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eanb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MBA进风投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7-13 15: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eanbb在2007-7-13 13:26:00的发言:

1. 技术专家, 最好有博士学位, 和相关专利. 每个VC公司都有着著的领域, 需要领域专家, 对项目进行技术层面的可行度分析. 也确定投资于有潜力的领域. 比如半导体, 生物, 制药, 通讯等领域.

2. 金融专家, 加入VC前一般在知名投行M&A工作, 加著名的MBA学位. 主要是如何使利润最大化, 比如合适的时候出售股权, 或者上市. 熟悉金融领域的整套流程, 并且有实际操作经验.

3. 管理专家, 有大公司高层管理经验, 营运和项目管理经验比较重要. 或者有成功自己的创业经验, 熟悉小公司的成长方式. 这些人是管理VC的投资对象的, 利用自己的人脉和经验帮助VC投资的公司成长, 以达到投资成功的目的

感觉Seanbb的转文很实际, 也很透彻. 本人一直对生物, 医药方面的投资非常感兴趣, 但是做医疗行业和这两个行当实在是有太大的不同, 所以只能关心一下医院或医院相关产业的投资.  关于上面提到的三种人, 只有最后一种对本人来说还比较实际, 重点发展一下自己的客户群吧, 提高沟通管理技巧, 还可能有一丝机会进投资行业.

32#
发表于 2007-7-13 15: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inobrio在2007-7-13 12:06:00的发言:
After browsing CD I feel that IB and VC/PE are being worshiped by young people with very little experience - why does everyone want to be in IB/VC? for the money? In the end it's a very small industry that's very close-knit, selective, and lonely. 

sinobrio讲的没错。但是,实际上中国从事创投的人是太少而不是太多。可能同中国高校里面不注重培养学生的enterpreneurship有关,记得以前很少听到在高校举办创业培训讲座或各种竞赛。导致的结果也很明显,一方面很多好的项目成果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科研人员缺少和投资方(也就是市场)的交流,造成大量的闭门造车,然后反过来责怪社会不注重科研投入。其实seanbb的第一个毛泽东思想兴奋剂的故事就是反映了这个。很多科研事实上连掌舵人都不知道成果有多少市场价值,结果就变成了制造垃圾SCI文章、浪费纳税人金钱的工厂。

可能很多人会说课题考核评审难道没有作用?说起来又想到了所谓的科研腐败。科学界的课题开题最后考核确实有一套制度,但是正因为没有市场创投的介入,所有都是内部运行,结果可想而知。现在多数的审核都是由课题负责人提名,学校出面邀请的教授来完成。这样最后来评审的人都是负责人的朋友,评审的红包也就是课题经费出。虽然现在高校引入盲审,实际上因为科研领域的狭窄,结果很容易就打好招呼,最后科研课题都是落到所谓的学霸手里。其后果直接就表现为优秀科研人才外流,没有好的成果,反过来又抑制了创投的介入。

我有时在想,如果国家引入创投从业人员来评审国家科研项目结果会如何呢?

33#
发表于 2007-7-13 22:06: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你的办法直接损害了insiders的既得利益,呵呵!
34#
发表于 2007-7-14 03:20:00 | 只看该作者
在企业,你忙碌半辈可能还不能直接REPORT给CEO。 在VC, PE, 你的眼光比CEO可能还要更有战略性。这就是抛开钱外,人们喜欢VC,PE的原因。VC, PE的很多PARTNERS的经验比企业CEO好很多,你能学的也很多。你每天接触的也是金融巨子,政府高官,成功企业家,而不是企业OPERATION层面的职员。
35#
发表于 2007-7-15 17:29: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太年轻的人不要进风投,这应该35-40岁以后的工作,even if you manage to find an entry level job right out of schoo, without prior work experience, you are of no value to the fund, all you can do is some grunt work like spread sheets and due diligence, yes you will still learn a lot and talk to CEOs, but it's very unlikely that you'll become a partner, which is how you really make the big money. Basically all the pervious post point to one rule - you need to be some kind of subject matter expert before you can be a good investor. Otherwise why would the funds give their money to someone that  has never run a business or bought a company himself?. 
As for Zhaobing1704's view, I think it's a good point. We are seeing so many VC's popping up these days, but very few are focused or know what they're doing.  Most are just riding on the appreciation of RMB and the booming capital markets. But ultimately, people will realize the power and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and I hope more great companies will come out of China with the help of intelligent VCs.
36#
发表于 2007-7-15 22:01:00 | 只看该作者

VC 跟MBA似乎没什么直接联系, 尽管VCer很多都有MBA学位.

