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慕容楠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莫当真:拿奥运和世锦赛奖牌对申MBA有作用没?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我没说我可以拿,说了抛砖引玉,这个并不只针对自己。上边讲到的这个

2005年  东亚运动会100米冠军”准备在清华攻读经济学博士,就他而言个人认为可以尝试一下美国的大学MBA或者PHD,

“您真的是天才吗????!!!!还是您从小练习易筋经从此不管学什么都比别人要快10倍....”

——奖牌当然是太遥远,不过这个方面确实略有一点点特长,因为初小在镇小读的,没有赶上全国重点小学的武术队选拔,于是我高小的几个小伙伴分别获得了全省武术一等、一等和二等,进入高小五年级和初中后这几个小伙伴把小学武术队教的东西在幼年时期教了我,引发了我对此项活动的浓厚兴趣。可惜中学(省)取消了武术队,只是因为武术传统学校保留了每学期分量较多的武术课,于是从高一开始,高中三年的武术课我都是全校第一名(与此同时小学的武术获奖同学都在,并且还有报考体育大学武术专业生)

——————————————————————————————————————————————————————————

进大学后第一次恢复训练是大四,那时候比较正规严格的跆拳道是来自韩国的教练,但是正因为自己的自负和骄傲葬送了最好的提升时间。那时候看师兄们功力训练考红带砍砖头有趣,就自己练了下砍砖头,结果一周就破了。然后去跟大学的同学们表演,砍断一块后给大个子同学们介绍“经验”,“其实砖头没有想象那么硬,只要胆子大,猛地下去就断了手不痛”结果最后一次表演未遂,最基本的保护措施没做,拿错了砖头,拿了块里边烧得大块黑心的硬砖,啪嚓一下,腕骨粉碎性骨折,此后四年握鼠标腕骨有时候都会痛。

——————————————————————————————————————————————————————————

尽管如此,在工作考试期间,我其他方面比如力量、速度、空中连三腿之类(普通跆拳道运动员只能实现空中双飞)的特技训练作为一个个人爱好并没中断。所以本月一恢复训练,老师就认定我是ITF的(ITF是指实战跆拳道,WTF是指竞技跆拳道)。

双人基本对练过程里,我白带上场与WTF的红带对阵是轻取上风。

然后的地面寝技训练(其中一个教练也是空手道教练,主张在我们个人训练里全面学习,不局限在竞技得分规则里),让人把自己按住翻身。此时我是58公斤级的,让75-80公斤级的黑带清华跆拳道协会会长压住,他制我反,竟然得以成功反压一次(尽管很快被会长的体重和技术优势再压下去,不过我想把卧推、深蹲、韧带训练后能发挥得更好)。与此同时,教练让另一个75公斤同学压制住,从头到尾没翻起来过一次(他自己也是70公斤左右)

————————————————————————————————————————————————————————

就身体条件长相和肌肉弹性爆发力而言,基本所有人都认为俺最多25岁的样子。所以我想尝试一下。

再训练一段时间到娱乐版去发图或视频就知了。目前清华跆拳道队师兄退役,我就是下届跆拳道队队员之一,大的比赛打不了,不过每学期跟中科院和其他高校的团体切磋比赛是要打一下。到时候看看小赛成绩。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前不敢想比赛是因为觉得全国级的比赛选手都遥不可及,深不见底。

现在看到真实的国家比赛冠军才感觉比赛离自己没有那么远。要衡量自己的水平不难,能跟教练比赛水平接近就能到全国资格赛的水平。获奖这一个教练是在少林武校的时候拿的奖,现在才在体育大学读大三。退役是因为受伤,但是技术档次还是够的。

13#
发表于 2008-8-23 12:52:00 | 只看该作者

大多数人是体育成名后才进的学校吧,是有政策的,无论中外.

