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henhaow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Top 3 things that CEIBS should improve on its MBA programme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3-28 10:3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12#
发表于 2008-3-28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去抱怨市场出了问题,多想想产品是不是有问题

只要能给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管你是不是MBA呢。

你不是也说了中欧有去MCK的,也有数十没落实工作的,这就是个人能力上的差距啊。

也不是进了这几个学校就确保能找到工作。

13#
发表于 2008-3-28 12:32:00 | 只看该作者

1. 美国是很多IB,MC的总部,能够提供很多这些的这样的高端职位, 而与此相比, 中国这样的工作机会很少.

2. 美国是很多500强的总部, 在总部会需要很多战略性或者管理性的职位. 而在中国的很多500强, 只是总公司某个部门的分支, 提供不了高层次的工作.

我觉得, 中国的MBA已经办的相当不错了. 在投资回报率和薪金增长上. 美国的MBA毕业10万美金, 而工作5,6年的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也有10万左右. 其实如果不读MBA,很多搞技术的也挣的不少. 而中国, 同样几年技术, 可能10万RMB薪水, 而MBA毕业后,一般期望25万. 这样的跨度其实比美国更大.

当然, 更本性解决中国MBA的就业问题, 是本土企业的成长, 来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14#
发表于 2008-3-29 20:27:00 | 只看该作者

我来讲个大陆最大的制造企业吧。正好半个月前家兄受聘了这个制造企业下属新组建企业的副总裁。

兵总。说全称吧,兵器工业总公司,原兵器工业部。下辖制造企业n多。

受聘理由:1、虽然不是学术带头人,但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早年出国深造,在行业内有过硬技术;2、当过多年兵总下属企业的市场总经理;3、具有一个啥美国PMP项目管理硕士文凭。

兵总期望新一代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包括:1、学术带头人,技术骨干次佳;2、组织关系紧密;3、具有相对兵总各企业算是新生力量身份的各种商科硕士。这三条理由全国范围卡死一大堆。

至于“中国的经济主要是制造业经济,属于产业的低端,需要的就是民工,制造工人。”此话值得商榷,刚才提及兵总下属公司最不缺的就是制造工人,急缺的是从俄罗斯欧洲美国购买装备、生产线,引进研发力量,并对伊朗等国家进行技术交易以及装备乃至生产线销售的国际商务人才。。。

当然有个前提条件,就是,组织关系要过硬。。。

———————————————————————————————————————————————

“格力会打出2000月薪招MBA”,希望他没到国内TOP学校去,4、5年前创维总裁曾以同样的口号到了北大招聘;第2年清华北大把创维列入黑名单不再让其进入校园占用招聘会席位;三年后创维老总被捕入狱,涉嫌诈骗造谣。。

15#
发表于 2008-3-30 00: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punichoujie在2008-3-28 10:11:00的发言:

前段时间到中欧面试,顺便跟2个在读MBA聊天,发现工作和实习确实是一个挺大问题,亚洲区的大企业对MBA不感冒,除了IB,MC之外,没有几个企业有专门招MBA的机会,很多时候只能争取一些要求有经验的INDUSTRY职位,或者跟研究生争一些管培机会,实习机会就更少了。每年找到实习的人估计没一半。有位同学开玩笑说,CKGSB没有安排实习期,估计就是为了避开这个尴尬。06届的就毕业了,没落实工作的数以十计。

今年市场不好,恐怕就更是这样。

不明白的是,美国TOP10的MBA起码就几千人,为什么大部分都能找到实习,他们机会就那么多呢?全中国好的MBA学校就几家,不过500人,实习、工作机会反而那么少。


如我之前所说 制度是问题

美国是总公司(HQ) 这儿是sub

原则上,总公司常常会徵的strategy 部门intern在sub就没有

PM类的也没有 因为在亚洲只有PMM

除了组织结构不同造成的没有intern之外,另一就是这个制度本身在亚洲就很少公司在做

美国如此的intern传统是MBA这个学位在美国运作了数十年的成果

16#
发表于 2008-3-30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odern在2008-3-30 0:18:00的发言:

如我之前所说 制度是问题

美国是总公司(HQ) 这儿是sub

原则上,总公司常常会徵的strategy 部门intern在sub就没有

PM类的也没有 因为在亚洲只有PMM

除了组织结构不同造成的没有intern之外,另一就是这个制度本身在亚洲就很少公司在做

美国如此的intern传统是MBA这个学位在美国运作了数十年的成果

PM is Product Manager, and PMM is 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

You are right, most true product manager postion is in HQ

17#
发表于 2008-3-30 09:10:00 | 只看该作者
归根结底,MBA在中国的发展机遇最终取决于中国企业(包括国有和民营)的发展壮大和美好前景。
18#
发表于 2008-3-30 10:48:00 | 只看该作者

事实求是的说,IB同学是聪明,有学识,有见地的。

但会不会稍微有点tibet中西方媒体的味道呢?我是指有些先入为主的东西,请IB同学思考。

19#
发表于 2008-3-30 13: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Banalyst在2008-3-30 10:33:00的发言:

口号是美好又大而空的,但是这就是CKGSB MBA的逻辑标准吗?学过战略吗?知道如何分析问题吗?这大概是上面说的MBA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明证。

中国企业(包括国有和民营)的发展壮大,MBA就能有发展机遇吗?

看看日本,这么多年了,他们自己的企业早就发展壮大了,他们有MBA的舞台吗?

一个高盛,每年能聘请超过300个MBA,但是300个制造企业,雇员超过100万,没有聘请过一个MBA。郭台铭在深圳的鸿海科技,工人超过30万,工头一大堆,没有一个MBA。这些企业还不够大吗?

少在CD上做无聊的个人和学校攻击!中国企业并非只有来自你看到的制造业,也有证券、战略发展和市场营销等发展中需要MBA大显身手的行业和领域。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不要整天把高盛挂在嘴边。

如果精力过剩的话,建议你还是安心把你最基础的分析师工作做好吧。在CD上多些建设性,少些破坏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30 13:25:15编辑过]
20#
发表于 2008-3-30 13:2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punichoujie在2008-3-28 11:09:00的发言:

即使算上中欧,长江和北大BIMBA,北大光华,清华,复旦,交大,全职MBA也不过1千号人吧。这些MBA里面能够去IB,MC的估计是凤毛麟角,不超过20号人,所以主力还是去INDUSTRY。我个人觉得最大的问题是,industry对MBA的认可度不高,尤其在中国地区。

很多商学院的领导老是说中国市场大,所以要扩招,但是老实说,中国市场大,绝对不等于MBA需求大,这么大的市场,容纳几百个比较好的MBA都困难,肯定哪方面是出了问题了。

我发表一下Industry对MBA的态度,是对没有Industry背景的MBA认可度不高。现在科研企业单位转型奇缺“学术带头人+市场运作经验+MBA”。政府事业单位奇缺“MPA+MBA”,我一个同学早年在西交混了个MBA在成都政府混公务员,结果去年政府发起一个政府商务专员培训计划,把他们选拔了很多派往各国公费MBA,学成回原省政府继续从政负责政府商务工作。该同学及身边几个被送往日本早稻田和成均馆,全公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14 15:3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