VC一般靠network招人, 不去b-school招.

37#
发表于 2007-7-16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最好的路径是MCK/GS 或创业,+TOP MBA,然后进VC。但是这样做基本也不可行。因为VC的机会太少,即使你具备了所有的必要条件,也不一定能进去。所以如果你有机会进,及时你条件还不具备,我也不觉得你有任何理由拒绝KP,SEQUOIA的OFFER。
38#
发表于 2007-7-16 14:02:00 | 只看该作者

But i know Harvard is a different case.

roughly half of those guys are from HBS

39#
发表于 2007-7-16 15:45:00 | 只看该作者
yes. but it does not mean harvard MBA can join PE. Frankly speaking, i would say that there are more Stanford alumni in VCs and more HBS alumni in PEs.Even though Stanford is close to Silicon Valley, there are still relatively very few opportunities to join top tier VCs.
40#
发表于 2007-7-16 15:50:00 | 只看该作者

俺是只有4年经验(也是中介的经验)的小本,进了家本地的VC(当然了,现在本地VC都在做PREIPO项目,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VC)了。我的一些弱弱的感受如下,跟各位大牛分享一下:

对,有好的行业经验和人脉对进VC是很大的加分。象我这样没有行业经验的,在这个时点上进入VC也未尝不可,但问题是你有没有耐心去熬。而且进什么样的VC也是个关键。现在进外资VC,先不谈进不进的了的问题,进了之后你也只能做DD的事情。当然做不同行业的DD可以学很多的东西,但始终是SUPPORTING的FUNCTION,成长周期比较长一点。我当时选择这个本地VC,主要是因为可以直接主导谈项目,不用HIDE BEHIND,这样时间上会短很多。当然可能会拔苗助长,现在让我去单独主导一个过千万的投资,说实话心里还是比较虚的。但现在出去也只能硬着头皮慌报年龄上(这个行业,年龄太小长相太嫩的话,项目方会觉得你说话不算数,现在项目方问我多少岁,我都说30多,还好长的比较老。当然如果是IDG之类外资VC关注的TMT前期项目的话,年龄问题不大)。这样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挫折感很强,可能一两年都没有什么成绩,其他资深的投资经理一个个的项目往外投,PEER PRESSURE也十分的大。但是这种方式一开始你就是在通盘考虑问题,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出发点看问题。这是一般光管做DD的工作比不上的。

投资这个东西,感觉真的就只能靠时间来积累。之前做中介机构的时候,觉得可以做个YOUNG HIGH FLYER(现在我们这一代人,大多希望用最短的时间,积累最多的财富,取得最高的社会地位)。不知道是不是结婚生子了,我现在的心态平稳了很多。我放弃了之前工作还不错的收入,进入了现在这个基本工资是之前零头的机构,没有之前那么急功近利了。反正不管是先再行业里磨练还是直接到VC/PE里磨练,没有个十多年的经验,觉得还是出不了什么成绩的。当然,也不排除能有辖猫碰上死耗子的机会。其实HOME RUN的项目,很多真是运气成分。每个项目投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但是结果就。。。。。

再就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机会。个人感觉还是比较少的。每个机构做投资的就那么几个,真正活跃的机构行业里大家也都清楚,没有业内推荐的话很难有机会。其实现在行情好,各个机构也都在找人,但真正合适的人选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找到的。我也是经人推荐后在WAITING LIST上面等了3个月才进公司的。

顺便做个广告,我们公司正在找生物、医药方面投资经理。要求很简单:1,英文很好;2,在行业内有丰富经验或VC从业经验。我们公司不能跟外资VC比,国内也比不上弘毅,联创,但在本土VC里面我感觉还是做的不错的。单一股东是最市场化的央企之一,在NASDAQ,HKSE,SGE和国内中小板都有一些成功的EXI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22 11:0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