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Jabils在2006-9-9 22:28:00的发言:也不能这样讲,其实每个人在申请的时候都是有个三六九的,而且很多学校的Adm Officer也心知肚明,比如申请中欧的多半会申请科大和长江,而且很多申请者估计都是北美欧洲的是自己的Dream School,然后香港的其次,中欧和长江不好意思只能沦为保底.....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时申请MBA Program与高考填报志愿是不一样的。 不同意这种看法。 我认为申请北美,欧洲或者亚洲的商学院应该是一种差异化的选择,而不是分三六九等。 申请MBA, 选校应该从属于职业发展规划,而不是职业发展规划从属于选校。 申请人在选校以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今后职业发展规划和工作生活的地域,然后再结合自身背景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大多数国内学校的申请者都是把国内学校作为第一选择(包括我自己),而不是先申请了国外学校,只把国内学校作为“保底”。 有些申请人,把北美的Dream School作为第一选择,而把国内学校作为保底。我认为这样的做法很不成熟。大多数选择北美学校的申请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应该是打算毕业后在北美发展。(当然也有个别人打算毕业后回国的,但是从投资回报上看很不合算。)因此就算要选择“保底”的学校,也应该选择北美的学校才对,这样才能和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一致。如果不得已选择了国内学校,等于是完全改变了职业发展规划。 当然,如果这个申请人是为了读MBA而读MBA那种,的确可以把全世界的MBA按排名高低分成三六九等,分别申请一遍,然后挑个等级最高的去读,这是可行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10 14:11:2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