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十分苟同1楼的观点. 1,不是"成绩差的同学大多当了老板",而是很可能没像楼主那样,"少数几个考上大学“混”个单位外"的大多数剩余同学里,出了几个老板.根据正态分布理论,中间大,两头小.90年代在大学扩招前,能考上大学的,和成绩在班上最末几位的都是少数.绝大多数同学都在中间.中间的绝大多数中,出了几个小老板也很正常,毕竟基数大. 2,创业的时代不一样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突然放开的市场为创业创造了机会.当时市场处于供小与求状态,你生产什么,市场就需要什么.私人(民营)企业没有国有集体企业沉重的历史负担,高昂的隐性成本,与国有集体企业竞争时,自然容易占领市场.以本人所在的浙江某海岛县(本地人口不足20万)为例,许多小学都没毕业的农民,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办阀门厂,汽配厂,家具厂,现该县阀门出口额占全国的50%,汽配30%,家具10%.许多农民都成了年销售额过亿工厂的老板. 但是今天,如果你再去办类似的工厂,就竞争不过这些小学没毕业的农民老板.不一定是你智商能力比他们差,而是现在的市场环境已不适合从这些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开始创业. 3,跟本人合作的一个当地小老板,做某一个产品差不多十年了,一直没做大.现在感叹,该产品的利润只有5%.今天如果有人再想创业做该产品,无疑是穷途末路,不如把钱存在银行里拿一年期3.06%的利息. 曾经看到,上文所提海岛县的一个70后年青人发贴,为什么现在想创业这么难,难道是自己能力比不上父辈这些从稻田里走出来的农民老板. 苏泊尔(地处该县,现上市公司董事长是CEIBS EMBA),主动出售52.7%至61%股权给法国家电制造商SEB集团.说明制造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综述,不赞同1楼观点,抓紧时间读个MBA,然后在新行业,技术型行业创业,应该更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