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2112|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申请Finance Phd 基本条件----别的专业也可以借鉴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9-22 12:36:00 | 只看该作者

申请Finance Phd 基本条件----别的专业也可以借鉴



本科,硕士 GPA : BOTH 3.5以上,硕士要求相对还要高点(因为如果你硕士GPA只有3.5,牛教授基本不会给你写推荐信)如果只有本科,要求更高,虽然本科直接基本不太可能吧。 

GMAT 720 以上,Toefl 100以上(actually it is hard for a international student without US master degree to be admitted successfully), 所以toefl的要求基本没用。

学校:国内的学校除了前五名,几乎提都没必要提,5-10 跟100的没啥区别,反正人家都不知道。

专业:数学,物理,统计,经济,金融 这五个专业任意2个(MASTER+UNDERGRAD)的组合C(2,5)

工作经验:如果不是特别出彩,基本没什么用,做RESEARCH 是两码事。最多也就能用在写SOP时候说自己为什么对金融感兴趣。

推荐信
1。怎么也要有一个牛人,能找金融的最好找金融的, 别的学科的牛人作用不大,金融教授怎么知道一个数学教授牛不牛呢。自己不在金融系不认识金融的老师,先打听好哪个牛人比较nice,就去旁听他的课,坐在第一排,积极回答问题,给他留个好印象,然后找他推荐信。
2。推荐人和要申请的学校有关系最好,比如曾经在那里教书过,或者是那里毕业的等等。
3。如果能拿到FULL PROF的推荐信最好,别管他跟你关系熟不熟。有3个FULL PROFESSOR的推荐信你就无敌了。经常有人会面对TRADEOFF BETWEEN 牛人但和自己不熟AND 不牛的但和自己很熟悉的。我认为,除非你认为那个不牛的能给你写一篇极牛比,很长很声情并茂的推荐信(Do not suppose he will write such a good rl for you just because u think u guys have good relationship ) 。如果不是的话,还是找牛人写吧。实在割舍不了的话就让他们都写,反正学校对推荐信没有限制数量, 我当时就寄了4封。
4。业界推荐人基本没用

以下是引用neo1001在2008-10-6 22:01:00的发言:

关键是那个人有没有江湖地位,就是说,他/她做research是不是active(当然在top journal的层次),如果committee的人都认识你的推荐人,而且都觉得你的推荐人强,而你推荐人又strongly recommend you,那你机会就大(前提是你要过了第一关率选GPA和GMAT的阶段)

SOP:
1。我自己觉得作用不是特别大,除非你能写得特别出彩。其实只要达到了那些硬性目标,学校一般都会给个面试的。如果你非要问问里面的内容,基本就是WHY FINANCE? WHY PHD?INTEREST? 先介绍下自己背景,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对金融感兴趣,怎么确定自己最后想读PHD的,自己的背景会读FINANCE PHD有什么帮助,你对哪个AREA 感兴趣,为什么选这个学校。
2。我感觉RESEARCH INTEREST那部分基本没什么太大的作用。除非你已经有很强的学术背景做这个已经作了很长时间了非常感兴趣,否则,随便写写就可以了。没人CARE. 我申请学校的时候写自己的RESEARCH INTEREST 是ASSET PRICING,结果第一家想录取我的是一个所有PROF做的都是CORPRATE FINANCE的学校。那个教授也说了,虽然你写你感兴趣的是资产定价,但2年之后你的兴趣很可能改变,潜台词就是他们根本不CARE.
3。虽然sop不重要,但是必须要走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作业。一定要找native speaker 帮你修改,有一点语法错误,或者sb用法你就会被人当sb了,有些词细微用法的区别你根本感觉不出来. 我当时是一次又一次的让我的几个推荐人都看了我的sop,给我提意见,帮我修改。他们也真是nice,几乎是一字一句的帮我该的。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感激的。

选校:
学金融的不会Diversify就不要申请了,除非你是非牛校不上的。没什么好说的,达到我说那些标准基本就可以申请20-80的了,各项都是满分的就可以申请前20了。80以后的就不要申请了。去了也没人带你,有人带你你也想转学,不想毕业了也不好工作。

