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ocola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投行混保荐人的年薪100万真的挺正常的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3-6 16:02:00 | 只看该作者

不理解,保荐人和MBA没什么关系吧

好像取得证券从业资格几年,通过保荐人考试才能成为保荐人代表

保荐人代表要见习参与一个项目后才可以具有签字权

没有签字权的保荐人,并没有很多身价阿

好象通过考试的人不少,获得签字权的不多吧 ......有签字权的100万估计是可以的

但是应该也不能随便跳槽辞职 吧

否则原单位把保荐人代表的推荐信撤消

你的保荐人资格不就没有了么

32#
发表于 2009-3-14 18:22:00 | 只看该作者
村长虽然是Insead的MBA,见识不过尔尔。100W年薪在金融界,特别是投行界,算个屁,小儿科而已。
33#
发表于 2009-7-12 00:55:00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上最可悲的就是看多了猪跑,进而以为自己就是膘肥体壮的猪了"

嘿嘿,这个最经典.

34#
发表于 2009-9-12 13: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ingyun在2008/12/16 13:26:00的发言:

全国的保荐人数量也不过千把人

拿个百万年薪也没啥啦

千把人…… 还真不少啊 投行那么忙 再抽空考出保荐人还真不容易

35#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2: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浅色沙在2009/3/6 16:02:00的发言:

不理解,保荐人和MBA没什么关系吧

好像取得证券从业资格几年,通过保荐人考试才能成为保荐人代表

保荐人代表要见习参与一个项目后才可以具有签字权

没有签字权的保荐人,并没有很多身价阿

好象通过考试的人不少,获得签字权的不多吧 ......有签字权的100万估计是可以的

但是应该也不能随便跳槽辞职 吧

否则原单位把保荐人代表的推荐信撤消

你的保荐人资格不就没有了么

没那么容易取消资格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5 12:09:51编辑过]
36#
发表于 2010-1-14 14:08:10 | 只看该作者
高!一年过去了,果然见证村长的长远见识。厉害,佩服!
37#
发表于 2010-1-14 14:49:15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imbasl在2008-12-17 0:13:00的发言:

村长,看来你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保荐人,是国内特有的东东,我是看你回帖中提到的朋友都是国内券商,又有朋友回帖中提到保荐人,才接着话题谈下去的

投行,一般而言,指的都是国际投行,一般业内人士不把国内券商和投行混为一谈的

还是这句话,在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比如说06/07年的时候),投行的人拿100万以上年薪真的是很正常的事情,对大投行来说,第一年入职的就可能拿到(当然得做满一年),小一点的(但也还是国际投行),有个2-3年经验的人,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你有朋友,可以直接向他们求证。如果你什么人都不认识,请不要武断的把不知道的事情否定掉

我本来不想和你争论这个话题的——工资多少,因行因人而异,争个半天有什么意义?我刚毕业的时候也不相信这种行业这么高收入,现在认识的人多了,做过的行业多了,自然就知道了,没什么好奇怪的

我比较气愤地是你称我为混淆视听。请你搞搞清楚,自己没有数据,有什么资格来判断别人数据就是假的?

老实说,我见过很多Insead的毕业生,你作为准毕业生,是我见过的中间最不谦虚的一个。还是那句话,请你注意说话的语气,也请你谦虚点好,不要老是摆出一副别人的话都是满嘴跑火车的态度

如果你还是不信,建议你毕业一年后,再回来看看今天你所说的,相信那个时候你的朋友圈子应该已经能够覆盖这些行业,能够给你提供足够的数据点了

我想你还是最好去看清楚你自己的第一个帖子还有我的相关回复,另外我上面说的够多的了,没必要再来反复说。

至于你说我不谦虚,那是你个人的理解问题。你的几个帖子我基本上只是对你的内容挑毛病,如果你觉得其中有话不好听,你可以拍回来,cd不是你我开的,愿意怎么说都行。另一个id要跑出来吵架,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做事的风格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反面的也是。你说我不懂你这行,也对,本来我就不是你干投资这行的,但并不妨碍我挑一些basic的毛病。

另外你好几个帖子里面老喜欢扯我的圈子,你是打算影射我见识短没见过100万/年?还是其他什么意思?我的圈子里面三教九流都有,政府居多,跑了接近20个国家,见的人从总统主席到黑社会地痞,我认识的合法挣钱最快的也不是干投行咨询的,而是沙特干军火的。挣钱最多的也不是投行咨询,而是国内干实业的。至于非法来钱最快的那位,是津巴布韦干走私钻石的。我现在没有100万/年,不过没吃过猪肉,见过很多猪跑。

至于说数据,之前就给中信了,当然你现在补充强调你谈的是国际投行,虽然不少国际投行都转制不叫投行或者挂了。那你对,我没意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3:52:38编辑过]
-- by 会员 村长 (2008/12/17 3:33:00)



