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两年多,亲眼目睹很多坛子里的朋友拿到offer,祝贺各位朋友也祝贺chasedream。浮出水面,恳请大家特别是资深坛友帮分析一下,给点建议。 问题可归结为:我看到一个说法,90%的金融学top杂志论文出自top30的学校毕业生。这是为什么?根本的因素在哪里?同一个人,同样的导师,放在欧洲二流学校读博士“成材”的概率远低于美国一流名校?是不是因为高强度的竞争环境导致名校的学生主观努力使然,还是一流的学术环境增加了见识,拓展了发文渠道? 我所在的欧洲二流商学院一个比我早一届的东欧女孩,硕士,去年申请全军覆没,包括北欧的学校;今年推迟一年后拿到了NYU金融PhD offer,甚至没有面试。不管成绩、背景、真实能力,都让人不可相信。这样的offer会给她带来什么呢? 34岁北欧在校PhD,是否值得博一下转到美国? 我的背景: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分数210/225;全国排名靠前) 1998,BE in Management Science, 国内某Top级大学,GPA 80%(这是我的心病) 1998-2005,工作7年,大垄断国企非金融行业,计算机相关,office manager; 2006.09—2008.07,北欧某商学院金融硕士,GPA A;交换到UMN半年,经济系修课GPA 4.0;另外在一综合性大学经济系修课3门(M.ph or PhD必修课),预计GPA A。为加强本科GPA缺陷,两年硕士修课20门。No Paper,no verifiable research,current research proposal:portfolio choice under ambiguity。 2008.08—,北欧某校PhD (Research Scholar)offer,salary 65k $/year。因老婆在北欧,唯一申请这所学校,并已接受offer。但是当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与要去的项目不相配(北欧某些商学院没有很好的理论性研究)。申请时没用到UMN某教授的一封推荐信。GMAT:750。(忘记一件事:可以到美国交换一年,应该有很大机会去伯克利、斯坦福、UCLA或者LBS之一,但是非常怀疑这种交换的意义。)
很久都在犹豫不决中煎熬,需要朋友们给点建议:这种情况,该不该今年把Toefl考了,申请Transfer 到美国?问题是年龄接近34岁,家庭在北欧。如果留在北欧读PhD,奖学金高一些,生活好一些,提前两年毕业,但是不可能做出好的研究(当前毕业生80%去Industry了,去大学的都不知名),美国教授的推荐信用不上了(其他两封分别来自OSLO大学和以色列Haifa大学),实在不甘心。如果申请美国,有中国人如此高龄读PhD吗?博士毕业40岁,能拿到像样的工作吗?这是不是一个很大的冒险?基本不存在motivation的问题,因为还是希望学术研究,也感兴趣,希望将来留在大学。 多谢诸位朋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25 3:09:1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