面试:
具体你能得到几个面试根据 
Y=B1*X1+B2*X2+B3*X3+B4*X4+B5*X5+e
x1=推荐信牛否,x2=申请的学校多否 x3=专业和gpa强否,x4=gmat分数高否,x5=SOP弱否,e=不确定因子(学校想招女生,老中招多了想找老印,正好没人申请他们学校 ,等等等等)Beta1>beta2>beta3>beta4。 具体BETA等于多少我还没作出来结果,如果有人能给我sample的话。。。。。。

面试结果=听力+口语+人品,别以为自己一定要回答的头头是道才能被录取,人家要的就是这么一个感觉,感觉对了觉得你这人好相处人品不错就收了你了

学校排名; 1。看这个  http://wpcarey.asu.edu/finance/rankings/results.cfm   金融的排名
                                http://som.utdallas.edu/top100Ranking/searchRanking.php?t=n 整体商学院研究的排名
                2。 问老师 因为学校老师的流动性很强,如果你正好知道有个从前比较弱的学校现在正在变强而又没什么人申请,那你就幸运了

寄材料:越早越好

陶瓷:可有可无,除非你确实有几把拿得出手的刷子,不然没什么用。唯一的作用就是让老师能记住你的名字然后再筛选的时候不会第一轮就刷下来。

等待结果:DON'T WASTE UR WAITING LIST 把你手中给你WAITING LIST的学校告诉别的还没给你回信的学校,问他们情况(仅限于同等级的学校)。他们有可能正在犹豫,PEOPLE JUDGE PEOPLE WHOM THEY ARE FAMILAR WITH FROM OTHER'S VIEW. 这样就会SIGNAL他你还是有点实力的,说不定就会给你个面试。我有2个面试就是这么拿到的。那些你发信后拒了你的学校是那些本来就想据你只是没抽出时间来写据信现在看你这么饥渴就给你封据信来满足你。所以别以为你发信是挑衅学校。

选OFFER:问金融老师,多问几个,然后让他们各抒己见。当时有3个学校打算要我,我3个推荐人就给了我3个不同的答案。我最后听了那个最senior的。说句挨砸的话,除非你不认识金融教授你再来问cder要选哪个学校...............

最后, 一个最适合你的学校远好过你看上去最好的学校……………………………………


基本我能想到的就这么多,大家有补充的或不同意见我会再添加上来,欢迎补充。

希望斑竹制顶一段时间,这样就能省了好多回答定位的时间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7 1:47:21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8-9-22 19:13: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帖子一定要支持,好好学习领会精神.

也很感谢楼主孜孜不倦的解答大家疑问.

板凳
发表于 2008-9-22 21:34:00 | 只看该作者

突然发现我只差在推荐信上,

好好找人@@.........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动力不强,也是最致命的

地板
发表于 2008-9-22 22:18:00 | 只看该作者
从国内申请推荐信是最重要的,前5当然是必须的但只对有中国老师的program有用。
对于waitinglist, 如果不在第一位,  牛校是不会care的,也不用期望太高。
PS确实没啥用,但可以提一下大致的研究方向,比较好。

最后,尽量往好的学校申请吧, 20名以后其实差别真的不是很大,大师太少了,无法和前10名的学校竞争
5#
发表于 2008-9-24 03:48:00 | 只看该作者

我问了会计的教授的回答是,中国本科的GPA参考作用不大,US master最好是straight As。GMAT750以上,统计经济修过master level的课程,前30就有希望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4 06:14: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觉得到是美国master参考不大,现在master的gpa都很水,一年半两年straight A 不是那么难。相反,4年本科的学习训练才更难拿到高gpa。Anyway, different prof have diff stories. 
你说的那种情况再加上本科quantative background好,gpa 高,和牛推荐信前30应该比较有希望。
7#
发表于 2008-9-24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过去的就不要想,做好现在,没有遗憾就可以了。尽自己努力,申到哪儿就去哪。心态最重要。

8#
发表于 2008-9-25 21:41:00 | 只看该作者

发篇top finance journal的论文,最有用。。。

比如jf。但是好像还没有人做到过。。。

9#
发表于 2008-9-26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If one could publish Journal papers, he could enter the job market directly .
10#
发表于 2008-10-2 05:53: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楼主在误导中国学生,成绩固然重要,但美国人不是中国人,成绩只是参考的一部分,学校更愿意了解你的发展潜力。他们招过很多高分学生,能力上真的不敢恭维。只是教授亲口说的,gre,gmat已经不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6-18 14:3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