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n.reuters.com/article/usNews/idCNChina-3677720090213?feedType=nl&feedName=dailyNewsUpdate&pageNumber=1&virtualBrandChannel=0 路透马萨诸塞州剑桥2月13日电(记者 Scott Malone)---数十年来,投资银行业一直是商学院毕业生走向财富的阳关大道,但在华尔街遭受金融风暴毁灭性打击的当下,很多MBA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做出了其他选择。 面对着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环境,有些学生降低了期望。各大投行动辄裁员数以千计,这些一心成为投资银行家的毕业生转移战场,而MBA留学生们则考虑回国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去年九月开始就读MIT斯隆商学院的24岁学生Meghan Gallery曾希望在投行的并购部门工作。如今,她甚至愿意在一家刚成立的公司打暑期工,当然最好还是从事公司金融领域的业务。 26岁的波士顿大学MBA在读学生Shrinkant Dave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这位来自印度的留学生在一家零售连锁店作起了公司金融方面的工作。 “我知道没有太多工作机会,所以必须因地制宜。”Dave说,“这有点让人失望,但也不算太坏。这还算符合我的总体目标。” 如今,MBA学生面临着完全不一样的就业环境。1月,美国雇主的裁员力度达到3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奥巴马还提出接受大笔救市资金公司高管的薪酬上限为50万美元。金融危机以来,华尔街已经失去了1.9万个工作岗位。 关注华尔街以外的世界 职业咨询师劝诫MBA学生们在找工作时要心态开放,积极地争取现有的机会。尽管有些公司还举办校园宣讲,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会招那麽多的人。MIT的官员估计,今年校园宣讲招收员工数比去年少了20%。 而且,MBA现在也不是稀缺人才了。根据官方数据,2006-2007学年度,美国颁发了15万个MBA学位。 波士顿大学管理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助理Diane Riemer认为,学生们应该对华尔街以外的工作抱以“开放的心态”。Riemer 说,她建议MBA 学生考虑“曲线救国”,就是先抓住那些能通往他们梦想职业的工作,把其当作实现梦想的踏板。 有些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的本土大企业正招兵买马,因此有些学生不但在工作类型和行业的选择上更灵活,还在工作地点上留有更多选择馀地。 “大家得灵活一点,”MIT斯隆商学院28岁的委内瑞拉学生Ignacio Diaz说,“不要仅仅想着去纽约作金融,还要考虑其他经济中心,如伦敦,中东或亚洲。” 还有些海外留学生,尤其是来自巴西,中国和印度的学生,则认为也许回国是个更好的选择,尽管那些国家的发展也放缓了。 斯隆商学院的另一位26岁印度籍留学生说“我以前还想在美国大展拳脚,但我得到的建议之一却是回国找机会。” 有些学生还担心新兴市场的薪水可能会低。斯隆商学院34岁的印度籍学生Mahesh Konduru说:“大家花了很多钱来这读书,和回国相比,这里的投资回报更高。” 债台高筑 读MBA学费昂贵。去年,来自外州的全职MBA学生每年需要交纳3.2万美元的学杂费。据美国国际精英商学院联合会的数据,在过去的五年里,MBA的学费上升了25%。而这还没有把书本费用和生活费用算在内。很多全职学生还要依靠贷款来支付费用。 很多人为他们的教育背负了数万美元的债务。还有人开始紧衣缩食。 咨询师则鼓励学生,困难的经济形势能锻炼他们的能力,为以後更艰难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毫无疑问,现在的毕业生以後会对信用风险更在意,更谨慎,”斯隆商学院教授Andrew Lo说,“你从成功中学不到什麽,但你会从失败中收获甚多”。(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