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foever在2007-1-22 20:31:00的发言:如同这个网站的名字,长江本身也是在追求梦想!
下面是一年多前的一个专访,给大家一个参考。坦白地讲,很长时间,我对长江的梦想也没有多少清楚地认识,虽然愿意为之努力。两个月前,我们部分校友准备质问项兵,包括排名、交换等,和他有个座谈,他描绘地很清晰,比下边的文章更明确,我才真正很信服。
项兵:长江商学院下一步是跨洲际整合
2005年09月12日16:49
中国企业家
未来两年左右,长江将在管理教育领域上演欧、亚、美全球“三国演义”
文/本刊记者
白
柯
“站在月球看地球”,这句话几乎成为了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的标志,而这个提倡全球视野的教授院长,在学院创立之初曾经定下了雄心勃勃的目标——5年内成为亚洲领先商学院,10年成为世界一流商学院。现在3年过去,长江第一批330多名EMBA\MBA学生要在9月25日迎来隆重的毕业典礼。长江离它的梦想近了几步?
8月底,《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记者专访了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项兵认为一切都比计划提前了一些,5年目标指日可待。并且,为实现这个目标,长江准备与一些优秀的商学院整合。而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令项兵感到头疼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吸引和留住一批世界级的教授。
以整合的方式实现目标
《中国企业家》:长江商学院快满3岁了,您的计划实施得如何?离目标还有多远?
项兵:这3年的发展其实比我们想像的还稍微快了一点。前三年最主要的目标是把长江商学院建成中国领先的商学院之一,也就是说把中国作为我们的“陕北革命根据地”。从现在来看,这第一阶段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阶段就是将来两年左右的时间,在管理教育领域上演欧、亚、美全球“三国演义”。这包括学院声誉的沉淀、校友会的建设、流程体系的完善、项目创新方面的发展,还包括有一支既了解中国企业情况又具备全球视野的教授团队,同时能在某些方面形成原创的对管理实践有重大影响的管理思想,在有些传统学科之中也形成自己的独到之处。因为我们必须征服世界,才能成为世界级的商学院,所以我们的视野要远远超越中国,我们必须play the global game(玩全球的游戏),所以将来两年到三年打造欧、亚、美“三国演义”的能力将是我们工作的重心。
第三阶段是跨洲际的整合。其实第二阶段能够完成的话,世界商学院十强的目标基本上就有可能实现了,第二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阶段——整合亚洲资源将长江打造成为亚洲的一个超级商学院。
为了给中国培养世界级的企业家,我们必须整合全球的资源,这个资源不仅是教授资源,还包括学生资源,一定要让欧洲、美国最好的学生与我们中国学生有交流碰撞的机会,至少我认为仅仅靠中国人和中国人一起碰撞,培养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家还是有难度的。
《中国企业家》:您提到实现第二阶段目标要整合资源,这是否意味着将会发生整合的行动?
项兵:整合是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现在已经很难再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式来实现我们的目标,因为国际竞争不会允许你一地走。10年的时间很短,实现我们的目标必定是采取全球资源整合的方式。
得新兴市场者得天下
《中国企业家》:要成为世界级商学院,长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项兵:我觉得我们靠新视野来实现战略差异化。这是实现超越的一个必要条件。新视野、新思维,这是长江能有今天的原因之一。
即使美国的顶级商学院也有弱点:第一,他们对亚洲,欧洲了解不足。而客户越来越需要全球视野。第二,他们了解“阵地战”——现代企业和现代企业在发达市场如何竞争与合作,而对新兴市场经常发生的“游击战”研究得不多。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拥有广阔的差异化空间。
比如说我们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是不同类型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跨国公司)如何在新兴市场(如中国)进行竞争和合作,并进而把新兴市场战略更好地整合到全球战略之中。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现有的顶级商学院对新兴市场的了解不够深入。仅仅派几个教授到中国待上几天,很难对企业如何在中国竞争和合作有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我们的教授不多,但是我们有大概8到10个教授对中国企业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并开始形成独到的管理思想,从而超越了仅仅传授现有知识的角色。我们的教授在这方面的沉淀已经成为我们长江的镇山之宝之一,这就是“月亮上看地球”所带来的战略差异化。这就是新视野的一部分。我们能提供一些独到的东西,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和现有的顶级商学院形成互补关系。
这是让我们自信的一个方面。对于很多企业,发达市场已经被瓜分完毕,得新兴市场者可能得天下。而掌握通向新兴市场钥匙的可能是我们,而不是现有的顶级商学院。我们既给你全球视野,又懂得如何把新兴市场的战略整合到全球战略之中,形成真正的全球战略。这样一来,我们既可服务我们的民族企业,也可以给国外世界级企业的高层经理提供管理培训。
《中国企业家》:那就是说长江以后有可能全球招生了?
项兵:必定是,不是有可能,是必定是。
教授队伍是灵魂
《中国企业家》:长江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项兵:最大的困难还是吸引和留住一批世界级的教授,因为一个学校的核心、灵魂是教授队伍。没有教授队伍,我们如何产生新的管理思想,战略也实行不了,怎么可能培养出一批世界级的学生呢?一开始我们就认定这个问题肯定是最难最难的,到现在为止还是最难最难的。要想真正吸引、留住世界级的教授,对手不是亚洲的商学院,不仅是我们长江,任何其它想成为世界级的学校,对手都是哥伦比亚,是斯坦福,因为世界级的教授主要是集中在现有的TOP商学院。比如说,黄明教授从斯坦福到长江一年,现在又被康奈尔大学挖走,但是明年我还是希望把他从康奈尔请回到这里来。其实在征聘世界级教授上,和我们“过招拆招”的主要是世界现有的顶级商学院。
《中国企业家》:您认为长江能留住他们的条件是什么?
项兵:能留住他们的最基础性的东西有这样三块:第一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没有这个大的背景,一切都免谈。第二,中国政府给了我们强有力的支持,从学校的批准,到让我们发国家学位办的学位。第三,基金会给我们非常强大的财务支持。
这三条构筑了最基本的平台。但要想仅靠这个平台不加上其它的东西,直接和斯坦福、哥伦比亚竞争,也是有难度的。所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十强的梦想是很重要的,没有十强的梦想,世界级的教授考虑都不会考虑加盟长江。另外,还要有一个实现十强的战略和路线图。最了解商学院的可能是在顶级商学院执教的资深管理学教授,他们必须认同长江冲击世界十强的战略和路线图是切实可行的。我们成功地吸引了几个教授放弃顶级商学院加盟长江在国内乃至于亚洲管理教育界确实是一个震撼性的事,我们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刚开始的时候难度非常之大,尽管这个梦想很美好,但是你第一步都没走呢,所以当时很多教授都来了两年,还停薪留职,现在第一拨留下来了,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我们这个梦想。长江的“教授治校”制度也是吸引世界级教授的一个先决条件。通过这两三年的积累,长江已经成为研究中国企业管理的理想平台,其他学者可以通过站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企业家》:问一下您的个人规划,您预计自己在长江商学院院长的位置上再干多久?
项兵:最多做两届。十强的目标实现以后我就可以退休了。也许可以期望来得更早一些,也许不需要10年,第二阶段目标完成以后,我就差不多可以退休做其它的事了。我觉得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其它的事值得我去做,比如说慈善机构,我们可以把一些先进有效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慈善机构的运作,来解决中国贫穷落后地区的小学教育问题。因为管理的思想是相通的。真的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去做,我比较喜欢做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