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tracyzh1230在2008-3-3 23:41:00的发言: 我在联合国工作。能帮上楼主什么忙么? 不急,最大的帮助就是让CD里和推进经济全球化工作相关的人等浮出水面。 一般活动组织不需要他们组织,他们只需要说,我们部门愿意作为发起单位就可以了。 我是发现北美大约有7,8家知名大学都说自己家举办的商业计划大赛是最高水平的比赛, 大约有7,8家非大学组织说自己家举办的商业计划大赛是最高水平。 在新加坡,欧洲等地也有拉到一个赞助商比如汇丰,BP就说自己是最高水平的全球商业计划比赛。 —————————————————————————————————————————— 然而,10多年来,互相都不认可谁是最高水平的比赛。 其一,发起单位。。。显然由某一家大学作为发起单位,很难得到全球的承认,即使MIT的创业计划竞赛催生了北美40%的高科技企业。但是大学的行政级别或者形象级别有限。不象中国有教育部撑头,各省科技协会支持。当然作为发起单位,就是说获奖证书上盖的什么章意义是很大的。盖的就是xx学校的章,上边写个xx杯全球商业计划比赛,就象东汉末年马腾称王一样,别人不认同。。。即使说金钱社会,放上30万刀的第一名奖金,名誉影响也是很有限。随便来个1000万的投资就盖过去了。。。而如果是联合国推动全球一体化的某部门发起,联合国的名义的话,这个意义就远超过某某大学某某商学院或者工学院的发起。 其二,赞助单位。。。每个知名比赛通常有一个冠名单位,而冠名单位是主赞助商,并且影响评委席和投资席位,这个时候会有明显的行业倾向。。。Google赞助的必定倾向网络,GE赞助的必定倾向硬件。而要大型的全球赛,我认为就需要多行业的TOP1联合发起,钱有没有不要紧,钱不是问题。让几个相关权利人点头就可以了。比如来个发起单位五环联名。。。 来个世界银行,找世界银行副行长级别的人点头。 网络来个Google,找个洲际总裁级别以上的人点头。当然他们放弃可以选另外一家网络公司总裁点头。 软件来个微软,当然他们也有权放弃。 电子硬件来个Intel, 制造业来个GE 也可以考虑北美两个,欧洲两个,亚洲一个。总之,5家或以上美欧亚的TOP1总裁级联合声援的比赛。钱不是问题。可以不要钱。 —————————————————————————————————————————— 其三、比赛队伍。既然来了个级别提升,参赛队伍象世界杯一样发放名额。 美洲30强,亚洲10强,欧洲20强。。。澳洲、非洲并入欧洲。 为了保证队伍的高级别。亚洲选拔名额比如中国大陆5名的选拔资格,必须是获得过国家银奖级别以上的队伍中再竞选。美洲,常见15大赛事中各出2名获得较高名次的队伍。。这个时候成功的队伍企业已经进入初始运作阶段,所以比赛将更加的刺激有趣。。。欧洲同理。 —————————————————————————————————————————————— 别的我不能保证,我相信这样的比赛最后胜出的队伍前5名中,至少有一名拿到1亿人民币的资金很容易。当然需要各大媒体支持。。。。。另外中国有个好处,,只要你名头够响亮,关系够好,接个顺风很有机会拿到大面积批地,拿批地,钱就更不是问题了。 ———————————————————————————————————— CDer们就是媒体的首期核心哈。 —————————————————————— 欧洲方面我们跟全英中国学联关系密切,他们以华人名义举办的全欧比赛现在进行第3届。有了很好的组织经验,里边的队伍一半来自非华人,并1/3来自欧洲其他国家。所以这个赛事的组织人会很乐意联手。他们现在已经跟中国的重庆赛区联办中英赛(BTW,我们在这个比赛的中国赛区12强目前NO1),并且12月把中英赛的8强再推荐到宁波中国赛,当然同年中国两年一次官方最大的挑战杯也在举行。还有个为海外留学生准备的“春晖杯” 所以说组织方,亚洲,欧洲的华人学生学者联谊会有经验和有能力把这个活动推动到最大规模。 现在的问题就是北美太大,各名校都强者云集,用何种组织来把各赛集结到一起。是个难题。。。 我觉得这个难题在北美的CDer要是联合起来应该有办法解决。别忘记了联合国四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是中国。 奥运会是全球运动会,但是她是在希腊雅典发源的。 我们来实现最高级别的全球商业计划大赛的统一,为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做贡献。 当然。我宁愿我是第一次比赛的参赛拿名次和投资的人,而不是组织委员会的人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4 1:29: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