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aihong在2006-3-22 9:41:00的发言:其实,我一直都认为,很多人都是没有办法了才读MBA,如果我们都整天在自己的事业上忙得不亦乐乎,并且蒸蒸日上,我想很少有人去读MBA.有些人尽管现在做得不错也去读了MBA,但我认为这些人可能对自己的事业没有足够的把握
在国内,如果你本科毕业就进IB, Consulting Firm, 甚至Big 4, 你就会发现周围的同事们很多都是工作个三四年就去考GMAT申请MBA, 上级很多都是欧美名校MBA出来的,环境使然,公司甚至鼓励你去读、赞助你去读,读是顺理成章,要是不读你的career path才不能“蒸蒸日上”,怎么是“没有办法了才读”呢?这根本就是企业文化嘛。
其实中国的MBA风还真就是这样被带动起来的,就是我前面说的邵逸波、谭海音这些人,而不是什么loser。去看看上世纪九十年代那些最早走出国门的MBA,被H,S,W和其他名校录取的中国人,查查他们的职业背景,有几个是“没有办法了”、“对事业没有足够的把握”的?谅你很难找着
在美国,说白一点,MBA根本就是一种popular的传统商业文化,不要说IB, Consulting Firm, 哪个corporate的高管和中层里没有几个名校出来的MBA? 又有哪个大公司不来学校招MBA? 就象郎咸平说的,老板是MBA,一般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也是MBA,说话做事就好沟通,企业文化和运作模式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的。所以美国人比我们更自觉,很多人不管什么背景,工作个三五年,一定去读MBA,否则通常就要花较长的时间和较大的代价才能进入商界的Middle management or senior management。当然很多人是出于对自己原来的工作不满意,搞技术的想做IB, 做财务的想转Marketing, 但只不过是想换换口味、尝试一下新的挑战,或者觉得做某种工作更有意思,更符合自己的性格和爱好,你说他是因为在原来的工作中一无是处,一败涂地,恐怕也值得商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