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5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olm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dmitted by Columbia

[精华]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5-12-25 12:36:00 | 只看该作者
congratulations!
4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6 00:4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heeyong在2005-12-24 12:07:00的发言:


Dolma is the queen of essay writing in China. 如果她的essay是100分,我的最多也就30分啦。大家不要放过她。


骑羊- 你自从中举后就疯了。。。不对,你根本从来就是个疯子,呵呵


Essay tips等我有空回顾总结一下,再回馈大家把。

43#
发表于 2005-12-26 01:16: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dolma,写的我真后悔没有申请哥大,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 regular round 还有机会吗?
44#
发表于 2005-12-26 01: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olma在2005-12-24 11:59:00的发言:
FortheCountry - 作文你才是高手中的高手阿,有你申请的学校没给你面试的么?呵呵。权威终于现身了,大家不要放过它。。。

forthecountry真是wide swing applicant牙

45#
发表于 2005-12-27 12: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DAISY在2005-12-26 1:18:00的发言:


forthecountry真是wide swing applicant牙


Forthecountry和Dolma都是大牛,美国MBA里面永远不倒的两杆大旗。

4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2: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IDAISY在2005-12-26 1:16:00的发言:
谢谢dolma,写的我真后悔没有申请哥大,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 regular round 还有机会吗?

RD的deadline好像是3月份?但是如果想申请fellowship就要1月交了。

往年中国大陆申请RD被录取的也有,不过好像不多。但是既然有,就说明你有机会。祝你好运!

4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8 19:13:00 | 只看该作者

Again,我的个案不一定算成功案例,总结了一些写Essay的体会,大家随便看看吧。



1。语言简洁。中国人写英文很容易用复杂冗长的句型和华丽的辞藻,看上去很美,其实晦涩难懂,不知所云。我一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后来让朋友看过给提了些建议,自己也读了些关于写作的经典书籍。发觉真正好的英语文章,表达是非常简洁的,并没有过多的从句复句和形容词。因此我慢慢将文章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精简了很多句子。举例来说,我有一篇职业目标的文章里,原来有这样一段话:I came to realize that many xxx organizations have the passion and ideas but not necessarily the business skills to effectively reach their goals. Driven by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xcitement at the challenging opportunities to create long-lasting value for my country, I want to change China for the better by applying business practices and skills to address social issues. 后来,我把第二句改成了 And I want to help them。清楚简洁地表达了意思。



2。想好了再动笔。这里想强调“想”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我觉得要在那么少的字数限制内(400-500字)完成写作目标太困难了。但是后来我发觉,只要你想清楚了,就能写清楚,想把一件事写清楚,400字也足够了,其他多余的都是可以舍弃的,但关键你要通过想来得知哪些是可以舍弃的。所以要先想。具体怎么想呢?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两种,一个是自己的回忆反思,一个是跟朋友聊天。前者是最重要的必经之路,没有其他人可以替代你做这件事;后者帮助开阔思路,另外这些朋友也将是你申请路上莫大的精神支柱。现在外面有各种各样帮助申请的WORKSHOP,其实就是帮助你在做这些事情。



3。写出自己。有一位斯坦福的校友对我说过:You should always write the essay based on your best judgment about yourself. I have always have my golden rule to judge my essay: I pass it to my wife and if she say "this essay is so you, no one else but you", then I did it. 无独有偶,沃顿的Thomas曾经在某顶尖咨询公司的内部info session也说过类似的话。当时有位申请人提问:与其它顶尖的美国商学院相比,为什么每年沃顿从我们公司招的人不多。Thomas回答说:我知道你们都是非常优秀的申请人,你们身边也不缺乏为你们指点如何申请的过来人(公司里有校友),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当你们把自己的文章拿给3个甚至3个以上的“过来人”看过,点评过,并修改过后,这个文章里所描述的人就已经不是你自己了。写出自己的个性,这点是我在写作时,特别到后期的时候,非常注意的一个地方。一开始我听取了一些校友和“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这个基础上渐渐有了思路和对学校的进一步了解;但是到了中期,当我对申请和学校的特点有了自己的判断时,有些建议我就是非常有选择性地采纳了;到了最后,我干脆完全是自己拿主意,不再去问校友的建议了,相信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



