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26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写:美国MBA学生前途堪忧 为生计不再挑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19:00 | 只看该作者

特写:美国MBA学生前途堪忧 为生计不再挑剔

http://cn.reuters.com/article/usNews/idCNChina-3677720090213?feedType=nl&feedName=dailyNewsUpdate&pageNumber=1&virtualBrandChannel=0

路透马萨诸塞州剑桥2月13日电(记者 Scott Malone)---数十年来,投资银行业一直是商学院毕业生走向财富的阳关大道,但在华尔街遭受金融风暴毁灭性打击的当下,很多MBA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做出了其他选择。

面对着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环境,有些学生降低了期望。各大投行动辄裁员数以千计,这些一心成为投资银行家的毕业生转移战场,而MBA留学生们则考虑回国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去年九月开始就读MIT斯隆商学院的24岁学生Meghan Gallery曾希望在投行的并购部门工作。如今,她甚至愿意在一家刚成立的公司打暑期工,当然最好还是从事公司金融领域的业务。

26岁的波士顿大学MBA在读学生Shrinkant Dave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这位来自印度的留学生在一家零售连锁店作起了公司金融方面的工作。

“我知道没有太多工作机会,所以必须因地制宜。”Dave说,“这有点让人失望,但也不算太坏。这还算符合我的总体目标。”

如今,MBA学生面临着完全不一样的就业环境。1月,美国雇主的裁员力度达到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奥巴马还提出接受大笔救市资金公司高管的薪酬上限为50万美元。金融危机以来,华尔街已经失去了1.9万个工作岗位。

关注华尔街以外的世界

职业咨询师劝诫MBA学生们在找工作时要心态开放,积极地争取现有的机会。尽管有些公司还举办校园宣讲,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会招那麽多的人。MIT的官员估计,今年校园宣讲招收员工数比去年少了20%。

而且,MBA现在也不是稀缺人才了。根据官方数据,2006-2007学年度,美国颁发了15万个MBA学位。

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Diane Riemer认为,学生们应该对华尔街以外的工作抱以“开放的心态”。Riemer 说,她建议MBA 学生考虑“曲线救国”,就是先抓住那些能通往他们梦想职业的工作,把其当作实现梦想的踏板。

有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本土大企业正招兵买马,因此有些学生不但在工作类型和行业的选择上更灵活,还在工作地点上留有更多选择馀地。

“大家得灵活一点,”MIT斯隆商学院28岁的委内瑞拉学生Ignacio Diaz说,“不要仅仅想着去纽约作金融,还要考虑其他经济中心,如伦敦,中东或亚洲。”

还有些海外留学生,尤其是来自巴西,中国和印度的学生,则认为也许回国是个更好的选择,尽管那些国家的发展也放缓了。

斯隆商学院的另一位26岁印度籍留学生说“我以前还想在美国大展拳脚,但我得到的建议之一却是回国找机会。”

有些学生还担心新兴市场的薪水可能会低。斯隆商学院34岁的印度籍学生Mahesh Konduru说:“大家花了很多钱来这读书,和回国相比,这里的投资回报更高。”

债台高筑

读MBA学费昂贵。去年,来自外州的全职MBA学生每年需要交纳3.2万美元的学杂费。据美国国际精英商学院联合会的数据,在过去的五年里,MBA的学费上升了25%。而这还没有把书本费用和生活费用算在内。很多全职学生还要依靠贷款来支付费用。

很多人为他们的教育背负了数万美元的债务。还有人开始紧衣缩食。

咨询师则鼓励学生,困难的经济形势能锻炼他们的能力,为以後更艰难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毫无疑问,现在的毕业生以後会对信用风险更在意,更谨慎,”斯隆商学院教授Andrew Lo说,“你从成功中学不到什麽,但你会从失败中收获甚多”。(完)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2-16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麦道夫案与让人悲哀的母校来信

两个多星期前,收到了一封我读研究生的母校——美国布兰代斯大学的来信,末尾一段居然还有负责校友捐赠的副总裁的亲笔题字:“非常感谢您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希望今后和您保持经常联系”等。

