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35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今天去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招生会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7 19:29:00 | 只看该作者

[原创]今天去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招生会

刚从招生会回来,赶上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首先商学院副院长做介绍,前半部份英文,后半部分中文。


然后  Q&A时间


最后一个02毕业男生和一个03毕业女生上台谈感受


感觉学校对大陆学生的政策比较一般,而且作为宣传重点的HEC交换学生名额概率很低,只有2个最多3个。


费用也比较高,按照院长介绍和宣传手册所写total 304000左右(含学费、书本费、住宿费、生活费和正常seminar费用)。my god!相比去英国法国可能会性价比更好些。


谨供大家参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7 19:43:34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5-12-17 20:17:00 | 只看该作者
只有两三个名额吗? 这对众多申请者来说可是十二分大的问题阿...
不过是否有听到其他一般交换学生的状况呢? 成功交换去UCLA  NYU这些学校的人多不多?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16:17:00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去年最多去了三个HEC,HEC交换过来三个。


其他交换学生院长先生基本没有提到,估计名额也不会多。


地板
发表于 2005-12-18 18:19:00 | 只看该作者

一般来说交换去各个学校的名额不会太多,基本都是2-3个。但是交换的学校很多,很多欧美的top名校,参看学校网站http://www.baf.cuhk.edu.hk/mba/ileisepepius.htm



乌龙茶妹妹,学费的问题是这样的。30万是比较富裕的活法,呵呵!那我们这届为例,学费18万,住宿双人间是1400,所以一个月差不多是3500(含住宿,一些印书费用及杂费),16个月是5万6千。总共下来是25万不到。很多大陆学生700分以上的都拿到了5万奖学金(我没拿到,分数不够高)。所以如果节俭的话,又拿到了奖学金,20万差不多。--纯属个人经验,仅供参考。如果来了后发现钱不够,别来找我要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17:32: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谢谢热心的jeremy2000。


不过这个数字是院长先生说的官方数字,是不是06年学费比你们那会涨了一点?


anyway,中文大学还是香港资历较老的一个学校。


说明会上有个MM不断提问“中文大学和科技大学有什么区别?”“中文大学和中欧比较有什么区别?"


还有个工作年限不到一年的DD不断提问院长对中国政企分开的看法。


院长都比较耐心的回答了,不过现场的equipment相当差,提问时间有三分之一都在调麦克


6#
发表于 2005-12-19 21:2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乌龙茶)[原创]今天去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招生会...

谢谢乌龙茶把她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我是你提到的那个“02毕业的男生”--- 顺便更正一下,我02入学04毕业,中大的通常叫法是Class of 2004。


回到你和其他XDJM关心的HEC和中大Double-degree Program问题上,首先,HEC是法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另一所是Insead。两者的比较可以拿香港中大和科大的商学院做个类比: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个是后起之秀,一个稳健成熟,一个锐意进取;前者的声誉来源于其传统和历史,而后者则因为创新和活力近10年声名鹊起。这也部分说明了HEC为什么联手中大而非科大。其次,HEC的录取标准非常苛刻。因为这是一个授予学位的项目,它和你在HEC攻读2年拿到的证书并无二至。所以,被中大录取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保证被HEC接受。需要经过和其他所有申请人基本相同的程序,提供相同的申请资料以及和其他申请人在同一个标准下被筛选。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直接申请HEC算了,干什么还要到中大读过1年再申请呢?我认为有如下理由:


1,可以有机会用不到2年的时间,体验到2种不同文化下的商业管理理念和氛围;用通常读1个商学院的时间/金钱/精力的投入,完成2个商学院的课程和取得2个独立的MBA学位。(性价比因素)


2,可以拓展毕业后的就业渠道,提升职业发展的空间。鉴于两者在所在国家和地区商界享有的极高的声誉、知名度和丰富的人脉资源,善加运用,你可以在毕业后的择业和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东西”逢源。(可持续性发展因素)


3,经过中大第一年的魔鬼强化训练,你无论在语言、商业理论、职业化的熏陶,以及人体生物周期等等方面,被彻底打磨,不成人形,再经HEC熔炉的粹炼和大师级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基本可以保证把你打回原型,得道西方极乐世界。换言之,中大的历练可以使你的西行取经之路走得更为稳健。(成功率因素)


4,显而易见的问题是,1年后你再慷慨激昂地书写你对HEC的仰慕之情,再运用你在中大学到的strategy对你朝思暮想的“巴黎恋人”展开追求攻势,较之现在,你认为那个“你”抱得美人儿归的胜算更大呢?(效率因素)


最后说一下名额的问题,HEC的项目始于2003年,当年是5个名额,结果班上只有不到5个报名,但不说明容易上---结果没1个被录取(包括我)。只能说明:


1,那时HEC的价值还没被大多数同学认识到;


2,能不能被录取,不在名额的多少,不在有多少人竞争,而在于你自己是不是优秀,或者说能不能让HEC相信你是优秀的;


3,“我不够优秀”和“HEC错失了1个优秀的学员”之间必有一个是真命题。



关于这个话题,我今天先说到这儿。希望大家就中大的问题提问,也欢迎意见和建议。我们校友就经常给学校提意见的---用课堂上教授教的理论,结合当前时代的特征、中国的特色,challenge他们的 Strategy and Practices in Mainland。

7#
发表于 2005-12-21 06:18:00 | 只看该作者

robertpan兄:


你好!