我相信你们中间走军需品,另类大件的也见过吧,不只是靠资源发家的。沒有什么大不了,小事就不要伤和气。咨询也是可以很赚钱的,例如修立法规政策。。etc。

CD两位都开得起,妹妹仔也开了。前提是要夠人品。
38#
发表于 2010-1-14 20:08:54 | 只看该作者

即使是国内的券商,保荐人考出来一年拿100万是非常正常并且一点也不算多高的收入,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有些人就是不信呢?保代的基本工资每月就在6、7万(含津贴),签字费30万(不同公司不一样),如果转会的话,转会费市场上最高已经有200万的。更而且,现在很多准保荐人和保荐人都是70年代、80年代的人了,这个“100万”收入在投行界真的并不算多么不得了的事情。

纯外资的话(或基本由外方主导的中外合资)则基本一视同仁,不会因为你是不是保荐人而特别搞优待,像我们公司有个从中银国际跳过来的保荐人(级别VP,77年,PKU 光华管理金融硕+CPA),和一个从HK BNP Paribas过来的非保荐人(级别同前),待遇就没有很大的差异。不过由于本身工资高,而且bonus很疯狂,他们这个级别到手的钱比内资券商更多(当然今年光景不好不行了,但前两年好的时候,一年挣出3-5年的钱都是有的)。

感觉这里金融圈的人很少,投行的更少,一说点什么就大家全不信,“胡说八道、扯呢、吹牛...”之类的话到处都是,sigh...
-- by 会员 cocolan (2008/12/16 10:29:00)



有谁不信么?保荐人100w一点都不多吧?话说回来,一年100w的收入难道很多么,也不多吧
39#
发表于 2010-1-22 01:25:45 | 只看该作者
保荐人100万  那是干的最次的  一般来说  一年就一个IPO  拿到的干股的市值都比100万要大
40#
发表于 2010-1-22 10:16:25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回来看1年前的帖子。只能这样说:村长对经济的把握比simbas不是强一点半点啊。当时村长被一众所谓的行业人士所打压。但真理确实总是在少数人手里。这句话恒准。

以下是引用simbasl在2008-12-17 11:01:00的发言:
村长,停止争论吧,不觉得这样很没有意义么?

老实说,如果你最初就是这样的讨论语气,而不是武断的提出什么“混淆视听”之类的字眼,我也不会和你争起来。

有一点我要澄清,看得出你是走过很多地方的(比如你的出租车遇险),我也相信你见识过三教九流的人。我之前说的意思,粗俗点说就是我知道你见过很多猪跑,但估计没怎么见过挂着“投行”招牌的猪,所以你就觉得这类猪是长不壮的——而我想说我见过这类长得很壮的猪,如是而已,没有说你见识少的意思,只是说你认识的投行/咨询的人少。

投行是一个非常周期性的行业,旺的时候暴利惊人(例如06-07),淡的时候凄惨不已(08、09,可能还有10?)。现在全球金融业(以投行首当其冲)已经陷入困境,而且可能是近百年来最大的危机。

谈点别的吧,记得你在什么帖子里谈到职业理想是项目融资?如果真是这样,Insead恐怕不合适——一年学制太短,你的intake应该不大能实习,找工作的时候(09年下半年就得开始?)金融业应该还没有复苏,而项目融资的基础是一个稳定/可预期的经济前景和信贷市场环境,恐怕机会不多。所以祝你能搞定Wharton,两年时间可以有更多的缓冲期。尽管从我所接触的人来说,我更喜欢Insead毕业生的风格,Wharton给人的感觉是招人太多,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

我和你的看法刚好相反,我对项目融资的前景很好看。

从03年开始,胡core提出走出去后,中资企业纷纷在海外拿资源,有安哥拉的石油,苏丹的油气,赞比亚的铜,津巴布韦的铬,烟草,ect。这些都是很实实在在的项目,给予中资企业支持的是中国政府和政府下面的融资机构,这使得中资企业在海外进行资源并购的时候能够放开手脚,越做越大。中资企业做金融投资干亏了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但是现在对上面的领导层和很多中资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时期,这是中国走出去战略实施以来首次碰上战略性资源大降价时期。从长期看来,中国的资源是紧缺的,比如铜,去年消耗400万吨左右,但是只能自产1/3,所以很多企业要到赞比亚,智力乃至于蒙古去谈铜生意(蒙古铜的品质不怎么样,当然也比贵州的好点)。中资企业在外打交道也因为下手不及时,吃了很多亏,比如铁矿石。经过这些经验教训,未来3年估计会是中资企业海外资源并购的阶段性高峰。对应的融资机构的融资支持也会达到一个新的规模和力度,加上领导层现在放宽信贷,未来几年项目融资将是非常的有前途。

如果你考虑的是商业项目融资,那是另一个层面的事情,和政府项目融资不一样。

另外我没说过投行没可能挣100万/年,你可以再review一下我反对的是什么。在我看来,任何一行干好了都牛b,开娱乐场所开大了,比如天上人间,也可以笑傲江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17 13:48:58编辑过]
-- by 会员 村长 (2008/12/17 13:4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8 18:2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