  我立刻有点受宠若惊。以前在校园打工的时候我做过代表学校给校友打电话请求捐赠的工作,知道这样的信件全部由电脑大规模制作,最后由负责人签个名就算不错了。以前的来信也都是如此。再说,我也只是捐了100美元,比起布兰代斯大量在华尔街的校友,动则几千上万美元的捐赠,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一周后,我的电子邮箱里又收到了布兰代斯校长的电邮。这封电邮带给我一个惊人的消息,同时也似乎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前封来信的热情。

  校长说,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持续恶化,布兰代斯大学也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影响,校董事会决定于2009年下半年关闭罗斯艺术博物馆,但对艺术教育的支持不会动摇。

  关闭艺术博物馆? 我记得在布兰代斯读书的时候,博物馆就在商学院旁边,有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当代艺术品的收藏。由于处于校内,参观的人并不多,一个人静静地欣赏,感觉时空都在此凝聚。博物馆拥有6000多件藏品,据推算价值相当于3.5亿美元。关闭是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吗?可开门并不花多少钱啊。

  再往下看,我更加震惊了。不仅关门,博物馆还准备拍卖所有的藏品,包括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人的作品。

  难道经济危机已经如此伤筋动骨了吗?我觉得匪夷所思。这里不妨说一说我的母校布兰代斯大学的背景。布兰代斯是由美国犹太人社群在1948年波士顿近郊创立的一所私立大学。爱因斯坦也曾为它的筹建和设立出人出力。最后,它以美国第一位犹太人最高法院法官布兰代斯命名。布兰代斯虽然有着极其深厚的犹太血统,但其自由性和国际性的教育宗旨是非常有名的。美国著名犹太导演伍迪·爱伦的电影人物很多和布兰代斯大学有关。早在1958年,布兰代斯就专为国际学生设有奖学金,鼓励和国际学生的交流。

  我在布兰代斯的国际商学院读书时,班上的美国学生反而是少数派。2008年,布兰代斯在全美大学中排名第31位。

  多年来,布兰代斯一直仰仗身家显赫的犹太校友的慷慨捐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波士顿的Carl Shapiro(95岁高龄)和他的夫人Ruth。 他们陆续为布兰代斯捐赠了8000万美元,校园里就有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学生活动中心。但是这对夫妇的慈善基金会在前不久爆发的麦道夫的“庞氏骗局”中遭受重创,损失高达5.45亿美元。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Shapiro夫妇在麦道夫丑闻暴露被捕的前10天还交给了麦道夫2500万美元让其管理,麦道夫信誓旦旦地保证很快会连本带利地归还。这当然是不可能了。

  Shapiro夫妇把那么多钱交给麦道夫管理,就是因为他们是犹太人社交圈里长达35年的朋友。除了Shapiro夫妇,布兰代斯还有很多其他校友都受到了麦道夫骗局的连累。

  这也许是为什么大学决定关闭博物馆,拍卖所有藏品来弥补未来几年学校经营上的亏空。

  然而这一决定在校友间和艺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以前虽有艺术馆拍卖藏品,但那只是一两件,从来没有拍卖全部藏品的先例。再说,谁都知道在这样的萧条经济中,艺术品怎么可能卖出好价钱呢?罗斯艺术博物馆的收藏绝大多数都是校友的无偿捐赠,如今却要拍卖,不知花落谁家,捐赠的校友们怎么能高兴呢?

  另外,从法律角度讲,学校有没有权力拍卖这些藏品也是个有待考察的问题。此时,布兰代斯的学生和校友们自发展开了“救救罗斯”的活动,设立了网站和在Facebook上的群体,网上显示目前已经筹集了6776美元。这显然是杯水车薪。 母校的来信让我感到悲哀。在经济萧条的时候,艺术成了我们不能承受之重的奢侈品。布兰代斯的校长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要么解雇100多位教授, 要么卖掉这些艺术品。这无疑是个痛苦的选择。但是,在华尔街高涨、经济繁荣的时候,我们怎么就不能居安思危呢?

板凳
发表于 2009-2-17 09:23:00 | 只看该作者
零售连锁店的公司金融……………… 做着金融梦的病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13 03:37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