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考感想
和PP相比,感觉听力容易一点。因为语速一致,难度只是文章的长度的变化。阅读建议先读完再Process。我曾经用比较过,分数有差距。
听力很长,大概是PP长度的几倍。要很集中精神地记忆,考试中心说明不能使用纸笔。列出全部detail意义也不大。由于是自适应出题,因此大伙不大可能和俺的题目一致,相信是因为随机和英语水平的原因。如果大伙每次听力和俺一样只错2个,那么到可能参考参考,否则可能找一些同水平的JJ更好。
要回忆更多,当然当然,但上面已经差不多一半(20多条)具体的阅读文题和全部的听力了。听力总共也就30题罢了。
杂感 每个人都可以有一千个考托福得理由。回头想一想,从第一次考托福到现在,已经8年了。从小就没有好好学英文,到后来英语成为一大心病。到了国外,说实话也没好好练过英文,包括干活的时候也很少吭声。但几年过去了,水平还是大幅地提高。应了广大人民说的,小孩到了国外一句英语也不会说,但几年下来就突然会说话了一样。因此俺鼓励那些对自己的听说能力苦恼的道友们,从基本的发音开始,假以时日,还是会突破的。
可能唯一可惜的是没有一个section包括作文能够拿满分。满分对于一个因为仅仅自卑自己英语水平而目空一切的人来说是个多么大的鼓舞啊。但是当我做完几套真题知道有这个可能以后,反而释然。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就让恺撒归恺撒,托福归托福吧。就像当初买车的时候没有买法拉里而曾经不应该地懊悔一样。或许淡淡的遗憾更显得有力量,这可能也是老庄无为的最大感染力。考前的好好休息了几天,玩玩游戏,久违地每天饭后陪夫人去散步。
一些建议: 1) 发音正确是很重要的,发音正确才能正确理解别人的说话,哪怕别人有口音。同样,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互为提高一样。 2) 写作文笔的滋润可以背背《圣经》的创世纪和出埃及书。我是无神论者,但要相信用英文版圣经的口吻在美国的影响力。就像在大陆用毛式文体或鲁迅文体给人的感染力。另一本巨著是英文版《何马史诗》。这两本书就构成了全部的英语。 3) 阅读中的词汇其实根本不是考词汇。仔细研究一下,所有的词汇题正确答案必然在上下文有提示。事实是在考阅读。
一点期望: 希望每一个读过本篇JJ的道友如果在自己的考试中真的遇到了JJ,考完后回一个贴。也不必特别说什么。因为咱们注定要当地下工作者-无名英雄。回一个贴可以以资鼓励,也勉励后人。不要写信给俺,那个地址俺可能十年都不去的,除非等十年都无所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30 10:52: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