58:53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9-2-21 21:54:00 | 只看该作者
一篇成功的中欧MBA招生宣传文章!祝愿这些海外入学者在2010、2011年毕业时,能顺利就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1 21:54:22编辑过]
板凳
发表于 2009-2-21 22:03:00 | 只看该作者

长江也没吃亏啊,也顺带宣传了一下啊

“在美国和欧洲陷入一片恐慌之时,整个世界都期望中国有更好的表现。这就不难理解,在过去3个月的09MBA前期招生轮次中,报考长江商学院的外籍学生是往届的数倍,这一届招生还有约半年的时间才会全部结束。这家商学院的媒介经理孙红宝说,预期在09MBA学生中,外籍学生的比例估计可达30%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长江商学院称,外籍学生到他们学校大致主要有两类意愿,一类是对中国的经济成就和文化等感兴趣,一类是想寻找自己国家之外的发展机会。中欧商学院MBA部门的高级招生经理季丽浩说得更明白:他们试图抓住下一个经济上升期的牛头’”

地板
发表于 2009-2-22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一个没有任何国际认证,也没有获得任何国际排名,甚至校园也还是个概念的新学校,长江商学院被放入一篇主要报道中欧国际学生来中国读MBA的报道当中,媒体给了长江这么好的一个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o-branding的好机会,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当然媒体是看准了长江每年高额的媒体投放预算,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媒体又怎能得罪呢?

希望长江不要再吹嘘教授如何牛如何世界级之类的空洞词汇了,早日获得国际权威认证,争取世界排名才是对你自己最好的宣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22 11:38:21编辑过]
5#
发表于 2009-2-22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要真正的办学 办能从月球看地球的学校,还是应该多有些认证和排名之类的可以统一衡量的东西的,至少积极地参与能表现出一定的底气。光搞一堆富人俱乐部,感觉还是不象是在办学校。光是倚靠高效聘请教师,也容易造成师资的再生和持续性差。这些都是国内BS的问题。

6#
发表于 2009-2-25 17: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戆贴怎样炼成在2009-2-25 17:12:00的发言:

Zachi只是自己弄了个小基金,收入方面,用他自己的话说“房租是个压力”。

至于和“中金中信建立了联系”,实际是前阵子他突然给我个电话,说他一个朋友向他打听中国本地的券商有哪些,我随口说了cicc和citic,估计他转达了他朋友,于是就有了这个“帮助国外私募与中金中信建立了联系”

要说这事儿,也有我一份功劳,我若是说东北证券,广发证券,估计这篇文章就不会写到“帮助国外私募与东北证券建立了联系”。茫茫之中,偶然中也有必然,因为我只知道中金和中信的英文名字,可见,取个好点的名字多么重要

哎,现在的妓者嘛,要体谅,国内国外都一样的

7#
发表于 2009-2-25 17:2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村长在2009-2-25 17:19:00的发言:

哎,现在的妓者嘛,要体谅,国内国外都一样的

洞察深刻,哈哈
8#
发表于 2009-2-26 15:44:00 | 只看该作者

已经是财务总监了还要去念MBA?很不明白,MBA不就是为了造就CFO之类的嘛

学校招到CFO只能说明这个学校牛,何况CFO的含金量有待考证,但是不能说明这个学校提供的MBA的价值高

有更多数量或更好背景的外籍申请人,不一定代表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有其他factor可以导致这种结果,比如经济危机,国外商学院竞争加剧,相对低廉的学费

中欧在沦为老外在经济萧条时期来中国避难淘金的切入口的同时,还在就这点进行大肆宣传,实在不能令我理解是否已违背了其办学的初衷?

9#
发表于 2009-2-27 16: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elinejojo在2009-2-26 15:44:00的发言:

已经是财务总监了还要去念MBA?很不明白,MBA不就是为了造就CFO之类的嘛

学校招到CFO只能说明这个学校牛,何况CFO的含金量有待考证,但是不能说明这个学校提供的MBA的价值高

有更多数量或更好背景的外籍申请人,不一定代表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有其他factor可以导致这种结果,比如经济危机,国外商学院竞争加剧,相对低廉的学费

中欧在沦为老外在经济萧条时期来中国避难淘金的切入口的同时,还在就这点进行大肆宣传,实在不能令我理解是否已违背了其办学的初衷?

这叫大势所趋,不是你说的沦为老外在经济萧条时期来中国避难淘金的切入口
            

有更多数量或更好背景的外籍申请人,不一定代表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呵呵,学生的素质是学校声誉之根本。比如清华北大(指本科阶段),不是因为他们有最优秀的老师,而是因为他们有最优秀的学生。中欧能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就比其他什么都重要,不是么?

不像某些学校老吹嘘他们教授是如何的世界级,仅仅把一些研究相对强一点的教授就吹成是世界顶级,这是什么逻辑,况且做研究的能力和教学传授知识几乎成反比也是比较common sense的东西,你把那些做了点研究但在课堂上却不怎地的人,能称作世界级吗,还说没有世界级的教授就不要办商学院,真是让人笑坏肚子。
            

不要以外这种以在市场上突出宣传教授世界级的策略执行一千遍一万遍,人家就相信了。现在是资讯发达的社会,尤其是经商的人(包括在CD这里的人)是最不容易被忽悠的了。办学还是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中欧的成功就表明,浮夸办不成世界级。

 

10#
发表于 2009-2-27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michael1975在2009-2-27 16:41:00的发言:

这叫大势所趋,不是你说的沦为老外在经济萧条时期来中国避难淘金的切入口
   

有更多数量或更好背景的外籍申请人,不一定代表这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呵呵,学生的素质是学校声誉之根本。比如清华北大(指本科阶段),不是因为他们有最优秀的老师,而是因为他们有最优秀的学生。中欧能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就比其他什么都重要,不是么?

不像某些学校老吹嘘他们教授是如何的世界级,仅仅把一些研究相对强一点的教授就吹成是世界顶级,这是什么逻辑,况且做研究的能力和教学传授知识几乎成反比也是比较common sense的东西,你把那些做了点研究但在课堂上却不怎地的人,能称作世界级吗,还说没有世界级的教授就不要办商学院,真是让人笑坏肚子。
   

不要以外这种以在市场上突出宣传教授世界级的策略执行一千遍一万遍,人家就相信了。现在是资讯发达的社会,尤其是经商的人(包括在CD这里的人)是最不容易被忽悠的了。办学还是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中欧的成功就表明,浮夸办不成世界级。

 

 

别的不说,至少最后一句话逻辑错误,要么是中欧的成功表明如何如何才能办成世界级,要么是XXX的失败表明浮夸办不成世界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23 14:59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