有几个在普通高校能一边学习一边训练的?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大多数是。美国比例小一些,美国的大学运动和平民运动很发达,美国的女排国家队,在三年前郎平组队的时候,这队人大部分发球不是出线就是下网,按中国的国家运动员来算远低于排球三级运动员标准,就是地级市里前三名的高中排球队。但是黑人和混血和部分白人具有先天的身高和弹跳和爆发力优势,加上郎平的训练得当,三年的业余训练就超过了中国队从小到大从早摸到黑的队伍。

这个队伍的大部分队员还得按正规普通学生完成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学业。

当然美国的大学录取的自由度使得大量体育尖子得以录取到普通班学习,因为体育生跟普通生的文化课差距不象中国落差这么大。中国的大多体育生象武夫(比如那个清华篮球特招生在北京师范大学打健美老师的),文考学生象秀才。并非中国人发育是这么特殊,而是高中三年的学习压力导致文、体严重分化。即使有体育特长的,如果选择了文考方向,体育培养的物质和时间条件非常有限。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8-23 15: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花一朵在2008-8-23 12:52:00的发言:

大多数人是体育成名后才进的学校吧,是有政策的,无论中外.

有几个在普通高校能一边学习一边训练的?

——关于高校体育,现在中国也算是进步了。农大橄榄球队完全从学生选拔,达到了国家队90%的数量。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完全从学生选拔,打进了甲A。以前的北京排球队应该跟北航校队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天津市排球队就是在天津大学排球队基础上建立的。

      不可能每个运动员都能成名,当代言人,衣食无忧。更多的运动员,吃不了职业运动员这口饭,得靠其他专长给自己谋口饭然后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这样的风气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体育大国。那个轻量级女子举重运动员今年也改变了训练模式,她跟国家队提出了要求不到国家队训练,自己在浙江的大学里训练,并自己完成大学学业。最后她还是成功了。随着社会的进步,象举重这种项目,在各大学里训练是足够的。跳水暂时不行……

16#
发表于 2008-8-24 07:37: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看来文章发的很多,但是貌似精华一片也没有。。

17#
发表于 2008-8-24 22:15:00 | 只看该作者

看LZ一天到晚都在论坛上面混,表面看看思维过人,想法奇特

看多了,觉得你老人家要么是整天无所事事,要么就是现实社会容不下你,只有来CD上面找乐子

18#
发表于 2008-8-25 08:41:00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复合型人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5 8:44:50编辑过]
19#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11: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pierre623在2008-8-24 22:15:00的发言:

看LZ一天到晚都在论坛上面混,表面看看思维过人,想法奇特

看多了,觉得你老人家要么是整天无所事事,要么就是现实社会容不下你,只有来CD上面找乐子

凡事相对的吧。跟你待两年一共68贴差别是大。

————————————————————————————

我们昨天还在大运村踢了个足球赛,组织的中学在北京校友队VS清华大学08MBA队,租用草场。

比赛之余安排跟BIMBA的同学聚会吃饭在餐厅里喝酒看闭幕式。

上个月组织了个清华MBAVS北邮VS中财VS政法排球业余队比赛。

周四周日晚上7点15-8点45跆拳道的正式训练,8点45-9点30是自己训练。

周一二三五六下午7点到8点半清华健身场跟练肌肉的部分健美协会的同学一起训练深蹲。

————————————————————————————————————————————————

以上为我现实生活中的下班时间的集体活动。

“整天无所事事,要么就是现实社会容不下你,只有来CD”的人应该不是我吧。

20#
发表于 2008-8-25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想当然了

回顾过去的遗憾,觉得自己强,我认为是逃避

看您举的那几个例子,不恰当

陈氏太极入室嫡传弟子,这是什么身份阿,很有可能是下一任掌门阿。而且陈氏太极在全球的影响多大。全运会奖牌获得者跟人能相提并论吗?一个是传承百多年门派的弟子,一个是运动员,您自己个儿想想

夸夸其谈,对于marketing自己有点帮助,但没真材实料的话,徒增笑柄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7 02:0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