4。读书。古人说,人不读书,言语无味,面目可憎。“面目可憎”在申请商学院上面仿佛夸张了一点,但是多读些有针对性的书,绝对是可以帮助我们的作文做到“言语有味”的。大家如果时间还充裕的话,推荐选择性地看以下一些东西:



a) 讲写作的经典书籍。比如Strunk的_The Elements of Style_ , Richard Mitchell的_Less than Words can Say_都是非常经典的关于英语写作的书。大家有时间应该读一读,用书名去google一下,网上都找得到的。


b) 毕业典礼的演说词。美国大学毕业的时候喜欢请人来给学生说一段话,这些被邀请的嘉宾可能是总统,可能是CEO,也可能是学校的资深教授,总之都是很有见解和生活阅历的人。他们的讲话中常常有非常启发人的段子,可以去找一些来读读。


c) 人物传记。有些人物传记中有很多对自己想法的剖析,分析自己的一些经历对思想转变的作用,比如_My American Dream_,里面有讲到几件小事让鲍威尔自己对领导力的理解更加深刻。这些在我们写商学院的作文当中很有借鉴意义。



写文章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也是一段难得的自我反省和成长的经历。有位朋友跟我说,写商学院的作文你会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


开始你不知所措,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


于是跟人聊,参考前辈的,慢慢开始有些想法;


你很兴奋,想好写什么故事后洋洋洒洒写出了一篇拿给朋友看。。。


。。。结果被批判个遍体鳞伤,回来很沮丧;


打起精神重新来过,再来过,又来过,反反复复几次后,就已经没有感觉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写的到底如何;


这时学校的deadline也到了,你用尽全力再仔仔细细地修改检查了几遍把文章交了,觉得似乎并不完美。。。其实永远不可能完美;


submit之后第二天忍不住打开final稿又看了一遍,发现一个typo,那叫一个窝心,悔恨得不得了,可是已经做不了什么了,发誓再也不看自己的文章了;


。。。


几个月后,当你拿到录取通知,忙着办完奖学金签证。。。


。。。有一天忽然闲下来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essay,拿出来读一读,你会惊奇地发觉:这是我自己写的文章么?真的是我写得么?怎么写的这么好啊!赫赫



我现在还没有经历最后一个阶段呢,赫赫。



最后祝大家都能尽自己所能写出好文章,被自己的dream school录取,然后回首看这段经历,也能偷着乐一把。

48#
发表于 2005-12-28 19:2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olma在2005-12-28 19:13:00的发言:


3。写出自己。有一位斯坦福的校友对我说过:You should always write the essay based on your best judgment about yourself. I have always have my golden rule to judge my essay: I pass it to my wife and if she say "this essay is so you, no one else but you", then I did it. 无独有偶,沃顿的Thomas曾经在某顶尖咨询公司的内部info session也说过类似的话。当时有位申请人提问:与其它顶尖的美国商学院相比,为什么每年沃顿从我们公司招的人不多。Thomas回答说:我知道你们都是非常优秀的申请人,你们身边也不缺乏为你们指点如何申请的过来人(公司里有校友),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当你们把自己的文章拿给3个甚至3个以上的“过来人”看过,点评过,并修改过后,这个文章里所描述的人就已经不是你自己了。写出自己的个性,这点是我在写作时,特别到后期的时候,非常注意的一个地方。一开始我听取了一些校友和“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这个基础上渐渐有了思路和对学校的进一步了解;但是到了中期,当我对申请和学校的特点有了自己的判断时,有些建议我就是非常有选择性地采纳了;到了最后,我干脆完全是自己拿主意,不再去问校友的建议了,相信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


哈哈,我第一次听人家的建议就把别人给狠狠驳斥了一番,然后就固执己见。看来是跑步进入小康社会阿

49#
发表于 2005-12-28 19:28:00 | 只看该作者
或者说是逆反心理在作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7-17 01:02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