为什么今年中大学费首次超过科大并达21HKD而奖学金政策又没有科大透明?


06年设立三个主修方向是顺应市场的,但我比较了05和06的课程设计,发现06年F/TMBA的课程相对少了许多,如公共课才10门左右,专业可也就7-8门.为什么你等在校时密集的技能和基础修炼课程都没有了?


06年是中大首次分主修方向后的课程设计上,或许亟待完善.尽管我是有10多年工作经验,但我仍主张应在你等密集修练课程基础上再分主攻方向为好;还有就是应继续保持至少18个月甚至24个月的课程(含3-6个月的实习)并可不去国外作文化交换,课程和实习全在港完成.18个月的密集课程+6个月全职实习=效果最好竟争力最强美制MBA.


个人偏见.

8#
发表于 2005-12-21 13:30:00 | 只看该作者
J兄
幾個疑點我實在得提
1.美制何時有六個月實習了......@@  我研究MBA課程五六年 沒聽說過要實習六個月的  人生有四十年都在工作  何愁多那幾個月

2.不去國外做文化交換? 這點你也請多幫幫忙  從交換學生那過程中  不同環境不同同學帶來的衝擊而學到的經驗與體會 甚至是結交的朋友 價值也許比你想像中大太多了  MBA若只是待在學校裡面唸書  那買幾本書稿個dinstance learning不就一樣了嗎   


可否用寫AWA的精神來說明一下您的課程規劃為什麼是競爭力最好呢?  因為小弟我實在不認同以上兩點呢  呵呵
9#
发表于 2005-12-21 18:4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jinghezhao同学,就你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


1,   关于学费


中大F/T MBA往年的学费较低,主要是因为


-          中大本身经费充裕,每年香港教育统筹局发放的经费在全港7所高校中是最高的


-          每年各类组织、公司、社团以及个人,包括校友的捐款众多


-          其他从MBA programmes主要是EMBA和P/T MBA项目上的收入非常高


-          主要的是中大对F/T MBA的理念是不盈利(事实上,中大每年在F/T项目的资金上是投入大于产出)


但情况在2003年对大陆扩大招生后,发生了变化。因为中大发现,本意良好的低学费政策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对不太了解整个香港商学院基本状况的大陆申请人产生误导,因为往往越好的商学院收费越贵,因此流失了部分优秀的生源。意识到这种情况后,中大调整了策略,用高学费,高奖学金来吸引优秀的申请人。怎么讲?首先,自信足够优秀的人才会敢于投资,才会相信自己可以在未来非常短的时间收回投资,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申请人群的层次,其次,对于特别优秀的申请人,用丰富的奖学金给与奖励,鼓励越来越多的优秀的申请人加入竞争。


2,   关于奖学金的透明度


中大的奖学金主要来源于(我的观察和了解,不一定很准确)


-          每年的专项Fund Raising和专项捐款, 包括组织、公司、社团以及个人


-          大学划拨经费中的专项应用


由于中大的声誉,以及和香港商业各界的密切关系,还有众多高层校友的鼎力支持(我那班同学其中1个全奖就是由1个在公司高层任职的校友以个人名义捐助的),奖学金的数量每年只多不少。18日推介会那天,项目主任和我交换了一点信息,虽然不可以在这里透露,但绝对是好消息。至于说为什么没有明年各类奖学金的详细介绍,主要是每年的情况都会有不同,且不断在增加,能供参考的只是上一年的情况(我们会建议学校提供),另外,中大除了录取或入学的奖学金外,在第2,3学期还有不同类型的奖学金,有的针对所有学生,有的只针对某个行业或领域,这些都是由出资方决定的条件,由校方筛选推荐。根据我的经历,班上超过50%的学生都会获得不同的奖学金。当然,要拿全奖和半奖还得激烈竞争一下。


3,   关于新旧课程


因为没有深入了解新的课程,只能根据学校网站上的课程信息做个简单比较。有专业方向选择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经过前面较为全面的初级课程学习后,你可以不必在你不喜欢的,或者和你将来所选择的职业方向关联度较小的课程上化费时间,转而进入重点领域的学习阶段。相比较我修的课程,新的课程设计减少了必修课,增加了选修课,延长了实习期。可能不尽完善,但这是几年来同学不断建议的结果,应该反映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4,   关于海外交换


我基本同意modern同学的意见,理由就不详述了。



欢迎继续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29 05:4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